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悠悠两地情
更新时间:2020-10-28 15:18:28 最新章节:第12章 附录:中山名人在香港
书籍简介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中山在香港回归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就是从中山乘坐“中山号”客船前往香港参加香港回归典礼的。在过去的20年间,中山市得益于地理上的便利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香港在经济、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交流愈加频繁。本书通过采访来往于中山和香港两地的商人学者、见证香港回归的相关人士,结合搜集到的历史资料,向读者展现香港回归前及回归后两地的交流和融合,从投资贸易、服务旅游、科技、教育等方面具体展现中山和香港20年间的巨大变化。
品牌:广东人民
上架时间:2017-06-21 00:00:0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广东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林干 廖博思
最新上架
- 会员《台湾历史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编辑的台湾历史研究专业学术刊物,登载自古迄今台湾历史研究领域原创性的优秀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及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并适当刊载有关台湾历史研究的珍稀资料与口述史料,以期为台湾史研究构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历史23.8万字
- 会员唐宋六百多年间推行的“道路制”影响深远。从唐代的分道到宋代的分路,表面上看是对“道”的扬弃,实则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唐开元末的“江南西道”的划分可谓空前绝后,体现出唐代是整个长江中游以南、五岭以北地域分化与整合史上的关键阶段,宋代则是这种新分化的发展及初步定型时期。本书以唐开元末的“江南西道”的空间范围为限定,对其在唐宋六百多年间地理环境的演变、政区的分化与整合、城市的发展、交通路线的拓展与交通格局历史16.3万字
- 会员本书以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为研究主线,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方势力朝向近代化的努力及其困境,探讨了事变后东北流亡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央与地方的争夺以及解放战争等时代大势下的应对与纠葛。从中可以发现,地方势力对如何发展地方以及应对内外困难都有他们自己的规划,尽管这种规划富于地域性,但也充满使命感,从而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历史2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明清地方志的细读深挖,以及由圣旨、奏疏、笔记、家谱、碑刻诸文献的爬疏,将隐没在文献中、仅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打捞出来,对州县民众进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群像描绘。本书以关中地区的西岐之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乾隆年间的《岐山县志》等西府地方志为主,兼采其他明清文献档案,由州县之中的典型人物入手,斯文代表的生员、富甲一方的绅商、辛勤稼穑的齐民、坚守贞节的节妇烈女……通过对他们生活与命运的剖析,尝试还原历史19.1万字
- 会员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古为屯兵之地,后发展为圩镇,因名。屯昌县处于独特的“三重政治边缘”,因地缘环境和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出意义别致的“熟黎”文化,历史上为琼岛汉、黎文化圈的过渡带。审视屯昌历史的发生与发展,可视为整个海南岛汉、黎族群间民族大融合的缩影,虽非跌宕起伏,却也精彩纷呈。海南建省之后,屯昌县以“能源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显现出与海南岛其他市县不同的发展模式。历史18.2万字
- 会员本书着眼于近代汉口城市社会的转型和城市文明的进步,采取官方与民间双线并进的论述方式,借助大量报刊、档案等史料,对1861-1949年间汉口市政发展演变进行了长时程的纵向动态考察,着重探讨了晚清民初汉口市政的发展变化,评估近代汉口市政发展进程中各阶段官办市政与民办市政的特点,以及官治、商人自治与城市自治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系统梳理了近代汉口市政体制的发展演进,实证地揭示了近代汉口市政发展进程中官治与商历史49.1万字
- 会员赤桥村毗邻晋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而蜚声海内外学界,是一处理想的田野点。2017年,山西社会史研究中心遴选10位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对赤桥村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田野调查,围绕聚落、移民、民俗、造纸、戏曲、服装业等议题进行细致调研。在此期间,学生们认真查阅文献、访问耆老,同时深入田野搜集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出色地完成了考察报告的撰写。这些报告,践行“走向田野与社历史13.5万字
- 会员本书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中的政治文化史卷。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古代的粤港澳大湾区”,分四章叙述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大湾区历史变迁;中编“近现代的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介绍近现代时期列强对大湾区的侵略,以及大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求得解放的历程;下编“当代的粤港澳大湾区”,着重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大湾区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展示中国特色历史2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