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 游敏惠
- 1124字
- 2025-02-18 00:58:14
一 研究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1]21世纪是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国际竞争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
网络是现实的延伸。在信息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和心理状况。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微信、QQ、微博等渠道获取和传播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但是,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也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提出了新要求。本书深刻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要求,客观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现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路径,探索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本书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相关理论,深刻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路径,探索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式,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其次,本书引入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媒体阵地,对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路径和新兴路径进行了现状调研,将传统路径分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加深对新兴路径的探讨,虚实结合,就虚拟网络环境和客观现实环境两种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阐释和分析。通过调研,增强了对高校教师、辅导员、青年学生等主体的了解,客观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现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最后,本书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拓展以及其对应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新媒体技术和手段,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达到优化教育的效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