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临证治验录在线阅读
会员

董建华临证治验录

董建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8.2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0 14:21:29 最新章节:膏方病案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董建华(1918—2001)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家。其临证所涉病种遍及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外感热病及脾胃病,用心良多,体会尤深,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今值董老诞辰百年之际,其家人将先生医论及医案之精华,重新编辑整理成册,并将先生手稿的膏方病案附于书末以飨读者。从多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董老的学术思想。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阅读。作者简介:董建华(1918.12.17-2001.01.26)中医内科学专家。上海市青浦县人。1935年至1942年随上海名医严二陵学医。1955-1956年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进修。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的学术观点,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学脾胃病论治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其它系统疾病的辩证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温热病的治疗上,提出“辩治方法”等学术观点,对温热病的深入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董乾乾:董建华之子。饶芸:董建华之儿媳
上架时间:2018-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董建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
    蒋益兰 赵晔主编医学25.3万字
  • 会员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
    傅山医学6.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
    陈喜生医学16.8万字
  • 会员
    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
    (美)金观源 相嘉嘉 金雷医学63.4万字
  • 会员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总结了仇湘中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用药心悟,总结仇湘中临床常用药物、方剂及药对;第三部分,临床效方,总结了仇湘中临床治病有效方剂;第四至六部分,收集整理了仇湘中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骨折等方面的病例病案,对每个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论治用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和遣方用药,并将诊疗理论思想以按语的形式附录每个病
    仇湘中 张信成主编医学30.1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
    彭子益医学22万字
  • 会员
    本书既是作者行医20多年的精髓,也是气象学与传统中医学密切关系的呈现:以一年耳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气象(天气、气候、阴阳)为切入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提供自然、健康、实用的养生方法。
    徐文兵医学21.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
    曾培杰 陈创涛编著医学21.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理顺中药思路为主线,展示了传统中医最为独特的取象悟性思维,将任之堂的用药心法全盘托出。在轻松学习之余,将中医最精髓的医理(升降气机)以最通俗的文字讲述出来。书里颇多对药象、病象、自然万象的领悟,观点独特新颖,发前人所未发,大开学者悟性,令人有迅速步入中医之门之感。老师每天有感必讲,学生每天有闻必录。讲学记录之中,将最精深的医道,用取类比象、譬喻之法,妙趣横生地演绎出来。书里既没有条条框框的束
    曾培杰 陈创涛编著医学1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饮食调养方案大公开!83种降糖食物、166道控糖食谱、17种降血糖中药、不同热量一日三餐速查,吃对食物,不饿不晕,远离并发症!
    李宁 方跃伟主编中医6.2万字
  • 会员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与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整理、研究与应用敦煌遗书、敦煌壁画及其他敦煌文物中涉及医药史料的一门学科。其与“中医”“西医”不是等同概念,与“敦煌文学”“敦煌艺术”等命名相呼应。敦煌医学卷目前公布的有一百三十余种,其内容包括医理、诊法、本草、医方、针灸等方面,本套丛书出版的《诊法卷》《本草卷》《医方卷》《医方网络药理学卷》《针灸卷》《本草卷》《养生与杂论卷》《藏医卷》《形象医学卷》《教
    田永衍主编中医12.2万字
  • 会员
    内容涵括:1.韦氏奇穴的渊源;2.韦氏奇穴的治疗原理;3.韦氏奇穴的分布特点与治疗方法;4.脊柱相关疾病奇穴、奇术疗法。
    章恒等主编中医6.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中医骨科专家、全国中医骨伤名师、中医整脊学科创始人韦以宗教授和他的弟子诊疗骨伤、脊柱疑难病的经验实录,是韦以宗在带教弟子时的医话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辑。附篇介绍韦以宗的从医历程及他的诗词书法选,是一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专著。
    林远方等主编中医49.5万字
  • 会员
    本书采用统一体例和格式,字数约为80万字左右,计有绪论与正文六章及附录。绪论分六个方面阐述了针灸的萌芽、起源、形成与发展,并客观分析了针灸学术的现状与历史原因。正文共分六章,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为针灸基础理论,称“经络腧穴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详细阐述传统经络与腧穴理论及其具体内容,较以往同类针灸学论述尤为精深;下篇为“辨证治疗篇”,是针灸临床具体应用,在中医辨证论
    曲生健中医81.4万字
  • 会员
    脉诊是中医诊断方法的重要特色诊法。本书通过直观的脉象图示方法反映现代中医脉诊学,便于读者从客观的视觉角度理解中医脉诊。书中主要介绍脉诊的原理和方法、脉诊仪的发展以及脉象图的标准化;平脉的特点、生理变异及脉象图特征,常见病脉脉象图及意义,常见相兼脉脉象图及其病证,危重病脉脉象图;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脉象图;心与小肠病证、肺与大肠病证、脾与胃病证、肝
    彭清华 谢梦洲主编中医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