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笙从不是个恶人,却也没多少人相信他真是个好人。
俞笙发小好言相劝,娱圈不需要好人,花那么大代价和人相处,真的值得吗?口蜜腹剑,阿谀我诈,才符合娱圈人性。
俞笙为人并不差,也从未因为老赖、出轨、睡粉之类的丑事登上社会新闻,却也挨了不少骂。
大学时,他就在剧组打酱油,当群演、替身……不起眼甚至出丑的事做了不少,终于小有名气,连续在好几部大女主剧里当上了名义上的男主角,虽然戏份和男二女二差不多,但已经成了别人眼里走后门上位的“赘婿”和“资源咖”。
虽然傍不上太好的资源,多年在小成本里打滚,好在演技生动,又无缝进组,近年来的收入比上虽不足,比下却有余,开始频繁请客。
有人说他强装大方,爱装x,把请客当高情商,对合作的几乎所有人都很舍得,无论是进组、杀青,还是上新、采访,动不动就花几万,不知是炫富还是打造人设,买奶茶、烧烤都是几百份起步,生怕遗漏任何一人。
然而,娱圈惯于拜高踩低,如果你足够红,哪怕只是和周围人正常相处,众人不会吝啬夸赞。但如果你不够红,后台也不够硬,即使与人为善,也显得别有用心。
不少人提起他,像个卑微的笑话——“讨好型人格”、“内核不稳”、“好人病”、”圣母”。
更有记者公然嫌弃他的那几百杯奶茶不是自己爱喝的牌子,没有自己爱喝的口味……
费力不讨好,大概就是如此吧。
其他流量明星粉丝嘲讽他是二番挂件,一生只配给人提鞋做配。粉丝忿忿不平,眼看就要大吵一顿,他却冒出来劝架,“不要为我吵架,追星本来是为了开心。”
营销号挑事,用片场花絮视频批评他的搭档,“流量就是演技不行、人品堪忧,只有看脸的粉丝闭眼吹”,他又空降评论区,“只是截图,怎么能看出演技呢?”
如此以德报怨,格外显得别有用心。“端水渣男”、“虚伪伪善”、“来者不拒”、“中央空调”的嘲笑从未停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俞笙向来是个不合群的奇葩——不烟、不酒、不约、不出轨,也极少炒作,私生活是圈内少见的自律。对粉丝几乎有求必应,频繁营业,经常翻牌,从不摆谱。
不过,鲜少有人信他有多干净,只当是他舍得花钱善后,又豁得出去跪舔罢了。
“这是多想红?把媚粉求红都写脸上了。”
“请客能花几千啊?还赚个热搜,不亏。”
“真不愧是xx地方的人,真精,什么都算计好了,演得自己都信了。”
永远不缺人把阴谋论当清醒。
善行和善心,到底哪个才是真善?只要结果是好的,内心想法是否完美无瑕、大公无私,有那么重要吗?
叶灵期深叹了口气,人无完人,没有原则问题已经很好了,有点私心又如何呢?即使是收买人心,又如何呢?总比花钱给竞争对手下黑稿来得好。
越是不屑下黑手的人,越是会更快领会那些手段的厉害。
几年前,俞笙凭借一部低成本的小古装剧大爆,引得剧粉交口称赞,“演技和台词都是同期生里数一数二的,怎么还不火啊?”“我不管,以后你的剧我都会看的。”“和女主也太配了吧,你们没一腿,我就没有腿!“
一时间,杂志大刊封面、综艺、影视邀约纷至沓来,眼看着要大爆。
然而,人红是非多。
一次采访,他提到了女主,言辞间却有避嫌拆CP的迹象,被抓住了把柄,视频掐头去尾、扭曲话中原意后,断章取义的黑热搜密密麻麻——“忘本”、“过河拆桥”、“为嫂子拆CP”、“俞笙不值得”。
在职业黑粉的引导下,俞笙发条营业微博,评论区竟有数十万条脏话和诅咒。“你怎么不死在剧里?”“你果然不是他。”“滚!”“别顶着你那丑脸出来恶心人。””你不配。”
不知是谁牵头组织,微博上一夜之间出现上百个黑词条,铺天盖地的网暴攻击,让他陷入了焦虑,几近抑郁。
他曾力排众议支持过的合作方,不敢为他说话。而各家流量背后的公司更是趁机踩着他营销,拉踩他、为自己引流。俞笙曾备受看好的事业,也一度陷入低谷。
他签约的公司主攻影视化投资,不舍得放过旗下艺人的热度,却也无心花钱维护他,倒是趁着还有话题度,来者不拒地给他接通告。
于是,俞笙几乎全年无休、无缝进组,轮到他演的角色也全是别家演员临时拒绝后,公司派他去救场。
一个潜力新星就这样沦为给资本赚快钱的工具人。
到了新冠时期,他的收入断崖下跌,算着明年的开支,开始发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名利场能颠倒黑白到何种程度,属实是骇人听闻。
每次有更不堪的丑事发生,总会有些无关痛痒的事被拉出来挡枪,为更大的丑事转移视线。而那些事,可大可小,可真可假。
看着肖禾殷切的目光,叶灵期挤出一个苦笑,“不提也罢。名利场,斗兽场,一如既往……龌龊兽性,没几个正常人。面对的诱惑大,从业门槛又低,一个比一个没下限。”
肖禾眼神一软,拍了拍叶期灵的肩,“别太累。你需要什么,就跟我说。要是哪天不想做这行了,我也支持你。”
叶灵期目光一软,叶菱啊叶菱,你何德何能有这样的朋友?
“噔!系统警告,在完成前世目标之前,不可随意更换人物职业,否则将直接判定为人物死亡。”
我的好姐姐,你支持,系统不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