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看山还是山

  • 家父蓝玉
  • w三纪
  • 4053字
  • 2024-10-21 00:13:00

这个除夕夜,很红。

红的鲜艳,红的可怕。

因为,要流血。

锦衣卫们,于月前便出发了。

不少与胡惟庸有关的官员,变成了今年除夕夜的颜料。

因路程和地域缘故。

有的锦衣卫,早就到了。

而有的,却依旧还在路上。

终于。

在除夕夜之前,他们全部就位。

不少官员正陪家人吃着年夜饭呢,便被突然闯进来的锦衣卫给带走了。

这群官员皆被押入当地牢狱,等候着朱元璋的处理。

大过年的,锦衣卫出来办案,心中怨气十足。

而这些怨气,他们也不敢对朱元璋发。

所以,就只能对这群官员们下手了。

但凡涉事官员们,有一个算一个,皆成为了锦衣卫们除夕夜的‘礼物’。

这件事情,朱元璋并没有交给毛骧去办。

而是由锦衣卫指挥同知蒋瓛,全权负责。

至于毛骧?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

……

相府。

胡惟庸正在家中喝着小酒,吃着小菜,还哼着小曲。

过年了,他的心情不错。

就在这时。

一封加急信件的送达。

胡惟庸打开信封后,整个人都呆滞在原地。

他感觉全身无力,甚至连手中那张信纸都捏不住了。

信纸自他手中脱落,缓缓落地。

“爹,怎么了?”

长子开口询问。

胡惟庸没有说话,捡起地上的信纸,朝书房走去。

等走到书房之后,胡惟庸仿佛用尽了全身的气力,瘫坐在太师椅上。

“上位啊,你是怎么敢的啊?”

动手了。

朱元璋竟然对他动手了。

而且……

一动手,便动了这么多人!

胡惟庸知道,此事还未结束。

眼下被抓的那些人,只不过刚开始罢了。

与此同时。

李善长这边,也得到了消息。

在得到消息时,李善长满脸的不可置信。

但眼前血淋淋的事实,却又容不得他不去相信。

“我真是……糊涂啊!”

李善长这才知道。

朱元璋,已非昔日的朱元璋。

他现在,可是皇帝!

就如同刘邦一般,在成为皇帝之后,什么都会变的。

李善长在心中重新对朱元璋定位,然后开始推断后者的下一步行动。

突然……

他脸色一变,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胡惟庸,怕是保不住了。

……

蓝府。

因除夕的缘故,蓝慎行来到了这里,跟蓝玉以及蓝春、蓝斌、蓝谨言吃年夜饭。

“慎行,你确定不随我去灭了那群北元余孽?”

对于蓝玉而言,他还是希望蓝慎行从军的。

而且,他也有信心,可以在战场上把蓝慎行保护好。

“不去。”

蓝慎行毫不犹豫的摇头。

西蕃那边说是叛乱,但这只是朱元璋的说法。

真实情况是,那边还没打下来,还有不少的北元残留。

“大好男儿不去沙场厮杀,痛饮敌血,留在应天算什么?”

蓝玉可能因为喝了些酒的缘故,此时很是不悦。

大过年的,蓝慎行也懒得怼他,笑着说道:“总得有人给您保障后勤吧?若是后勤出了问题,您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语落。

牧氏等人脸色齐变。

他们,可没人敢这么跟蓝玉说话。

“后勤有中书省,还用得着你?”

蓝玉倒也没生气。

一是因为蓝慎行自幼便这么跟他说话。

二是因为,他对这个长子,是很看重的。

蓝慎行笑了笑,给蓝谨言夹了一根鹅腿,“长身体呢,多吃些。”

中书省?

怕是不到开春,就得没。

蓝玉目光看向蓝谨言碗里的鹅腿,笑骂道:“你个臭小子,对你妹妹比对你爹都好。”

蓝慎行刚想回话,一名府兵快步走来,单膝跪地。

“何事?”

蓝玉皱眉,“大过年的,老子想好好吃个年夜饭都吃不消停。”

府兵未言,而是将手中密信递给蓝玉。

蓝玉打开看了一眼,眉头紧皱。

随后,他面色严肃的将书信递给蓝慎行。

蓝慎行接过。

这上面写的内容,大体与李善长收到的消息一致,只不过却多了一句:一是说了胡惟庸之事,二是提醒蓝玉收敛一些。

蓝玉挥手,示意在座的除了蓝慎行之外,其余人退下。

待众人离开。

蓝玉望向府兵,问道:“谁送来的?”

