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不宜风头过剩

如今正值六月。

夏日的炎热即使是在清晨,也带不来一丝凉爽的风。

王林是被身上的重物压着,感觉睡得不甚舒服才醒来的。

苏醒时看着已经将他当成抱抱熊一般,死死缠在他身上的织兰,王林的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就在昨晚,他与织兰正式突破了那层桎梏。

从今天开始,织兰便是这个家中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了!

想到昨晚折腾的不轻,织兰又是初为人妇,这会儿应当是累坏了。

王林也就没有唤她起床,轻手轻脚的下床后,开始简单收拾熟悉一番,便去了衙门。

早食也是在路过的摊子上,买了两个烧饼,随便填填肚子。

等到衙门的时候,王林还在想着事。

直到被一只蒲扇大的手在肩膀上狠狠拍了一下,才让他从自己的思绪中脱离出来。

回过头,便看小飞正笑嘻嘻的看着他。

身后还站着张军。

显然这叔侄俩应该是一同过来的。

“想什么呢?刚刚过来的时候就看你一直有些出神,得亏咱们县里马车不多,否则肯定要出事的!”

小飞笑嘻嘻的调侃道。

王林恢复了自由身,这些天压在他们肩膀上的重担也算是彻底消失。

现在几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自然也免不了调侃,毕竟都还是爱玩闹的年纪。

“在想正经事。”

王林满脸严肃的说完,看向身后的张军。

“张捕头,有件事,我想向您打听一下,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张军闻言,有些疑惑:“什么事,你尽管说便是。咱们之间,无需如此客气。”

“嗐,也不是什么是大事。”

王林突然有些害羞。

见状,张军似乎是猜到了什么,瞪了小飞一眼:“你先去点卯,我和志远随后便到。”

“叔,啥事啊!我难道不能听吗?”

小飞有些不甘心。

都是兄弟,凭啥王林的事儿,他不能知道?

“赶紧去,不然信不信我踹你?”

张军脸色一板。

别看他平日最宠溺这个侄子,可一旦发火,小飞也的确最怕张军。

毕竟他从小就跟随张军学习,能有今天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张军一手培养。

“我走,我走还不行吗?”

小飞噘着嘴,走的时候还不忘嘟嘟囔囔“小事还不能告诉我,真小气。”

见状,张军很是无奈。

“志远,你别见怪,小飞那孩子就是好奇心比较重,没什么坏心思。”

“这我自然清楚,张捕头无需担心。小飞这样的性子,反倒是单纯直率,我很喜欢。”

王林笑着摇摇头。

与这种单纯的人相处起来,不需要有那么多心眼子,自然是更愉快的。

总好过与冯有财、林东那些表面一套,被第一套的人相处要轻松的多吧?

“你刚刚想问我的事,应该是关于你和织兰的事儿吧?”

张军笑着问道。

“张捕头怎知我想说的是这事?”

王林有些诧异。

他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

“哈哈,这有什么难猜的?你如今的年纪,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何况你与织兰自幼青梅竹马,走到一起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

张军很是淡定的说道。

如果不是自家那侄子一直每个定性,家中条件又比较一般,也是到了该相看的年纪。

前两年张军倒也帮忙相看了几户人家,只是那些人觉得小飞家里条件一般,不同意,小飞也不愿意将就。

这才一直拖到如今,小飞还没成亲。

不然,张军也不会猜到王林的心思后,就第一时间把小飞支开。

主要是碰触到他的伤心地,让他伤怀罢了!

“张捕头猜的不错,我此番正是想要询问关于成亲的相关流程。我与织兰的情况您相比也略知一二,不知道我需要做什么?”

王林好奇的问道。

此前他倒是有考虑过找个媒婆,按照正礼去走。

可他没有这方面的人脉,就算是想要找媒婆,都不知道去哪找。

张军作为一个生活经验丰富,又是已经成亲生子的人,显然比他更加熟悉。

自然就成为了王林请教的第一人选。

“这个啊,如果是高门大户,那自然是要请媒婆三书六聘,八抬大轿把媳妇娶回家。不过像是咱们这样的小门小户,倒也不需要搞那么多虚的。”

“张捕头的意思是……”

王林傻眼,这和他理解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

不过张军作为一个过来人,想来也不会害他。

“你只需要带着织兰,一起到衙门中报备一声,再在家中宴请宾朋,通知一声,这事儿便算是成了。”

张军笑着解释道。

“就这么随意?”

王林诧异。

虽说他也是个怕麻烦的人,能轻松的解决此事,王林心中也松了口气。

可就是觉得有些对不住织兰。

“这……随意是随意了点,不过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想当初本捕头成婚时,也是如此,你若是觉得不够,倒是也可以请个媒婆,不过当真没那个必要!”

张军一脸认真地说道。

请媒婆的价格也不便宜!

“而且,你如今可是被二老爷惦记的人,此时若是大操大办,难免会让二老爷抓住你的错漏之处。”

“多谢张捕头提点,我省得了。”

王林连忙拱手道谢。

前面的话,自然无法说服他,但最后一句,倒是相当关键。

虽说可能没有给织兰一个完美的婚礼,不过以后他会想办法尽可能的补偿织兰。

而得罪了林东,被林东抓住了他的把柄或者错漏。

可能就没有以后了!

眼下这个节骨眼,他的确不适合做出什么太过显眼的事情。

“你明白就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和我说便是。你家中也没个长辈,本捕头倒是可以勉为其难帮你张罗张罗。家中你婶子也是个热心的人,你若有需要,尽管开口便是。”

“那到时候可能就要麻烦张捕头和张婶子了。”

王林一口答应下来。

这种大事,仅凭他和织兰二人,的确有可能出现错漏之处。

万一搞错了什么重要的事,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还是有个上了年纪的人压阵,还能稳妥一些。

“行,等今儿个我回去就和你婶子说一声。明日,便让她直接去你家,教教织兰。”

“多谢张捕头。”

两人谈妥此事后,便一起进了衙门,宛如刚刚什么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