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语音信号处理(第3版)
更新时间:2019-12-20 12:22:2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概念、原理、方法与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语音信号处理及其发展过程;第2章介绍语音信号的产生与人类听觉的机理,传统的线性语音产生模型,以及非线性语音产生模型;第3章从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入手,引入时频分析的思想,并进一步阐述时频分析中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在语音信号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对广泛使用的倒谱特征以及同态解卷积进行介绍;第4章介绍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原理、解法、几种推演方法以及线谱对分析法;第5章介绍语音编码的相关知识,包括语音的波形编码、极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以及相关编码器的性能指标和评测方法;第6章介绍语音识别的基本内容,从基于矢量量化的识别技术到动态时间归正的识别技术,从隐马尔可夫模型技术到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从孤立词识别到连接词识别及连续语音识别技术,再到关键词检出技术,最后还介绍新兴起的语音识别应用技术,以及用于HMM系统构建的HTK工具和用于深度学习系统构建的Kaldi工具等;第7章介绍说话人识别的基本内容,从基于GMMUBM的识别技术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技术,从基于联合因子分析的识别技术到基于ivector的识别技术,以及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技术等;第8章介绍顽健语音识别技术,从影响语音识别性能的环境变化因素分析开始,介绍噪声环境下顽健语音识别技术,以及变异语音识别的技术;第9章介绍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线性预测合成、共振峰合成以及汉语按规则合成,以及基于HMM的合成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电子系统等专业及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该领域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韩纪庆 张磊 郑铁然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包含5G系统架构的认知、5G承载网设备安装、5G承载网中的以太网技术、5G承载网中的IP路由技术、5G承载网测试与验收、5G承载网络维护等内容。本书以“项目—任务”的形式组织基础理论和操作实训的知识点,使读者既能了解5G的基本概念,又能掌握5G承载网的基本原理、设备安装和开通、业务测试与验收、网络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本书可用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的5G承载网运维职业技能的教工业7.9万字
- 会员本书包含5G系统架构的认知、5G承载网设备安装、5G承载网中的以太网技术、5G承载网中的IP路由技术、5G承载网中的隧道技术、5G承载网测试与验收、5G承载网维护和5G承载网故障处理等内容。本书以“项目—任务”的方式组织基础理论和操作实训的知识点,使读者既能了解5G的基本概念,又能掌握5G承载网的基本原理、设备安装和开通、业务测试与验收、网络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本书可用于工业12.4万字
- 会员本书包含5G系统架构的认知、5G承载网设备安装、5G承载网中的以太网技术、5G承载网中的IP路由技术、5G承载网中的隧道技术、5G承载网中的VPN技术、5G承载网测试与验收、5G承载网维护、5G承载网故障处理和5G承载网中的同步技术等内容。本书以“项目—任务”的方式组织基础理论和操作实训的知识点,使读者既能了解5G的基本概念,又能掌握5G承载技术原理、设备安装和开通、业务测试与验收、网络日常维护、工业15.2万字
- 会员本书从任务分配、现场勘察、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以及审核出版,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全过程。本书不局限于理论介绍,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增加了施工要求与安全生产要求等内容。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加深对技术标准的理解,对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有一个系统化的认知,特别是对新入职的从业人员帮助很大,能够快速地掌握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的方法和要求。本书适合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的从业人工业13.6万字
- 会员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嵌入式开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相关应用。首先,介绍了开发所需的严谨流程及每一步要完成的任务。接着给出了开发过程中需要储备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程序算法、硬件设计方法总结、软件开发中U-Boot和内核调试方法,重点在于经验的归纳和总结。随后介绍了GPONONU、机顶盒、Wi-Fi和4G小基站方面的开发框架。这些均是作者在真实的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本书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介绍工业17.4万字
- 会员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以5GRel-16协议为基础,对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详细地介绍了大规模多天线增强技术在5GRel-16中的标准化方案,重点包括码本增强技术、波束管理增强技术、多TRP传输增强技术等,细致地分析了各个方案的提出背景、设计思路、仿真结果及标准制定过程背后的技术博弈,并对多天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书适合从事无线通信工作的科技人员、工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阅读工业24.1万字
- 会员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PTN与IPRAN技术架构、网络组建、设备运行维护等相关知识。全书分为基础篇、PTN篇和IPRAN篇三个部分,共14章。其中第一部分介绍PTN与IPRAN技术发展背景及应用、MPLS技术基础、网络同步技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介绍PTN和IPRAN的关键技术、网络保护技术、设备安装与调测、组网建设、数据配置、网络运维管理等知识。工业11.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5G横跨核心网、无线网和承载网的全专业书籍,涵盖引言篇、理论篇、规划篇、设计篇、实践篇和展望篇六大版块:引言篇是5G移动通信网络概述;理论篇阐述了5G核心网、无线网、承载网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规划篇和设计篇详细论述了5G网络规划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论;实践篇基于作者亲自完成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展望篇从如何让AI为5G网络赋能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对于构建5G精品网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工业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