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报纸为之百姓

王林颇有深意的看了钱墨一眼,随即缓缓点头:“你说的倒也不错,土地的事情,在建国之初,朕已经安排人手去重新丈量了土地。”

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这几乎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土地重新丈量,重新分配。

大部分封建国家之所以无法维系,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

百姓们每日辛苦耕种,但他们耕种的土地却并不属于自己。

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成为了世家、乡绅的佃农,辛苦耕种的收获却不足以养活全家。

为了生存,只能卖儿卖女,委曲求全。

即使如此,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依旧十之八九。

大世家、豪门望族和大地主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

或者说,他们见识了更高地位的人,拥有更好的生活。

本能的想要追求更好。

而没有一个改换门庭的途径,就只能通过不断压榨底层劳动力,换取自己越发优越的生活。

作为被压榨的对象,底层的百姓只有苦和更苦。

没有其他选择。

华国建立后,将那些被士族霸占的土地,重新归还到了百姓的手中。

也让一部分以前生活都十分困难的百姓,拥有了重新生活的能力。

有土地,就意味着能有收获。

只要能缓过最初比较艰难的一两年,之后的日子只要别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会越来越好。

“华国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分配给百姓。不过若是以后打下了周边国家,倒是可以让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前往新家园,开辟属于自己的土地。”

王林淡淡的说道。

虽说这件事八字还没有一撇,但其实已经被他记在了小本本上。

对于华国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

如果拥有足够的土地,以华国百姓的勤劳程度,绝对不会出现缺乏粮食的情况。

严格意义上讲,大乾其实本质上也不缺粮食。

只是大部分的粮食都掌握在世家、望族的手中,而百姓手中的粮食甚至不足以养活一家人。

这个真相,王林却是不能告知普通百姓。

“陛下倒是有野心。”

钱墨有些无奈。

虽然早就知道了陛下的野望,可直到今日,他还以为陛下应该已经放弃了这个打算呢!

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可不希望这话成为一句虚言!”

王林淡淡道。

尽管这句话的出现,多少有一点古人的愚昧存在。

天下之大,远非古人所理解的那般。

因为没有能力见识更远的世界,所以本能将自己所能见识到的区域,当成了整个世界。

觉得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属于皇帝,属于皇权的。

但,作为异界来客,王林很清楚这世界远不止华国一个国家。

光是陆地上目前存在的国家,越过西域,还有一个庞大的王朝。

海外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国家,那些国家目前的科技水平,暂时有多高,王林不清楚。

若是想要征服他们,将那些海外诸国,也纳入华国的版图。

现在绝对是最佳时机!

王林不确定,再给海外国家更多发展的机会,对方会不会来一个科技大爆炸,直接反超华国。

“陛下,现在可不是说这事儿的时候。您刚刚不是还在说关于报纸和广告的事情吗?”

钱墨果断换了个话题。

他可是知道,陛下对于征讨海外,一直都充满了野心。

目前只是苦于条件不允许。

但凡拥有了可以远征的大船,以及足够支持远征的粮草和人手,陛下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但是一想到那个局面可能要花费的银两,就足够让钱墨感觉到肉疼!

果然,管钱的人才知道花钱有多痛苦。

“好吧,朕就暂时不提这个话题了。咱们接着说广告的事!”

王林点点头,他也不为难钱墨。

钱墨的性格,他也算是了解。

别提钱,其他都好说!

“朕想着,或许可以在报纸当中,添加一些指导农人耕种的方式方法。找一些擅长耕种的人,将其能够增产的方法汇总起来,写进报纸中。

你觉得此举可能奏效?”

王林说完,看向钱墨。

钱墨有些迟疑:“陛下,臣也不清楚。主要是有一个问题,臣不能确定。”

“什么问题?”

王林不解。

“陛下觉得普通的百姓,是否有足够的银钱来购买报纸?”

钱墨问道。

王林想了想:“如果咱们的报纸定价足够低廉,应该还是有百姓愿意购买的。而且一个村子若是愿意凑钱买上一份报纸,相互传阅,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简单来说,他就没指望挣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百姓的钱。

一群过年都未必能吃上一顿肉的底层百姓,指望他们愿意花钱订报纸。

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

“就算是这样的话,陛下觉得一个村子里能识字,能读得懂报纸的人又能有多少?”

钱墨继续问道。

这倒是个关键问题!

哪怕报纸本身也有教导人识字的版块。

但是想要通过报纸,让人真正意义上的识字,能够连贯顺畅地阅读完一份报纸。

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一个村子没有人识字呢?

他们是否还愿意花钱买报纸?

买了报纸之后又能否读懂报纸中的内容?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如这样,朕安排当地官府派人到各个村里,为他们宣读报纸中的内容?”

王林提出了自己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

也算是给地方官员一个获得政绩的机会。

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报纸中的内容,您到当地的百姓改良耕种方式,致使百姓种植增产。

自然也算是当地官员的一份功绩!

钱墨对此却并不看好。

“陛下,您也别怪臣说话难听。地方官员想要功绩不假,但他们应该也不愿意付出如此辛劳,做一件不一定有效果的事。”

钱墨无奈的摇头。

以前怎么没发现陛下竟然如此异想天开呢?

虽说想法是好的,可人心难测。

做同样的工作,拿同样的酬劳,就算辛苦一些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可是拿着相同的酬劳,需要付出10倍的努力,这时候就会有人犹豫、迟疑、不愿接受了!

“朕不会强制要求官员如何做,若是有人能够发觉这其中的奥秘,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实践,自然也能得到朕的加赏。”

王林摇头。

他相信总有那么几个官员,是愿意真心为老百姓着想,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断付出的!

哪怕没有利益,这种人也会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