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为例在线阅读
会员

城市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为例

黄小青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区域经济7.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1-06 17:17:54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为例,利用Logistic模型、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和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利用分阶段增长率法、趋势线预测法、动力系统(MATLAB/SIMULINK)模型分别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以及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未来10年乃至40年城市规模发展趋势并进行政策仿真实验,剖析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及城市规模优化发展方略。
上架时间:2013-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小青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利用面向青海农牧民进行的调查问卷数据,基于“公平感知测度一公平感知对生计转型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意愿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一评价公平感知对增收效果的影响”这一逻辑链条,系统考察了青海农牧民公平感知的现实状况与特征,在构建农牧民公平感知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平感知特征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农牧民公平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意愿、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本书对实现农牧民公平感知与保证
    崔冀娜经济9.6万字
  • 会员
    浙江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缩小城乡差距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本书是对浙江省通过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实证研究。本书第一篇是总论,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内涵,并对习近平同志“八八战略”中有关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第二篇是比较研究,分析了英国、德国和韩国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比较了国内上海、重庆和广东等省市城乡一体化的
    王立军经济16万字
  • 会员
    商贸流通的加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不仅是扩大消费、拓展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世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我国商贸物流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于世界会展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展业发展速度快,但整体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平衡现状较为明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未完全体现,合作化、国
    曾庆均 孙畅 王晓琪编著经济14.8万字
  • 会员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现实背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研究》一书聚焦于区域视角,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客观刻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事实,并采用QAP回归分析、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协同创新主体网络和协同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构建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政策体
    成肖经济10.7万字
  • 会员
    《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影响机理及空间关联研究》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对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评价了当前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关联特征,对推进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运用文献研究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
    曾蓼经济10.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立足青海实际,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历程、模式和趋行了梳理,对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济组织历程、发展条件及基础、发展类型及特点、基本模式和典型模行了研究,分析了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路径及对策,这对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青海现代农牧业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蔡守琴经济12万字
  • 会员
    《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是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经过深入仔细的调研分析,对2023年重庆经济运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通过区县信息系统等交流渠道,邀请市内部分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组织市内外有关经济专家和学者展开研讨,将成果结集出版。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把握重庆市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书整体结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经济59.9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该区域进行城乡融合的现实逻辑、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本书分为四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内容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第四章,主要内容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的战略意义、现实基础及实现逻辑进行剖析。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内容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水平测度与问题分
    王林梅经济14.5万字
  • 会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交办给成渝地区的“国之大者”。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指导下,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九大任务,构建了包含9项一级指数、29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监测体系,每一个具体指标又按照指标属性分为成长性指标、关联性指标、一致性指标、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著经济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