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跃成为桃花村大户

姜嘉鱼望着手中的书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那边小娘子,咱们就合作愉快啦!”木匠师傅满脸笑意,伸出手来。

“合作愉快。”姜嘉鱼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与他轻轻握手,随后吩咐边烝然把书契妥善收好。

她踱步来到院隔壁,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挖着地基。这时,陈大娘端着熬好的凉茶走来,热情地招呼道:“嘉鱼来了,事情谈得咋样啦?”

回想起昨日,姜嘉鱼带着几个孩子找到陈桃花一家寻求帮忙时,陈桃花满是震惊。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姜嘉鱼竟又是买地又是建房,出手如此阔绰,一度让她怀疑姜嘉鱼是不是真如村里人传言那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直到后来得知姜嘉鱼是和镇上酒楼合伙做生意赚了钱,她才彻底放下心来。

正值七月农忙时节,陈芒种在家帮忙。姜嘉鱼找到他时,还没等谈工钱,他便一口答应下来。后来发现姜嘉鱼给的工钱比镇上开的还高,姜嘉鱼还让他多叫村里的好朋友来帮忙,人越多越好。

于是,陈芒种请来了自己的师傅,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匠。倒不是他能力不行,实在是姜嘉鱼的图纸太过新奇,有些地方他看不懂。可谁能想到,这位见过世面的老大匠看到图纸时,眼睛陡然一亮,激动得连声赞叹:“妙!实在是妙!”

“师傅,怎么了?”陈芒种一脸疑惑地凑过去。

老大匠指着图纸上的双层墙设计,那是姜嘉鱼参照东北大炕原理设计的保暖墙,有了它,冬天就再也不怕受冻了。

看着图纸上规划的三进院落,每一处设计都精妙绝伦,布局恰到好处。老大匠不禁暗自揣测,这莫非是出自哪位建筑大家之手?打死他也想不到,如此惊艳的设计竟出自一个小娘子之手。

“这真的是那边家小娘子设计的?”老大匠满脸狐疑地问道。

“没错,是她画的,她还跟我详细解释了每个位置的用处和功能。”陈芒种肯定地回答。

“这小娘子要是男儿身,在建造这一行,怕是能有大成就啊!”老大匠感慨万分。

姜嘉鱼听到这番夸奖,脸上浮现出一抹谦逊的微笑,谁又能不喜欢被夸赞呢?“多谢老师傅的夸奖,小女子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当。这不过是在别处偶然看到,记性好就记下来了。”

老大匠捋了捋胡须,微微点头,心想也是,一个小娘子怎么可能独自想出如此精妙的设计,肯定是另有其人。他心里不禁对那个神秘的设计者充满了好奇,真想亲眼见见。

姜嘉鱼这么说本是图个省事,懒得解释,却没想到这老头压根就不相信是她的手笔,刚才那些话不过是客气恭维罢了。不过,她也并不在意。

姜嘉鱼设计的是一座普普通通的三进小院。如今的院门打算等各个厢房修建好后推倒重建。秉持着男左女右、女先优先的传统,姜嘉鱼率先动工修建右手边的西厢房。等两边厢房建好,便会拆除正屋,重新翻盖。

老大匠估算过,全部建好大概需要半年时间。到那时,边南琛或许也快醒了。等他醒来,姜嘉鱼打算问问他买下这片原地基的事儿,往后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在这个世界过上悠闲自在的日子。

从大门进入宅子,左手边是一排三间倒座房,将来会用作家丁房。进门左转,跨过两道月门,便能看见一个小巧的鱼池。两道月门中间是垂花门,从垂花门向两边延伸的抄手游廊,将整个内院的厢房和正房巧妙地连接起来。

按照当下家中人口来规划,宅子左右两边共设计了六个房间。西厢房三间,分别给蓝蛮儿、汕汕、以乐居住;东厢房三间,烝然和阿珩住中间那间,烈渊和穆延拓分别住在两头的房间。姜嘉鱼特意把他俩隔开,这样自己也能落得耳根清净。

