• 会员
    本书将一个个内容生动、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事实案件和抽象的法律规定融为一体,以案说法,是非分明,易懂易记,不仅可以使广大公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法律知识,同事还能对预防事故发生、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书详细讲解了劳动合同纠纷、社会保险纠纷、义工帮工纠纷、劳动权利纠纷、工伤认定纠纷等方面的案例。
    法律实务14.8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根据作者的亲身实践,以及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案例,从中提取了100个相对独立的问题,来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重点突出,可谓针对性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联系很紧密,可谓实用性强;涵盖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内容比较系统,可谓整体性强。
    普及读物26.7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精神卫生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本法共7章,85条,具体规定了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
    行政法1.1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法律之门》是美国各大学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律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法律之门》(第八版)旨在展示美国的法律过程,不只通过描述,而且通过让读者置身于你来我往的争辩之中,而强调法律讲论的重要意义,则只在部分意义上是规则的一种功能。《法律之门》的资料安排意在让每一观点都能与其他观点相比对。每一文章和案例都提供了探索人的紧张关系的机会。正是以这种教学法,《法律之门》模拟了美国法
    外国法律70.4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从高净值人群的风险分析入手,对财富保全和传承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揭示,并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财富管理和辅导高净值人士家族进行财富传承规划的实践,对不同工具在财富传承中的优劣势进行了详细剖析,重点讨论了保险、信托和保险金信托等金融工具的使用。本书并没有对法条进行过多解读,而是从实战出发,以法律的视角审视财富保全与传承过程中的风险,通过案例剖析金融工具的应用,在法律的框架下,实现财富保全和顺利传承之目的
    法律实务15.2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07年、2009年、2011年、2014年,2018年我们对其进行了五次改版,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再次博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理论法学34.7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全新修订的《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大纲和统编教材而精心编写的一本同步辅导考试用书。《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从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出发,针对《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的内容特点,全面介绍了该科目的各项内容,尤其是着重对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运用各种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帮助
    经济法22.1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法律法规5783字
    4.1万人气
  • 会员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法律法规5253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作为一套实用型法规汇编,历经三版,以其权威、实用、易懂的优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真正成为“遇事找法者”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的利器。了解学习刑法,不仅是维护我们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增强法制观念,减少、避免违法犯罪的需要。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根据中央精神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调整刑
    法律实务40.3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我国的法制建设及相关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本书分为三编,分别为法学基本概念、法律的运行和社会中的法。每章正文前列名言、警句若干,意在让学生借助智者们的微言大义把握所涉主题之要旨。每章后设计多少不等的等的研习活动,激活了学生对法理学理论和问题讨论的兴趣,并使之思考、分析和讨论法理学的智慧、方法和技术。本书具有完整清晰的理论体系,同时辅以案例,让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
    理论法学24.2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
    民法4.5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法律工具箱系列22: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文书范本(第2版)》涵盖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刑法、程序法六类57件现行有效的法律文件。《法律工具箱系列22: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文书范本(第2版)》提供255个重点法条索引,并列出其配套法规,便于读者全面迅速查找法律依据。《法律工具箱系列22: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文书范
    司法制度59.2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1.体系完整、概念准确、重点内容突出:合同法教材要以教育部颁布的法学本科生教学要求为主旨,针对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进行追本溯源,对合同法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的论证,要改变国内现有教材(第一代教材)中存在的体系不完整、基本概念不准确、原理、制度等错误的现象。同时重点内容突出。2.教学内容先进,代表前沿:将目前合同法教学中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去,使其内容的具有前沿性,要代表合同法教学发展的趋势。
    民法70.5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首次提出了“规范宪法学”(Thetheoryofnormativeconstitution)这一概念,并尝试在这种概念及其鲜烈的方法论意识下建立其理论体系中的主干部分。全书立足于规范主义的学术立场,既有意识地告别了新中国宪法学研究中业已形成的政治教义宪法学,又有意识地克服了宪法学研究中无中核结构的那种“泛社会科学化”的偏向。本书初版以来即受到法学界广泛关注,被目为当今我国“规范宪法学”
    宪法31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自1804年以来.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事立法树立了一面旗帜,对我国民法理论的发展影响甚为深远,是我国民法教学与理论研究的必读著作之一。近年来,法国立法机关对这部法典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人的身份能力、人权与人格权的保护、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规定修改幅度更大,继承法几乎全部修改,并且开创了同性恋婚姻人民法典的先河,原法典保持了200年不变的“人法”、“物法”与“债法”
    外国法律55.2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套装包括:《尸检报告:一个殡葬师的手记》、《法医报告:死亡教会我们什么》共两本。
    综合学科35.7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在体例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纪检监察工作核心党规党纪,包含《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第二部分收录纪检监察工作常用法律法规,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为方便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上述两部规定、集中查找办案依据,我们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
    法律实务41.3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该书为面向法学本科生的一本法制史教材,全书共十二章,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全面阐述了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吸收国内外法律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重开阔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本书第四版,一方面,将吸纳近几年学界在法史研究方面的前沿成果,对部分资料进行更新替换;另一方面,将对一些文献资料予以更新补充。该书既适合教师教学,也适合对中国法
    法律史40.5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可谓当今刑法理论中的学派之争。学派之争可以将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刑法理论对诸多具体问题的不同看法,源于基本立场的不同。如果一位研究者没有学派意识,便可能忽视自己的具体观点与基本立场的关系,进而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派的形成会迫使研究者思考自己采取了何种立场、属于哪种学派,从而保持理论的一致性、协调性。另一方面,学派之争可以使各种观点不断完善。学派之争必然
    综合学科20.4万字
    4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