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传承经典,博采众长

史纪教授勤于临床,善于总结,从医50余载,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郑颉云教授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中采用固护肺脾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柔肝平肝法治疗小儿痉挛性咳嗽、清热祛湿助运法治疗小儿各类发热性疾病、清泻解毒和胃法治疗小儿泄泻、健脾和胃消滞法治疗小儿食积等,取得了突出的疗效。

史纪教授的学术思想是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为理论来源,继承了钱乙、张子和、李东垣、万全等医学大家学术思想,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吸取了郑颉云教授的学术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史纪教授的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其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咳嗽的临床诊疗思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灵枢·本脏》云“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坚则不病咳上气”,皆是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描述。史纪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深入研究《黄帝内经》,非常尊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运用“肺病治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独到见解。史纪教授非常崇尚《伤寒杂病论》,年轻时即熟读、背诵经典条文,临证时善用经方,随师侍诊时相关经典条文常脱口而出。

经过50余年的临证实践,史纪教授学术思想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下承于钱乙、张子和、李东垣、万全之说,师于郑颉云教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提出“六经辨证”治疗小儿咳嗽、“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从“脾常不足”论治小儿迁延性腹泻、从“肝常有余”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等新的诊疗思路与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史纪教授一生淡泊名利,执着中医事业,勤奋上进,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不辞辛劳,在中医学这片热土上拼搏耕耘。教好带好学生,培养合格的优秀中医接班人;治好患儿的病痛,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是他最大的快乐。今年已经77岁的史纪教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坚持门诊应诊及病房等工作,为中医儿科的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