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更新时间:2020-11-29 09:56:52 最新章节:整理后记
书籍简介
1932年65岁的章太炎从北平南返上海后,受邀到苏州讲学,1933年遂移居苏州,又受邀到无锡讲学。1935年在苏州锦帆路五十号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系统开讲国学,直至逝世。四年间的讲演,涵盖了国学的基本门类,涉及经学、历史、诸子、文学、理学、文字、音韵、训诂、做人根本、经世致用、做学问的功夫与志向,等等;宗旨则在崇尚气节,振起学风,造就人才。约持《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四经,为国学之统宗、经术之归宿,可称“新四书”,标志着章太炎晚年国学观的成熟和系统化,蕴涵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讲演录集中代表了章太炎晚年的学术思想精粹,胜义纷披,通俗通透,特多独得之见,是章太炎一生历次讲习会讲演中,较为系统全面的讲录,也是章太炎晚年的成熟之论,允为传统文化入门的必读之书。每次讲演,弟子诸祖耿、王謇、王乘六、潘景郑等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缮写后呈太炎先生审阅修改,《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即是这些记录的汇编。此次出版,依据诸祖耿先生的回忆,编排上大致分为苏州前期讲学、无锡讲学、苏州星期讲演会,及章氏国学讲习会四个部分,整齐条贯地呈现了章太炎四年间的讲演,更便阅读。整理则据原始发表的文本进行校订。书末附章太炎《国学会宣言》和《章氏国学讲习会简章》《章氏国学讲习会董事会、理事会题名》等相关文献,并附诸祖耿《关于“章氏国学讲习会”、“制言半月刊”、“太炎文学院”及其它》一文,回忆章太炎晚年在苏州、无锡讲学情形,以及移居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始末,可使对这一学林盛事有更多的了解。本书较我局2013年版,增加了6篇讲录和2篇附录,并调整编次。
上架时间:2020-09-2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3.2万字
- 会员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2.8万字
- 会员《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以常用词为方法,从源头抽丝剥茧,在时间的流动中捕捉万千知识:“风筝”原来是传递消息的工具,“赝品”的“赝”竟然跟家鹅有关,“首饰”原来指男人的帽子及其饰物……原来,古人也都是科普小能手——一个个词里仿佛包含着一段段“山海经”,一幅幅画中更是蕴藏着“海错图”一般的细节。书中收录100幅印色细腻、细节精美的古画,犹如一场纸上展览,画面与文字相互见证,于细微之处遇见激荡的文化13万字
- 会员《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版本众多,注家百出,各版本之间多有不同,杂陈罗列,难定一是,给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本书以《道德经》第一章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门”作为开启《道德经》宝库的钥匙,一方面对文句进行了厘定,又简明扼要地诠释字句,进行准确翻译,并利用地下发掘帛书资料并结合历代递传的《道德经》注解文本,相互勘文化45.2万字
- 会员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