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会员

教育与美好生活

(英)伯特兰·罗素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教育12.5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26 11:03:23 最新章节:第22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教育与美好生活》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长,除一个简短的引言之外,总共十九章,分三篇。该书的前两章构成了第一篇,综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说是罗素教育思想的一条门槛式原则,他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所追求的未来的教育体制必须给每个孩子提供现有的最佳机会”,“如果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们就无法将其视为令人满意的”。正是基于这种精神,他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英国贵族式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公学制度多有反思和批评,希望采用蒙台梭利等现代教育家摸索出的理论和方法破旧立新。不过,他并未一概否定古典人文教育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是指出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方法上有所改良,“人类知识的总量和人类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不断增长,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了找时间学习新东西而改进其教育方法”。罗素推重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自由。他认为,绝不能像旧时那样通过恐吓、强迫甚或体罚来管束和训导儿童,而应该培养儿童的自律和主动。一方面要借助现代心理学知识来把握和利用儿童的心理特性,另一方面要传授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来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品性和美德的养成绝非依赖外在强制,也不能诉诸意志控制,而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确立的良好习惯,“好习惯几乎可以自动产生大部分美德”。在罗素看来,理想人格的基础是活力、勇敢、敏锐和理智等四种品性。他特别指出,传统教育的一大缺陷是轻视理智,而没有理智,“教育者们常常因为热衷于灌输所谓的正确信念而疏于对理智的训练”。即便时至今日,这样的提醒仍旧值得我们谨记。第二篇包括十一章,考察的主题是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罗素对此所作的讨论是异常全面而具体的,他的许多见解尤其可以供中国的家长们借鉴。例如,他认为,道德训练应该在婴儿的出生之日就开始,这样最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律能力,“即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要把他当作一个将会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的人来尊重。不能为了贪图一时便利或照料孩子的乐趣而牺牲他的未来”;例如,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操作性或控制性的技能,而非通过跟他人进行身体竞争”;例如,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应得的权利,而不是一种需要偿还的债务,父母对子女的回报“应该当作纯粹的额外收获而怀着感激之情去接受,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气,而不应该将其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来期盼”。第三篇共六章,罗素探讨了智力教育。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要限制乃至排除道德因素对智力教育的影响,“在道德问题上花费大量时间或心思,应该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孩子所需的其他美德应该是纯粹的智力训练所自然产生的结果”,“所传授的知识应当是出于智力上的目的而传授,而不是为了证明某个道德或政治结论”。但他认为,智力教育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这些品质:好奇心、开放心态、相信知识难求却可得、耐心、勤奋、专注和精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素对精确的强调。他赞成将精确作为理智生活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因为“我们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的精确程度可以大体衡量我们对真理的忠实程度”。为了追求精确,值得忍受枯燥,“学习精确知识容易使人厌倦,但这是每一种卓越所必不可少的”。越是深入和高阶的教育越需要精确,关键在于领会那些枯燥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养成一种理智上的冒险意识。罗素还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等三个方面对智力教育展开了细致讨论。
译者:张鑫毅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伯特兰·罗素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政策文本视角梳理了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从政策执行视角探究了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实施情况;基于人力资源流程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组织理论等,提出了需要补充的制度;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和制度理论,提出了需要修复的制度;通过补充与修复,完善了基于政策设计的纵横结合的制度体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重构了包括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在内的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通过重构,形成了体现多元化制度主体要求
    傅树京社科17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力争讲好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故事。本书从《大学与学科》杂志总第5-10期中精选了9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包括对经济学、交叉学科、智能学科等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特色实践等内容。
    范海林 方方主编社科0字
  • 会员
    本书首先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教育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而结合农村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反贫困的措施和手段,深入分析了教育促进农村减贫的作用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Logit模型、双重差分模型以及断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受教育水平、受教育层次、受教育类型、《义务教育法》实施和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最后,综合实证结果与国情实际,就提升受教育水平、优化受教
    李强谊社科14.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所有院校【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全部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高考志愿的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考研方向、顶尖学校等情况。●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所有院校的地理位置示意图,重点推荐实力较强的院校及其优势专业。本书内容权威、全面、全新
    吴梅俏 陈红雨 周密编著社科53.1万字
  • 会员
    本书探究了“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基础、实践路径、方法论、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评价评估、组织管理等,为关心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读者提供了一份知识地图,并结合中国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就如何在中国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和支持系统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赵炬明社科42.1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侧重于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同时,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对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较系统、翔实地反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对策与建议
    李志刚 陈永强 万淼 李申申 赵国祥社科13.9万字
  • 会员
    本文集收录教学论文共38篇,涉及海峡两岸教科书以及与国外历史教科书的异同,地图如何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历年高考题策划的应对方法,新的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跳出历史教学框架,反思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本文集的出版将有利于历史教师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和相互交流。
    马丁 周东华主编社科18.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研究为切入点,从语文教科书的评介和使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刻解读,紧扣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聚焦学科教学实际,关注课程标准实施策略,以一线教学案例解读课程标准并指导教学,为师范生语文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范例支撑。本书既能彰显理论解读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能突出实践操作的示范性和引领性,是师范生学习、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常备指
    韩卫娟 王德领主编社科14.3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论述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海南自贸港教育国际化发展、粤港澳注重高等教育发展、东北三省注重职业教育发展和西部地区注重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其次,梳理了世界三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芬兰的基础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的发展理念和经验,为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战略提供思路;再次,探讨了各级各类教育与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协同性关系,并建立计量模型探
    郭丛斌 方晨晨社科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