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击弹性波理论与应用
- 吕小彬 吴佳晔
- 1224字
- 2025-02-18 00:01:43
2.6 弹性板中朗姆(Lame)波的频散特性
在上节中,探讨了在半无限弹性体,也就是只有一个自由表面的弹性体中瑞利波的特性。另外,在很多情况下,检测对象的厚度小于激振弹性波的波长。也就是说,弹性体具有两个平行的自由面,此时,会产生与上述R波所不同的朗姆(Lame波,简称为L波)波。由于其产生在板形结构中,因此也被称为“板波”。
板波与R波不同,其相位速度与波的频率有直接关系。
2.6.1 弹性板中朗姆波的特征方程
在求解瑞利波相位速度时,同样需要式(2-121)等边界条件,亦即当弹性波向远处传播时,其振幅应逐渐收敛。
然而,在z=0以外,z=H处形成另一个自由表面时,若不考虑这样的收敛性,则存在A、B、A′和B′四个变量。在此,为了便于数学上的求解,将边界条件改写为:

将式(2-99)~式(2-103)、式(2-105)及式(2-125)代入式(2-127),经过因式分解后可得到朗姆波的特征方程。其中,朗姆波的相位速度用c表示:


其中:

式(2-128)和式(2-129)的左边尽管相同,但右边的分子和分母互相有个调换。与R波不同,L波的相位速度c是频率ω的函数,不仅具有频散性,而且有无数的分支。
此外,由式(2-128)、式(2-129)可知L波具有2个特征方程,也就是说,L波具有2个基本模态。
2.6.2 弹性板中L波的相位速度
在此,探讨在弹性板中L波的相位速度。
(1)ζ→∞(即波长→0)且c<vS的场合。由于c<vS,式(2-128)和式(2-129)中的各项均为实数。因此,当ζ→∞时,tanh→1,式(2-128)和式(2-129)均变为:

式(2-130)与式(2-124)相同,也就是说与R波的相位速度相同。由于c<vS,而且波长很短,弹性板引起的变形随着与板表面的距离的增加,按exp的指数函数减少。而且,当ζ→∞时,波长也趋于0,板的互相不影响,L波为沿板的两面传播的R波。
(2)ζ→∞(即波长→0)且c>vS的场合。此时,为虚数,因此,式(2-128)、式(2-129)的右边变为:

当ζ→∞时,无论c为何值,()内均可取为nπ/2,(n=1,2,…),从而式(2-128)、式(2-129)的右边为0,且c=vS+0,即c→vS。
(3)ζ→0(即波长→∞)且vS<c<vP的场合。式(2-128)和式(2-129)的右边在ζ→0时,变为:

此时,式(2-128)、式(2-129)就变为:

当c>vS时,式(2-132)无解,而式(2-133)的解如下:

该相位速度,即为后文中所述的在弹性板中传播的P波波速。
通过对位移的求解,还可以发现,在表层中弹性板粒子的上下方向的振幅W要远小于水平方向的振幅U,在这种模态下,主变形成分u为z的偶函数,而w为关于中心轴的奇函数,见图2-31(a),其模态也称为“伸缩型”。
(4)ζ→0(即波长→∞)且c→0的场合
在这种条件下,与(3)有相似也有所不同,式(2-133)无解而式(2-132)的解如下:

与(3)不同,在表层中弹性板粒子的上下方向的振幅W要远大于水平方向的振幅U,其大体形状见图2-31(b),其模态也称为“屈曲型”。

图2-31 弹性板中朗姆波的模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