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 白炜主编
- 2232字
- 2025-02-24 06:42:41
五、辽宁省县域生态产业情况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修复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辽宁部分县域利用科技手段或自有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已初见成效。例如丹东东港市长山镇窟窿山村采用生物技术在4232亩实验基地进行水稻种植,使用了一种新型微生物菌剂进行田间管理,取代了杀虫剂、灭菌剂等化学农药,不施或少施化肥,绿色水稻种植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有机水稻平均亩产超过500斤,不仅每亩产量增加了,而且因为所产稻米是绿色产品所以价格上占有优势,比一般稻米市场价格高,让该村取得了粮食和生态双丰收。这种技术还在岫岩软枣猕猴桃、黑山花生、丹东草莓等农林种植中开展了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铁岭市的铁岭县和西丰县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典型县域。铁岭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规划建设十大示范生产基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西丰县将全县18个乡镇定位为三大功能区,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鹿、柞蚕、中草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及生态旅游;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成高端蔬菜供给基地、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及开展田园旅游;中部工业核心区重点发展生命健康产业。近年来,西丰县的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中草药等凭借绿色、健康、高品质的特点远销国内外,不仅提高了经济收入,也吸引了东阿、修正、敖东、天士力、复星、康美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西丰。2016年10月,凌源市刘杖子乡东房申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开创了辽西地区农村国家级生态文化建设史上的先河。该村借助本地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具有发展裸地葡萄产品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全村葡萄种植生产面积已达1500多亩,年产葡萄近3000吨,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靠此,农民人均增收4347元,约占农民收入的45%。全村现有蔬菜保护地40亩,山上栽植山杏2300亩,苹果800亩,大枣700亩,杂果400亩,走上了生态立村之路,形成了“山上油松戴帽,中间果树缠腰,山下裸地葡萄”的生态景象,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好评。
(二)生态工业
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要求县域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按照更绿色、更节约、更环保的方向对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通过严格控制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消耗总量,促使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以创新、节能、绿色为特征的新兴工业成为发展趋势。法库陶瓷产业、海城菱镁新材料、大石桥镁制品及深加工是辽宁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也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近年来,这些地区的企业根据中央精神,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探索转型升级,注重科技引领和驱动创新,研发先进技术,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污染和排放,已初见成效。随着绿色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资源县域必将走上新兴工业的道路。见表3-7。
表3-7 2016年辽宁省部分县域生态工业取得的成绩

资料来源:根据辽宁省各县(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获得。
除了法库、海城、大石桥外,辽宁其他县域也在尝试生态工业发展的道路。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新理念是发展生态工业的必要条件,虽然短时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从长期来看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生态旅游业
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辽宁部分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将观光、休闲、体验融为一体,提升景点品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游玩。绿色是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山、水、森林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硬件条件,而历史遗迹、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则是生态旅游的软件条件。抚顺、本溪、丹东这三个市是辽宁省县域发展生态旅游的典型代表,除了拥有丰富的山水森林外,这三个地区也是满族和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民族特色鲜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辽宁部分县域生态旅游业取得的成绩见表3-8。
表3-8 2016年辽宁省部分县域生态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资料来源:根据辽宁省各县(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前多为观光游,现在的旅游则更注重休闲和体验。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希望在节假日能回归大自然,在休闲小城或美丽乡村的慢节奏中释放压力舒缓身心,所以县域的生态旅游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丹东宽甸县和抚顺新宾县的生态旅游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2014年,宽甸成为辽宁省首个生态旅游实验区后,又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全国十大休闲小城”“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诸多殊荣。宽甸积极培育生态旅游、养生养老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一江两城三湖四带五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年均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综合收益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一业牵动百业兴,发展中的宽甸正在全面调动全行业、全社会和全民参与旅游业发展。新宾县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新宾旅游资源独特,境内留有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赫图阿拉城等300多处清前史迹,满族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新宾县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满族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的对外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