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针灸全集(第2版)在线阅读
会员

郑氏针灸全集(第2版)

郑魁山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36.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03 12:18:49 最新章节:后 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共分五篇:①经络腧穴:在论述腧穴基本知识的同时,对常用及重要穴位根据作者实践加有按语,以便读者加深印象。②针灸方法:主要介绍家传手法并对手法补泻进行探讨。③临床治疗:主要介绍临床配穴原则规律等,公开了郑氏家传秘方。④择时选穴:论述纳子法、纳甲法、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及飞腾八法的知识及运用方法。⑤医话医案:包括针灸问答及临床医案。本次修订增加了若干郑老生前珍贵的照片,文中的插图也会休整、美化。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郑魁山
主页
  • 会员
    郑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郑毓琳先生运用针灸手法治疗重大眼疾的成就,直至今日仍是中华第一人。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本书内容包括“郑氏临证心法”“郑氏临证医钥”“郑氏临证医话”“郑氏临证医论”“郑氏临证医论”五大部分,系统再现了郑氏针灸的诊疗思路。
    郑魁山综合13.3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
    彭子益医学22万字
  • 会员
    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
    蒋益兰 赵晔主编医学25.3万字
  • 会员
    本书既是作者行医20多年的精髓,也是气象学与传统中医学密切关系的呈现:以一年耳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气象(天气、气候、阴阳)为切入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提供自然、健康、实用的养生方法。
    徐文兵医学21.5万字
  • 会员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
    (清)陈士铎撰医学36.7万字
  • 会员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
    傅山医学6.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
    周晓虹主编医学44.5万字
  • 会员
    周楣声,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被国务院确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并获得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周楣声教授书中对针灸学派的理论和技法做了重要阐述,撷取历代针灸文献之精华,贯串周氏四世传习之心得,不仅为针法之结晶,而且有所补充和发展。运用中医理论研究经络学说,通过对脉象分类与各种脉象病理基础的探讨,把抽象概念的中医论脉方式,推向具体。
    (清)周树冬 周楣声医学52.7万字
  • 会员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韦嵩主编医学18.7万字
  • 会员
    蒙医学针法刺法系统介绍了蒙医针刺理论、配穴原理、蒙医针法刺法、常用穴位的局部解剖以及蒙医基础疾病的诊断要点、分型分析、针刺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依据、发病机制、蒙医诊断要点、蒙医辨证分析、蒙医针刺治疗方法。蒙医学针法刺法可供从事民族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
    赛音朝克图编著医学22.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紧紧围绕中医养生、自我保健展开详尽的科学论述,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对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方法等内容进行描述,书中有详尽的保健技法、自我养生、常见疾病的治疗等内容。本书共分为三章,主要包括艾灸疗法基础知识、常见病(内科常见病、外科常见病、男科常见病、妇科常见病、儿科常见病、五官皮肤科常见病)艾灸疗法、保健艾灸方法。本书适用于中医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保健服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书。
    任路中医11.5万字
  • 会员
    本书大力提倡对针灸基本功的掌握。在针灸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如针灸歌诀如何背诵,哪些歌诀必须背诵,经穴主治如何掌握,什么是行针施术的要领,怎样艾灸既方便又有效等等。作者把它们概括为“针灸基本功”。作者又结合自己的师承经历和教学、临床实践经验,分别对针灸基本功加以说明,所述内容对针灸学习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谢锡亮 关玲编著中医11.3万字
  • 会员
    黄精性味甘平,既可补脾肺肾之气,又可滋脾肺肾之阴,是治病和养生的上品良药。关于黄精的古代文献记载以及现代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而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系统论述黄精的书籍。黄精作为“湘九味”和“怀六味”的“头牌”,对于带动湖湘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组织编写《仙人余粮—黄精》一书,希望能比较全面地梳理、总结目前黄精的研究进展,为黄精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药开发研究以及保健品
    何清湖 林承雄主编中医9.8万字
  • 会员
    本书编辑何氏妇科专著5种,这些书目有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其中不少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清)何应豫等著 何新慧等校评中医44.1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3章,系统总结了作者潜心研究螺旋藻复方和针灸足三里抗运动性疲劳的成果。第一章介绍了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研究、针灸治疗研究和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第二章阐述了螺旋藻及其复方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第三章总结了针灸足三里治疗疾病的研究现状、针灸足三里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对促进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与应用大有裨益,也可作
    朱梅菊中医9.8万字
  • 会员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苏沈良方》专题学术研究,分别从苏轼、沈括生平与贡献、版本与流传,方剂特点、用药特点,炮制与服法特点、病证及医案、养生思想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下篇为《苏沈良方》校释。该书集临床运用、学术研究、校注于一体,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及文献性。对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生,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学习实践均具有较高价值。
    苏颖 苏鑫 魏晓光中医1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