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三十说在线阅读
会员

《文心雕龙》三十说

童庆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34.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30 10:44:15 最新章节:代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为《童庆炳文集》之一,以一种新颖的体例,即《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等“三十说”论述刘勰对文体、文学创作、作品构成等的思考,读来饶有趣味,让人兴致盎然。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4-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童庆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全书通过对明清各类诗文总集、别集、家集、谱牒、诗话及各县方志等文献进行爬梳与稽考,钩稽出三百余位明清嘉兴望族女性作家,发掘女性别集71种,整理出13支望族女性作家创作群体,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嘉兴望族女性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态、时空分布、家族世系、文学创作特征与分期、文本的传播及区域代表性作家进行了全面考察与论述,勾勒出明清两代嘉兴府望族女性作家的精神面貌及文学创作的总体轮廓,阐述了明清嘉兴望族女
    李菁文学24.1万字
  • 会员
    近二十年来伊格尔顿对文学的本质、文学与虚构、文艺审美与伦理道德等基础问题的讨论,表现出一种回归古典尤其是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倾向:伊格尔顿明显“化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伦理学、形而上学思想。本书试图通过一种总体化视角对他的这种回归予以审视。
    阴志科文学17.3万字
  • 会员
    清初关中地区人文繁盛,作家辈出,引起了当时海内士人的普遍关注。以李因笃、孙枝蔚、王又旦、李念慈等为代表的关中诗人曾经名满海内,受到顾炎武、钱谦益、王士稹、朱彝尊等著名诗人的赞誉。本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清初关中诗人群体的诗学理论、创作成就和地域特色,并运用文化地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理论进一步探讨了清初关中诗人群体的文化渊源、创作心态和审美情趣,全面展现了这一文学群体的整体创作成就及其学术价值、文化价值。
    冉耀斌文学31.3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研究,把叙事看作言语行为,发挥了奥斯汀语言对世界建构性的观点,考察文本话语对故事和读者的建构功能,提出了叙事述行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对故事的构建作用,从故事的诸要素和文本语言形式两方面,探讨了话语如何构建故事世界,突出了文本内的故事世界与文本外的现实世界的不同。密切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和叙事研究的内在关联性,以叙事转向为背景探讨叙事述行在经典叙
    谢龙新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四卷本“科学院版”《俄国文学史》的翻译工程如何全面呈现苏联时期一流学者所描述的从10世纪至十月革命前俄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梳理展示了这一千年间俄国文学的历史演变、艺术成就、思想价值、文化蕴涵和美学特色;在和国内外同类著作的比照中,揭示这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主导思想和编撰原则,发现其结构方式、方法论特点和话语特征,探明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建构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
    汪介之文学31.3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翻译选本视角考察了英语世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受,勾勒出了这场持续八十余年的编译活动在篇目选择、文本阐释、编者构成等方面的演变轨迹,揭示了英译选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形象和经典序列的重构,分析了世界文学选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的绘制。
    何敏文学15.9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论·第一辑》选取了平襟亚、张资平、蒋光慈、沙汀、叶灵凤、张天翼、姚雪垠、罗洪、周楞伽、李辉英、王西彦、程造之、碧野、谷斯范、田涛、无名氏等多位中国现代作家的长篇创作进行论述阐释。作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补充,本书意在以新历史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文学文本为原点,以史料为根基,关注长篇小说的时代经验、审美经验、文体追求,呈现出发展动态、微观全面的研究追求。不仅能完善已有的主流作家
    董卉川 张宇文学17.6万字
  • 会员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经历了早期输入期、规范创格期、变体探索期和多元发展期,其间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汉语十四行诗。诗式跨语系移植,一般都要经过原样式拿来、中介物沟通和新样式诞生,其中最为重要的转借环节是作品翻译、理论介绍和作品创作,中国诗人通过以上转借环节推进了十四行体节奏模式、乐段结构、建行方式、诗韵组织和诗组结构的中国化,推进了中国新诗体和新诗律的建设,十四行体中国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卓越成果,
    许霆文学34.5万字
  • 会员
    国家想象研究一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但尚有开拓和掘进的空间。抗战和内战的特殊语境滋生了新的文学思想和表达,也影响着此后的文学转折,四十年代庶几堪称现代文学国家想象的最重要阶段。本书将文学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考察,运用各类文献,以文史瓦证的方法,讨沦不同知识群体对新中国的认知与构想,细究文学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从而揭橥现代文学及知识分子传统的繁复面貌。
    严靖文学1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从中国古典诗学视角出发,对延安时期创作旧体诗词的怀安诗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是学界第一部关于怀安诗社的专著。在界定怀安诗概念的基础上,本书对怀安诗社的研究现状、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成员组成与活动历程、诗论主张与创作实绩、地位影响与得失成败等问题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析,还重点讨论了李木庵、谢觉哉两位怀安诗人的创作成就以及《游南泥湾》、《延安颂》与《红云曲》等三类怀安诗名篇。总之,怀安诗社
    霍建波文学理论19.7万字
  • 会员
    本书首次提出“非常态人物叙述者”的概念,具体是指一种特殊叙述者,它主要由智力、精神、心理、道德、形态、状貌等多个方面与正常态的人存在较大差异和区别,并且已经参与到故事进程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具体和形象化的人物来担任。本书主要针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引人注目的癫狂型、痴呆型、幽灵型和比拟型这四个非常规形态的人物叙述者类型展开专门探讨和深入论析。这是在取法和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
    洪丽霁文学理论29.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小说叙事理论框架内,借用社会历史批评,选取美国现代作家威廉·福克纳后期(1942—1962年)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家族变迁主题及其罗曼史的形式特点,辨析人物国家认同机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隐喻。福克纳这一时期的创作将社会理想置于南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中间地带,深刻揭示南方家族揉入的异质性,用乐观的笔调描述混血对家族生命力的积极意义。本书突破了黑白种族、贫富阶级的二元阐释范式,通过对人物时间
    李方木文学理论15.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由国内著名学者史忠义、栾栋先生主编的“人文新视野”研究论文的第17辑,书稿主要包括诗学研究、法语文学研究、英美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等几个栏目。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
    史忠义 栾栋主编文学理论17.1万字
  • 会员
    基于文献与口述资料,结合民俗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方法;本书通过回溯1949—1966年民间文学的知识生产场域,引入“国家话语”,分析与阐释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理论建设、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与社会主义新文艺等,纠正了之前学界对1949—1966年民间文学理论建设不足的偏见。本书主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艺、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书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培
    毛巧晖文学理论31.9万字
  • 会员
    谭献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本书从晚清时代与文坛双重变迁的视域中考察谭献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与文学地位。将谭献文学研究与晚清文学流派、学术思潮、文艺思潮等方面相联系,在晚清文坛“南北宋词之争”“唐宋诗之争”“骈散之争”的视野下考察谭献的词学观、诗学观、骈文批评理论等文学思想。本书从谭献文艺与文学互通共融的现象出发,从书学与词学、诗学与词学的关系角度入手,分析谭献的词学批评理论,从而深入探究晚清的学术思潮
    刘红红文学理论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