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论:在国家建构的视野中探索近现代孔教的浮沉
第一章 孔教的创立:康有为的宗教改革设想及其实践(1886—1901)
第一节 孔教的提出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分期问题
第二节 1902年之前康有为对孔教的宗教化构建
第二章 反击(一):梁启超的反戈一击
第一节 从保教、“教不必保”到“新民”
第二节 康有为的“逆宗教改革”与梁启超的批判
第三章 反击(二):排满革命与章太炎的“订孔”“订康”
引言 戊戌政变后的中国政治、思想与章太炎
第一节 章太炎对康有为“隐晦的批评”
第二节 “订孔”与“建立宗教论”(1902—1911)
第四章 康有为第二阶段的孔教改革与梁启超的批判
第一节 为“游魂”寻体:康有为第二阶段的孔教改革
第二节 梁启超对孔教的定位和改造
第三节 康有为、梁启超在孔教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原因
第五章 孔教与“宪政”“共和”:陈焕章的孔教建构理论
第一节 《孔门理财学》与宪政的孔教版本
第二节 孔教与共和:为孔教寻求结构性位置
结语
第六章 建立孔教犹“素无创痍,无故灼以成瘢”:来自章太炎的批判
第一节 批判孔教入宪,塑造孔子新形象:以《驳建立孔教议》为中心
第二节 “执拗的高音”:章太炎孔教批判之影响
第七章 马相伯对孔教的解构与批判
第一节 对宗教的界定
第二节 对孔教的批判
第三节 对孔教入宪及孔教国教化的批判
第四节 对元首祭天的批判
结语
第八章 尊孔与批孔的四次攻防战
第一节 尊孔与批孔首战(1913.7—1913.10)
第二节 尊孔与批孔再战(1913.11—1916.7)
第三节 第二次孔教入宪运动期间的尊孔与批孔攻防战(1916.8—1917.5)
第四节 张勋复辟及其后的尊孔与批孔攻防战(1917.6—1919.12)
第九章 “共和”与“孔教”:孔教与国家建构
第一节 引言:孔教入宪运动与批孔历史的多元面向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一):孔教非宗教
第三节 沉默的螺旋(二):孔教不适宜于民国教育精神
第四节 沉默的螺旋(三):礼教与现代社会不合
第五节 沉默的螺旋(四):从孔子为“世界共和主义之初祖”到孔教与共和势不两立
第六节 孔教、“国粹”与文明再造
第十章 结语:近现代儒学、孔教与国家建构
附录 当代大陆儒教复兴之载体及其效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更新时间:2025-04-27 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