最后重建的正房,左右两边的耳房被姜嘉鱼改成了两个宽敞的主卧,其中一间留给她和边南琛。不过,这得看边南琛醒来后要不要离开。要是他走了,就把他那间改成书房。几个孩子到时候应该也会跟着走吧?想到这儿,姜嘉鱼心里涌起一阵不舍。但毕竟他们不是自己亲生的,自己也不能强行把他们留下,走一步看一步吧。

算下来,总共是八个房间。正房后面是一排六间后罩房,分别用作厨房、柴房、杂物间、女使房。以后姜嘉鱼独自生活时,打算招几个女使和家丁,这么大的院子,要是只靠她一个人打扫,非得累垮不可。

后罩房后面大约有三亩地,还有一个独立的茅房和浴室。整个院子和后面的地,姜嘉鱼都用砖墙围了起来。因为后面紧挨着后山,所以她特意开了个后门,方便日后自己和孩子们进山训练,也方便果果和花花进出。后院的三亩地,两亩她打算用来种竹子,另外一亩建成温室,用来播种空间里剩下的菜种。姜嘉鱼昨天查看过,里面有番茄、花生、玉米、南瓜、红薯和土豆的种子,这些可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蔬菜,她打算把它们培育出来。如今,种在院子里的辣椒已经成熟,过不了多久,这将成为她的秘密“武器”。

这样气派的大宅子,在桃花村可是独一份,就连曾经风光一时的陈家都比不上。一时间,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这外来的边家,前些日子还穷得揭不开锅,如今却一夜之间成了村里的大户,任谁看了不眼红、不羡慕呢?

姜嘉鱼一心想着早点住上新宅院,第二天便让陈芒种多找了些人,把工期缩短到三个月。五十多个工人,每人每天四十文工钱,再加上一顿饭,一天下来就得花小三两银子,十天就是三十两。姜嘉鱼手里还有一百多两银子,加上材料费,勉强能撑半个来月。不过,她倒也不担心,过几天就有一千两银子进账了。

一想到这些,姜嘉鱼心里就乐开了花。陈桃花夫妻二人和赵沐清母女二人都被叫来帮忙做饭,毕竟六、七十人的饭菜,姜嘉鱼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好在是乡下的大锅灶,不然就算有人帮忙,也够她受的。

不仅是陈桃花和赵沐清两家,村里有几个和陈芒种交好的人家,妻子有空的也都来帮忙了。姜嘉鱼按照友情价,给每人每天十五文工钱。

那几家的娘子见姜嘉鱼出手如此大方,都有些不好意思,脸都红了。本来只是来帮忙,蹭顿饭吃就知足了,没想到还有工钱拿。原本因为李翠花那件事,觉得姜嘉鱼不好相处,现在大家的看法都彻底改变了。

其中有两个娘子,之前还和李翠花一起污蔑过姜嘉鱼,如今羞愧得无地自容。但既然已经厚着脸皮来了,而且看姜嘉鱼的态度,似乎并没有计较,于是她们干活就更加卖力了。李四家的娘子就是其中之一,她也姓李,和李翠花是一个村的,所以两人关系很好。上次李翠花跟她说看到姜嘉鱼偷人时,她差点就信了,幸好没跟着李翠花去边家闹事。现在她算是明白了,姜嘉鱼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然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家致富呢。也多亏了那天自家大壮闹肚子,她没和李翠花一起去,不然哪能有今天挣大钱的机会。

李四和陈芒种关系不错,所以陈芒种去找李四帮忙时,李四因为上次的事拒绝过一次。可这么好挣钱的活儿,说不心动那是假的。最终,在陈芒种的劝说下,李四还是厚着脸皮来了。后来他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回家跟自家娘子说了,想着这么多人,姜嘉鱼肯定忙不过来,就叫娘子去给姜嘉鱼搭把手。没想到,自家娘子不仅帮上了忙,还挣了一份工钱,这让李四既尴尬又欣慰。尴尬的是之前做过对不起姜嘉鱼的事,欣慰的是这下下半年大壮上学堂的钱有着落了。

如今,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边家一夜之间成了村里的富户,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