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云便写起了风。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要如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壮阔苍凉,写“你是风儿我是沙”的缠绵,又或是“风清气正”般的大公无私。不过,我也不是诗人,不是编剧,没有着极度豁达和才华横溢的特点,我眼中的风,见解有所不同。
“七月的风蓝蓝的”,歌至少是这么唱的,风的颜色在每个人眼里不尽相同,却在我的眼里是透明的。它悄无声息,无形胜有形,风从海中来,穿过小河溪深入内地,他拂过无数高耸的山脉,轻触山川母亲的鼻尖,惹得她打了喷嚏,山谷回响;再深入些,来到了盆地边缘,风变得刺耳,尖锐的声音好似家中未关紧的门窗,风极速的,像哨声,大自然再富有艺术些的话,或许能够唱出些歌谣来;再往中间走,盆地的地形变得像碗一样,巨大的碗,风侵袭时,仿佛火车经过隧道,无法避免的呼呼声,映入耳帘~等到风跑不动了,便把脚步撤回,偷摸着离开陆地,又回到来时路。
这或许是在如此辽阔山河中的具象化体现。对我们渺小的个体来说,我们无法像风一般自由,略过天空的云,抚过山脉,甚至轻轻吹拂起大海的涟漪。但纵使它是自由的,而我们也会是自由的。我们生活于这个世间,比大多数人或事物都要自由的多:比起牢笼中的狮子我们要更自由,比起无法离开水的鲸鱼我们要更自由。相比之下,自由的我们,能够选择躲在屋檐下,避避风雨,观望着这世间。风呼啸,吹动了树梢,化身一名演奏家,指挥着世间的协奏曲:它能让风吹动风铃,丁丁铃铃,是生活的声音;也让风翻动课堂桌上的书本,淅淅沥沥,是希望的声音;也可以是吹动少年的衣襟,呼呼哗哗,是心动的声音。我们被风簇拥着,侥幸拥有了无数个享受的时刻,我乐意将思绪和风交换,愿意同风讲述我的故事,因为它会明白我,能够在我有所忧虑的时候吹动我的头发,告诉我不必担心;会在我担心我的秘密是否会被第二个人知道的时候,吹散我的话,就不会有其他人读明白我的心了。而当下,是我和风的故事,也是我一个人的情绪舞台。
直到后来的某个夜晚,路灯闪了又闪,飘忽不定,路边的樟树被风压弯了腰,便敲了敲它,它又重新亮了起来,我感受到我的心如此平静,想到白天故事令我感到焦躁,相比之下,那并不是那么重要了。我调转我的步伐,回家开了我的小电动,在街头小巷转圈,试图偷窥家家户户的幸福。车前挂了一个小风车,车开动着,它便转的越快,如我一样的兴奋,路过的每一户人家我能够看到:有的在为小孩子缝制衣服,风替我打了招呼,轻轻吹动母亲的发丝;有的在为年长的老太太祝寿,它是调皮的,不小心吹灭了人家的蜡烛,羞涩的离开了,不,离开前,它还偷偷顺走了邻居家的晚餐,香气扑鼻的时刻满满都是生活的味道……我不断的窥视人们的幸福,让我也感受到幸福,这便是双倍的快乐,那些马不停蹄的生活脚步里,充满了所有人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想到这里,我的小风车转的更快了。
所以我喜爱风,这世界里因为有风,能让我们感受到许多不一样的事物:大到我们可以乘船漂洋、跨国际远航,小到闷热的天我们或多或少感受到一点凉爽,所有你的我的他的故事里的风,让故事变得,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充满了无数特别幸福时刻的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