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诗歌研究史(少数民族卷)
更新时间:2021-01-12 15:15:38 最新章节:第7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新世纪,全面地梳理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20世纪前的民族诗歌研究、萌动阶段、崛起阶段、深入阶段,具体阐述了史诗搜集研究、民族民间诗歌的研究、民族诗歌的大规模搜集翻译整理、诗歌专题研究、学会诗歌史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刊物诗歌史研究、研究机构的诗歌史研究、高校诗歌史研究、民族诗歌史编写等专题,全面反思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8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梁庭望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在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进程中,湖南文学起着或引领或传承或追逐的作用。湖南文学,在经世济用的文化语境中,写实文学始终很强劲;在湘楚文化的血液中,一直具有浪漫主义的风韵和情怀;在文学的审美表现中,女性作家具有勇于探索的独特品格;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女性意识构成了另类的文学风景。湖南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蓬勃姿态,但湖南文学的后现代意识则是若隐若现。“三湘四水”造就了湖湘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十里不同音、同音不同文学26.8万字
- 会员本书按时间顺序呈现了《西游记》英文翻译的发展情况,讲述了英文译作经由片段译文、单行本,再到英文全译本的发展轨迹,针对韦利、余国藩和詹纳尔三个译本,从跨语际、跨文化角度做出重点分析。同时,针对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研究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最后从儿童文学改编和影视作品改编两个方面论及《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改编。文学21.5万字
- 会员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13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对儿童文学和文学童话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观点的构建,对欧美童话起源的探究与进化史的分析,对一些重要童话作家的再评价,探讨民间故事与童话对伦理道德的维系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践行面对面讲故事的传统等。这些文章较系统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对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儿童文学、教育等领域研究的学生与学者有极大的裨益。文学22.6万字
- 会员本论文集所收录的四篇论文,撰写于2014—2016年期间,均公开发表过。其研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30年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诗歌在现代性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虚无与“开花”——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透视(纲要);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文学10.3万字
- 会员《亚鲁王》集苗族及其先祖的创世史、征战史、迁徙史于一体,是一部活形恋的苗族百科全书,具有古老神秘、雄厚悲壮、禁忌肃穆、完整活态等特征。《亚鲁王》母题多是按自然时序串联出现在史诗之中的,它不仅是撑起英雄人物的框架骨骼,更是史诗发展的脉络主线,因此史诗研究中的母题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以时空为轴,挖掘英雄形象;以母题为纲,探索史诗内涵;以传承为根,寻求转型之径,以“历时性轨辙”和“共时性流布”建文学26.6万字
- 会员本书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建构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性理论体系,并以此阐释满都麦、南永前、张泽忠和阿库乌雾四位作家和诗人的文本,不仅概括了多民族作家创作的经验,而且衍入地域文化阐释和文化人格建构的义域,指涉中国古典文论与文艺学、叙述学及文艺心理学的融通和互渗,从本土化的意义上尝试中西文化的结合。本书的理论价值:(一)描述了从本体到主体、到客体对象乃至文化文本的哲学进程;(二)解构了张扬矛盾冲突、文学3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古典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保留了世代累积的文化印记,也保留了最多的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他们思考人生意义和面临选择与行动时的观念、逻辑。中国古典小说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文学化反映,另一方面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塑造了中国人情感密度最高的经典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若想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古典小说是一把极具魅力的钥匙。本书邀集11位在古典小说文学理论3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