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不同意见

秋闱准时开始。

无论是参加秋闱的学子,还是那些负责组织秋闱的官员,每个人都陷入到了紧张忙碌的氛围当中。

如以往每一次的科举那般,秋闱一共需要考三天。

然后就是考官批阅,发布会元名单,进行殿试。

王林在考前特地查阅了此次秋闱的考题,并且亲自出了两道题,加入到此次秋闱当中。

希望考生中有人能给出满意的回答,不要让他失望!

紧张的秋闱,其实度过得飞快。

转眼间,就到了殿试这一天!

阳光透过宫殿的雕花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王林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审视着台下的一众学子。

这些年轻的面孔中,或许就隐藏着未来华国的栋梁之才。

王林的目光率先落到了卢阳身上。

所有考生中,卢阳是他最熟悉的人!

毕竟此前就见过,还因为汪毅之的事,有过交集。

卢阳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与坚毅,下笔如有神,快速答着题目。

这样的表现,让王林还算是满意。

目光继续徘徊,很快,另外一道身影进入了王林的视线。

那人看着更加文弱,但那双眼睛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思想。

不过对比卢阳这种北方汉子,大多数考生其实都是文弱书生那一挂的!

最主要的是,此子答题过程中,嘴角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

让王林十分好奇,到底有着怎样的自信,才能如此从容不迫,答题的时候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没看到旁边的考生们,一个个都开始抓耳挠腮了吗?

考试结束后。

王林还专门查看了两人的答卷。

“冯墨?”

这个姓氏,听着就让人不怎么喜欢!

毕竟王林的老熟人,就有一家姓冯的。

不过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王林的目光落到试卷上,认真查看一番后,微微点头。

“还不错!”

“陛下,这些试卷……”

郑章小心试探着问道。

“拿去批阅吧!”

王林点头。

批阅试卷可不是他的活儿,等礼部将所有试卷批阅一番后,其中最好的几份试卷自然会被送到他的面前来。

几日后。

郑章带着前十名的试卷送到王林面前。

与其一同前来的,还有负责参与科举阅卷的庞惑。

两人过来的时候,似乎还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让王林十分疑惑:“两位爱卿这是怎么了?”

“陛下,秋闱所有试卷已经批改完毕,臣已将其中优秀的试卷选了出来,请您查阅。”

郑章先是汇报了一下工作成功。

这才回答王林的问题:“臣在阅卷过程中,与庞大人有些意见方面的冲突。有一份试卷,臣觉得不妥,但庞大人却觉得可圈可点,应该呈给陛下。”

王林闻言,心中了然。

科举的卷子,其实很多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需要通过阅卷人对于答题者的回答,进行一个评价。

有些人哪怕写的天花乱坠,但没有戳中阅卷人的点,依旧会被不留情的淘汰。

而有些哪怕是夸夸其谈,刚好能戳中阅卷人心中的点,或许就能一飞冲天。

意见相左?

太正常了!

“呈上来,让朕看看。”

王林淡定的说道。

立即有侍卫将试卷呈到了王林面前。

最上面的一份试卷,字迹工整,文采不菲,的确算是一份上好的答卷。

一份又一份,王林看了下去。

郑章和庞惑二人也安静等候,不敢多言。

足足过去一个多时辰,王林终于将所有试卷看了一遍,抬头,扫了两人一眼。

随手撕开封住名字的区域。

“卢阳?”

看到第一个名字的时候,王林有些意外。

没想到第一份试卷,竟然就是老熟人的名字!

“咦?”

郑章听说这个名字,偷偷往那边探头,大概看清楚试卷的字迹,随机露出了笑容:“陛下,这卢阳的表现着实令人赞叹,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尤其是对时局的理解,更是超乎常人。”

庞惑也很欣慰。

毕竟卢阳的志向可是要加入御史台!

未来可就是他的手下!

他手底下的人,优秀,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王林闻言,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满意。

这么看来,帮卢阳一把倒也不算白帮。

这小子能力是有的,未来好好磨炼几年,应该能成为朝中新秀。

若是加以培养,可堪一用。

王林又拿起一份试卷,递给郑章:“这冯墨的卷子,朕觉得不错,郑爱卿以为呢?”

“冯墨?”

郑章有些茫然。

不过在看清楚卷子内容后,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陛下,这冯墨的想法比较超前,有些地方甚至让人难以理解,臣以为……”

他对那些过于标新立异、不符合规矩的答案向来不太感冒。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需要的是踏实肯干、循规蹈矩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喜欢剑走偏锋的激进分子!

最重要的是,郑章就是这种老实人。

所以下意识觉得,能当官,能为朝廷发光发热的,都应该是像他一样的老实人!

这种想法,倒也不能说有问题。

只是,略显狭隘。

“陛下,恕臣直言,冯墨的回答虽然角度刁钻,但却有自己的见解,绝非哗众取宠之辈。”

庞惑站了出来,据理力争道。

这便是两人争端的缘由。

因为冯墨!

之前在阅卷的时候,郑章其实是准备将冯墨的卷子不通过,往后排的。

如果按照郑章的想法,像是冯墨的卷子,根本不可能被呈到陛下面前!

但庞惑显然与他的见解不同。

甚至十分赞赏这个冯墨的答题思路和思想。

两人甚至因此吵了一架,最后郑章嘴皮子实在不是庞惑的对手,这才不得不将冯墨的卷子也呈上来。

一切,由陛下定夺。

“陛下,臣仔细阅读了他的答卷,发现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虽然与众不同,但却直指要害,且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这样的人才,若能加以引导,必将成为陛下治国理政的得力助手。”

庞惑认真地说道。

冯墨的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有一道题,问的是若朝廷与西域开战,要如何确保边疆百姓不受侵害?

大多数考生都是从避战角度出发。

不打仗,就不死人!

或者用更和缓的方式,比如说和谈,威慑等等。

而冯墨是怎么回答的呢?

到西域去打,祸害西域的百姓,自然就能确保华国边疆的百姓不受侵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