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在线阅读
会员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

胡宝国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16.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25 15:36:00 最新章节:结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没有全面介绍汉唐间史学发展的状况,而是主要讨论了几个与史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如史学与经学、史学与文学、史学与地域以及社会思潮诸方面的关系等等。近年来,作者认识到,对史学史的研究也不能忽视史学内部的发展逻辑,这次再版,作者为此增补了两篇相关领域的文章。此外,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文化史与王朝政治史在时间进程中的不一致,如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学术文化差异也是一直存在到唐初。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胡宝国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近年来,中国历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如果说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中国历史社会学的探索则是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之根基与魂魄。中国历史社会学贯通古今、熔铸社会现实与历史深层意识及结构的方法论和个案研究,将深化和拓展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度,从而建构植根于中国本土社会的解释框架和理论体系。基于此,本书力图整体性地呈现费孝通在中国历史社会学方面的开拓之功,并全面介绍费孝通在历史社
    周丹丹 李若晖历史19.9万字
  • 会员
    本书叙述了古代西方人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知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西方人仅凭传来的中国丝绸和片段的传说,对遥远的中国有一点模糊的印象。在13-14世纪,蒙古帝国实现了东西方的大交通,马可·波罗等旅行家向西方人报告了他们在中国的亲历和印象。16世纪以后开始的大航海和蓬勃发展的中欧贸易,使中国最终进入到欧洲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努力探索的知识领域。
    武斌历史22.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为缘起,结合哲学阐释学,考察思维形式与阐释行为的理论关系,对阐释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语义辨析,检视人类阐释行为的发生与初形,引出人类思想的发生机制及原初形态问题,提炼出文明发展的跳跃性特征,揭示感性直观与“观看”行为在早期人类思想中的奠基作用,描述从语言发生到文本出现的基本过程,再现人类第一次政教大分离以及人神关系第一次大更新的观念
    李红岩历史24.9万字
  • 会员
    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塾师是一群在学塾中默默教学,名不出里巷的历史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是乡民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对江南乡村社会的教化、民众日常、家族成长及公共事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在广泛搜集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对江南乡村塾师的经济生活、馆居生活、社会交往、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使研究具体深入且有血有肉,本书还选取了张履祥与陈梓进行了个案研究。关心像江南乡村塾师这样一群历史小人物
    蒋威历史21.2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孙祚民先生30余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论文结集。全书共收入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论文几十篇。孙祚民先生是中国农民战争史的专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也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初始至其病故的三十多年里,他发表有关民族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涉及民族关系史问题的各个方面。本书就是其中部分论文的结集。
    孙祚民历史18.3万字
  • 会员
    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和“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讨会有来自26个国家的31位著名汉学家参加。本文集是对研讨会汉学家和中国学者专家发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编历史26.1万字
  • 会员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及其关系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长期以来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及其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在前续有关著作和论文等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该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从“公元前25世纪之前”到“公元21世纪以来”,以世界地理学发展为背景、以中国地理学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本书是地理学学术著作,也可以用于地理学本科生、
    潘玉君 郑度 杨勤业等历史46.7万字
  • 会员
    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统一王朝国家与汉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枢纽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然而,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社会整合的历程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本书共收入论文18篇,对秦汉时期的国家建构、社会整合
    李禹阶 李勉主编历史23.9万字
  • 会员
    在这个时代,网络的隐喻日渐重要。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已被称为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网络处处可见。这些网络千差万别,从菌丝连接真菌的生物性网络,到铁路网络,再到现代人类赖以交流却不可见的电磁二进制网络。在当代社会,网络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学术界的边界。它成了一个动词,去社交(tonetwork)成为当代职业和私人人际交往的核心观
    王文婧 陈昊主编历史1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宋史研究论文集(2022)》为“‘两宋历史与王安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会议的论文集,收录了大会的开幕式致辞、大会的主题报告、新任会长年会致词、闭幕辞和23篇学术论文。这些相关的主题报告、学术论文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宋辽金史乃至五代史的研究动态和学术研究新视野,对进一步推动宋辽金史乃至五代史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内容的深化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李华瑞 邹锦良 陈云斐主编史学理论3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共时性的多元化心态特征与历时性的心态嬗变为线索,构建双重遗民群体网络结构。围绕遗民士人的著述,聚焦忠孝仁义、爱国英勇等遗民文化品质,对这一群体在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意识下的遗民气节与家国情怀,展开不同向度的研究与思考,探讨易代之际遗民士人离散书写的传播意义。本书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遗民文学的研究视角,推动遗民文化思想与文学生产价值的当代化,促进闽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
    张小琴史学理论18.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近现代日本知识分子对同时代中国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梳理、剖析那些身为他者的观察者是如何认识、分析、评价中国的历史变革的。本书选取中江兆民、有贺长雄、内藤湖南、中江丑吉、橘朴、竹内好、沟口雄三等人,围绕政治真理与优良政体、文明的传承与民族国家建构、传统社会的转型与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革命与现代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理论课题,批判性地分析典型人物的思想,考察他们的中国研究。本书有助于完善关于近现代
    何鹏举史学理论18万字
  • 会员
    在这个时代,网络的隐喻日渐重要。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已被称为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网络处处可见。这些网络千差万别,从菌丝连接真菌的生物性网络,到铁路网络,再到现代人类赖以交流却不可见的电磁二进制网络。在当代社会,网络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学术界的边界。它成了一个动词,去社交(tonetwork)成为当代职业和私人人际交往的核心观
    王文婧 陈昊主编史学理论19.1万字
  • 会员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及其关系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长期以来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及其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在前续有关著作和论文等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该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从“公元前25世纪之前”到“公元21世纪以来”,以世界地理学发展为背景、以中国地理学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本书是地理学学术著作,也可以用于地理学本科生、
    潘玉君 郑度 杨勤业等史学理论46.7万字
  • 会员
    差异在当下的历史学研究中无处不在,差异多样化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差异在改变着我们的追问方式,更重要是,差异与身份认同的连接,使得我们与研究对象之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关系。本书是2016年举行的“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会议之二“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的讨论成果结集,它展示了当下历史研究的可能性,也呈现着差异在历史写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浮现。追问差异,也是在追问,在历史写作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陈昊主编史学理论2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