“韩国公。”

府兵如实回答。

“下去吧。”

蓝玉挥手。

虽说蓝玉现在依旧是从三品,但自接手常遇春人脉后,在应天府已经有一席之地了。

哪怕是李善长,也不能无视蓝玉。

但同样的,蓝玉也开始有些飘了。

“胡惟庸……”

蓝玉皱着眉头,轻声道:“若是他出事,那岂不是说……中书左丞也得换人?”

“……”

蓝慎行低头,很是无语。

果然。

蓝玉的政治点,都加到军事上去了。

这时候,是左丞换人这么简单的问题吗?

眼下别说左丞了,就连中书省都得消失。

难道你就看不出,老朱的那点小心思?

毫无疑问。

李善长肯定看出来了。

甚至,就算徐达都能看得出来。

但蓝玉,确实没看出来。

这时。

东宫的一名太监来到了蓝府。

他快步走到蓝慎行身前,轻声道:“太子殿下请您一同跨年。”

“好。”

蓝慎行点头。

太监走到府门外等候着。

“这段时间会流很多血,您也多收敛些。”

蓝慎行看向蓝玉。

“我知道。”

蓝玉点头。

蓝慎行起身,大步走向府外。

蓝玉轻声嘀咕道:“早知道,就不巴结胡惟庸了……”

“……”

蓝慎行闻言,颇为无奈的摇头一笑。

……

东宫。

议事殿。

朱标在看到蓝慎行后,示意后者入座,然后直入主题道:“胡惟庸用不了几日便会被处置,而中书省也会被父皇撤销,你如何看待此事?”

皇室,是没有除夕夜的。

蓝慎行入座,轻声道:“取消宰相制,巩固皇权是好事,虽说也有弊端,但利大于弊。”

“父皇准备给他,安个谋反的罪名。”

朱标语气复杂。

虽说他也赞同取消宰相制,但不得不承认,胡惟庸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蓝慎行沉默。

说实话。

胡惟庸虽然贪权,但谋反?

还是不至于的。

胡惟庸的目标很简单:位极人臣,在史书上留个好相名,再为后世谋个世袭富贵。

而朱元璋之所以给他扣上谋反的帽子。

是因为只有这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才能更好的废除宰相制以及中书省。

毕竟,传承千年的制度,不光官员认同,百姓们也认同。

可不是那么容易废除的。

而谋反,却可以向全天下昭告,这个制度的弊端!

“哎……”

朱标发出轻叹,起身走到窗前。

夜空中,烟花已炸响。

过年了。

然而,对于朱标来说,他却未能感受到一丝的年味。

只有……

即将弥漫应天的血腥味。

……

大年初一。

天还没亮呢,各家各户便开始拜年了。

而官员们,则需要前往宫中向朱元璋拜年。

这一天,绝对是普通人家一年中最为期待的一天。

因为……

可以吃饺子。

饺子对于权贵来说或许算不上好东西。

但对于普通百姓,那可是省吃俭用一年,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因习俗缘故。

蓝慎行以及朱标他们一大早吃的也是饺子。

不过,他们吃的饺子,可比普通人家好太多了。

什么牛肉馅的,羊肉馅的,饺子种类数不胜数,却唯独没有猪肉馅的。

因为明朝的猪还都是黑猪,非但难以养活,肉还难吃。

稍微有些权势的,都不会去吃猪肉。

相比起猪肉,牛肉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上的。

病死的牛,老死的牛,是可以吃的。

但这种牛肉口感极差,味道也不好。

活牛现宰,味道好,肉感好。

但就算是皇室,也得需要过节祭祀时,才能吃得上。

毕竟这是明初,统治者是朱元璋。

这种情况在朱元璋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依旧规定不得随意杀牛、百姓不得以牛祭祀,但却多了很多吃牛肉的人。

总的来说就是,对这方面的管理没之前那么严格了。

不过现在,却无人敢犯。

当然。

那些天高皇帝远,鸟不拉屎的地方,肯定还是有人敢做的。

但在应天府。

就算是李善长等人想吃明面上的活牛肉,也得靠朱元璋过节祭祀之后,赏赐给他们,他们才能吃的着。

什么叫明面上的活牛肉?

