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1月23日

平伯兄:

《〈燕知草〉跋》昨已写了,大约有千五百字,但是很不满意,有些地方太幼稚或过火,想再修改一下,所以下礼拜四能否带到丙楼面交还是一个问题。《语丝》三册当于明日交贵车带去,至于《贡献》则久不蒙贡献矣。匆匆。

十一月二十三日,作人

1928年11月24日

岂明师:

知《〈燕知草〉跋》已为写好,急盼一读,似可准于星四携至丙楼;如要修改,仍不妨“原件退回”也。如此,两便,以为如何?

佩弦今日上午在燕大讲“歌谣之起原与发展”《歌谣之起原与发展》作为歌谣的讲稿之一,后收入作家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的朱自清著《中国歌谣》一书中;后又收入江苏教育版《朱自清全集》。,彼大努力,大有不日成为歌谣专家,与常维钧即常惠(1894—1985),字维钧,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文系,1923年参加《歌谣》周刊的编辑工作。1924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北平研究院任职。、顾吉刚等齐名之势。

学生平伯敬上,十一月廿四日

信未及发,而凤举来找我,果然非拉到该北平大学去不可,殊有不能摆脱之苦。大体已答应了!但中国文学史是无论如何不能教的。——再者该大学究有钱否?不至于大欠特欠,欠而且赖如往日乎?先生有所知否?张公又托我信催江次长,已为写一信,效力恐未必有。——《语丝》三本收奉,谢谢。平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