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翻译探微在线阅读
会员

《诗经》翻译探微

李玉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3.8万字

更新时间:2019-05-07 17:52:1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以多个《诗经》英文全译本的近200篇诗篇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诗经》名物、韵律、修辞、意象、题旨的翻译,对《诗经》翻译的文学性及其与历史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诗经》文化传统的对外翻译传播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述。书中还从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对《诗经》翻译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玉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是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该书在界定边域内涵及书写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驿路唐诗走向安西、安北、安东和安南的边域书写内容;考察了驿路唐诗边域书写中写实与想象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内地与边域对比、对风物风情的陌生化书写等书写方式;认为驿路唐诗边域书写拥有风物描写的磅礴雄浑之美、文人的书剑精神给诗歌带来了阳刚劲健之美;指出驿路唐诗的书写意义在于超越了前代的边域书写,助力了驿路诗歌题
    吴淑玲文学42.2万字
  • 会员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是作者天下尘埃的一部网络文学方面的评论集,内容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小历史:在国家地方之间;第二章,新时代:正在发生的现场;第三章,主体性:我手写我心我口;第四章,网文风:网络场与文学化。
    天下尘埃文学16.3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21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内容包括流行文艺的现实表达与理想关怀、网文题材之变中的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网络文学要增强文化责任感、在时代叙事中彰显文化身份,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人文价值、网络文学的底脉是中华文化传统等。
    桫椤文学6.1万字
  • 人到中年的作家丹比,带着“解决危机”的隐秘期待,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他的讲述中次第出现,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
    (美)大卫·丹比文学35.6万字
  • 会员
    一部《封神演义》,沉淀着千年的文化基因。读懂“封神”,就读懂了人心。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殷商末年,一场神话大战因何而起?读懂“封神”,需要哪些文化知识?神仙、英雄与妖魔各有什么来历?是什么力量让一部神魔小说流传千古?神话从不只是神的故事,更关系着人的内心与一个文明的精神内核。北大博士、文化学者卞恒沁,潜心研读考据,用40个问题抽丝剥茧,为你讲透“封神”背后的历史真相、神仙谱系、文化源流,一起读懂属
    卞恒沁文学16.1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19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谈及了网络文学“生产场”应以文学为中心、构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伦理生态、市场机制与网络文学的走势、互联网法治是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网络文学与短视频:长度策略中的审美表达等。
    桫椤文学9.1万字
  • 会员
    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2019年(农历己亥年),当代学者余世存用典雅别致的现代汉语,化身龚自珍作抒情性独白,通过对《己亥杂诗》的诗化演绎,拼接、复刻出龚自珍在己亥年间的心灵地图,其中既有余世存对龚自珍的全面
    余世存文学11.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11篇网络文学评论作品,内容包含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2021年网络文学发展状况综述、在精品化和经典化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可能性、在无限世界里展现人的丰富性、类型多元化兼容题材多样化,现实题材崛起形成新动能等。
    桫椤文学6.4万字
  • 本书为《我与世界挣扎久:杨照日本文学十讲》系列第7册,杨照谈村上春树。生命中有一口井,总有一天我们会掉下去。掉入井中,慌乱、失序、哀凉。然而,在众多陷入井中挣扎着的人之间,村上春树创造了一种主人公,他们总有一种力量:具备勇气,理直气壮地坚决活下去。从《挪威的森林》“我可以感觉到所谓责任这东西”的小林绿,到《海边的卡夫卡》“要做全世界最强悍的十五岁少年”的田村,到《1Q84》的青豆和天吾,毅然将自己
    杨照文学14.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新月派考论》以尽可能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具体的文学史事实出发,对新月派作家作品的基本文献、重要史实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考察辨析。该成果不仅在新月派具体事实方面和文献资料方面,有若干新的发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尤其文学流派史研究、巩固其文献基础,还通过对若干具体问题的考证和辨析,提供可信的文献和史实信息。
    付祥喜文学评论29.9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是云南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纳西学是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以西方学者、传教士、军事人员游历和介绍;这套丛书的出版,将全面诠释、梳理纳西学的研究,构建纳西学框架,提练纳西学的研究方法,展示纳西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呼唤纳西学学科建设的自觉。
    李国文文学评论18.4万字
  • 会员
    与传统单一注本不同,本书首次汇集历朝历代十余种具有代表性的《老子》版本注文,集多种版本、多家注解、多义用字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于一书,并作比较研究、对照分析,以适宜今人理解阅读的用字和语序,编成此书,是一部全面的《老子》普及读本。并首次汇集各版本用字,也是一部《老子用字字典》。全书由直译经文+论说经文+注解经文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不乏作者独家的学术见解与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全面把握经文中涉及的各种字义及
    文三生文学评论46.1万字
  • 会员
    一部用中文写作的《文学讲稿》;一部秉承木心《文学回忆录》遗风的作品讲义;一堂丰富的西方文学精读课。三百年前的经典中埋伏着怎样的“草蛇灰线”?面对文学的丰碑我们该如何找到打开它的钥匙?跟随本书成为西方文学“最优秀的读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争尚未远去,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已经抵达中国,布尔乔亚审美也随之降临,人们在消费社会中欲望、迷失、坠落,活像福楼拜小说里描写的模样。
    (美)童明文学评论12.4万字
  • 会员
    特辑共分五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辑一收入了木心先生的遗稿两篇,辑二、辑三刊载了海内外读者、学者的多篇文章与座谈会的文字实录,辑四选录了台湾文化界十余位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木心的谈话录,以及《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大陆读者的阅读反馈,辑五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友、学生的纪念文章,还有从未发表的木心先生晚年与青年读者的谈话实录。
    刘瑞琳主编 木心作品编辑部文学评论20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追本溯源”,通过呈现首次编选时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及文学的面貌,力图勾勒面貌背后的发生动因;“宏大叙事”刻画了当时各个出版社所编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多元丰富面貌,并讨论教育思潮、课程文件等外部因素与教科书选文的互动关系;“洞幽知微”,是从选文内部观察其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研究教学”阐释社会文化如何通过教科书选文及研究最终介入学生的个人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持续
    管贤强文学评论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