就是正大光明宰杀的那种。

而暗面上的,则是那种偷偷摸摸,以健康的活牛充当病牛、老死牛,然后进行宰杀的那种。

众人吃饺子时。

常氏看向蓝慎行,“祭祀过后,还有一批牛肉会送到这里,你给舅舅送些过去。”

东宫,能分到不少的牛肉,而且还都是好部位的肉。

“好。”

蓝慎行点头。

因为对于蓝谨言,他还是很上心的。

吃完饺子。

朱标和常氏、吕氏、朱雄英他们去宫中给朱元璋拜年了。

而蓝慎行则带着牛肉去了蓝府。

路上。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

孩童们都兴高采烈的欢呼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不过对于蓝慎行来说……

这年,却没什么年味。

他曾以为只有后世的年没年味,古时的年肯定有年味的。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

年味并不是时代能够改变的。

改变它的,是年龄。

……

大年初一刚过。

街道上便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影。

这群人迅速穿过一片祥和,挂满灯笼的街道,悄无声息的来到了相府外。

毛骧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

“嘭嘭嘭……”

他站于府门前,以刀轻敲地面,敲了三声。

‘吱’的一声轻响,门开了。

开门的是胡惟庸府中的一名仆人,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监视相府的锦衣卫。

方才敲三下,便是开门暗号。

府门打开。

锦衣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冲入府中。

堂堂大明相府。

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便彻底沦陷了。

不过。

毛骧在书房寻到了胡惟庸。

进来时,他发现胡惟庸坐在太师椅上。

后者神色坦然,对于眼前一幕并未感到意外。

但他的眼神中,却依旧可以看到对权势的不舍。

“来了?”

胡惟庸望向毛骧,举起酒杯,将杯中酒饮尽。

他开松手指,酒杯落地。

‘啪’的一声,碎片四溅。

“本相,等你好久了。”

胡惟庸绝非贪生之辈。

“请吧。”

毛骧手掌握住刀柄,面色冷峻,如同一只没有感情的凶兽。

“上位……”

胡惟庸抬头,问道:“就没有什么要对本相说的吗?”

“你太高看自己了。”

毛骧声音平淡,却又充满了肃杀之气。

“上位说的?”

胡惟庸问。

“我说的。”

毛骧开口,道:“你,还不配让陛下开口,陛下给你最后的仁慈便是……让你过完这个年。”

“哈哈哈……”

胡惟庸笑了。

他笑的很凄凉。

对于他来说,死并不可怕。

哪怕是锦衣卫的酷刑以及凌迟,他都不在乎。

他曾以为,朱元璋是自己的伯乐。

是最懂自己的那个人。

他曾幻想着,自己是管仲,朱元璋是齐桓公。

但如今看来……

臆想终归只是臆想。

他的所有想法,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深吸了一口气。

胡惟庸缓缓起身,从容迈步,走向屋外。

与此同时。

不少跟胡惟庸有关系的官员也被逮捕,胡惟庸的亲朋更是无一漏网。

此次行动,锦衣卫是秘密进行的。

哪怕朱标和蓝慎行,也不知道朱元璋会在今夜行动。

应天府被抓捕的所有官员,除胡惟庸之外,皆被关进了昭狱。

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不少官员再加上胡惟庸的九族,足足将近数万人!

这群人,将整个应天府的牢狱,都给占满了!

胡惟庸再次看了一眼相府。

脑中闪过昔日与朱元璋的种种过往,他又笑了。

比起先前凄凉的笑,这次他笑的很从容。

毛骧站在那里,并未催促。

半炷香后。

胡惟庸从容的笑容消失,凄凉再次浮现在他的眼神中。

毛骧依旧冷眼相视。

“由我为始,宰相制终,我胡惟庸,此生也算值了!”

胡惟庸大笑。

笑着笑着,几滴眼泪自他眼角滑落。

凄凉的笑声,很快被鞭炮的喜庆声淹没。

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还是山。

短短半炷香的时间,他仿佛看透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