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户部争端
-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 红薯
- 2196字
- 2025-03-30 20:20:27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
邹康将京城的书院全都跑了一遍,将收集万民书的任务,委托给了四家书院的山长后。
也没有闲着。
直接去了翰林院寻找那些大儒。
一般有学识的大儒,身边的朋友和比较亲近的人,多半也是读书人。
哪怕是姻亲,那也会找文人结亲。
这种人拥有着庞大的关系网,或许也可以成为收集万民书的突破口,帮忙收集到更多的名字,方便到时候呈给陛下。
而像是文修书院方文修这样的山长,在召集了书院的夫子和学生们谈论过此事后,也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毕竟由山长带头,夫子们或许还能有点自己的想法。
学生们几乎全都选择了盲从。
关于朝廷最新设立的律法,他们能了解的内容肯定不如山长多!
连山长都这么说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于是乎,四大书院很快就完成了内部收集万民书的工作,之后,山长们又交代学生和夫子们。
如果有亲近之人,也可让他们将名字写入这万民书当中。
主打一个凑人头!
当然,越有分量的名字,到时候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无论是夫子们,还是学生们,包括山长在内。
书院的所有人第一个想法还是去寻找同为读书人的亲朋好友,以此来为他们的万民书加码。
与此同时。
户部衙门。
当日带着女儿一起去女子书院报名的赵大人,正是这户部的员外郎。
虽说他官职不高,只是区区的七品官。
但人缘还算是不错。
之所以能表现的如此开明,不惜让他的女儿成为第一批女子书院的学生。
除了他本人开明的性格外,也有与那些户部外来的女吏员们相处后,得到的感触。
在过去,赵大人虽说对于女子为官的事情没有那么抵触,但也绝对算不得支持。
主要是大环境就是如此。
女子就是需要在家中,不能出来抛头露面,否则会被人说是不检点。
严重一些,连爹娘都会被怀疑是家风有问题。
有辱斯文!
可是户部出现女吏员之后,赵大人觉得这些女子不仅能力出众,做事认真。
且并没有想象中,受到太多的恶意。
虽然这当中有陛下的出力,为了保护这些女吏员的办公不会受到外界的打扰,为了让她们的名声不会受到损害。
与男子隔开,保持距离等等。
但由此也能看出陛下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
女吏员尚且如此,以后的女官呢?
赵大人自身其实是个天赋、能力都比较有限的人,虽然也有一颗往上爬的心。
可同时,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这辈子就算是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也很难爬到高位。
所以很早的时候,赵大人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
偏偏他儿子也不是读书那块料,如今年纪不小了,却是连今年的童生都没考中!
更别说科举了!
哪怕有赵大人亲自指导,依旧无法改变这个结果。
无奈之下,赵大人只能想到培养自己的女儿了。
刚好,他女儿在读书方面可比儿子有天赋多了,无论是记忆力,还是对新鲜事物的礼节能力,都是全家之最!
以前朝廷不招募女官的情况下,他注意不到女儿的优秀也就罢了。
既然朝廷打算开这道口子,要让更多女子也能有一展才华的机会,女子也能入朝为官。
那为何自家女儿不行?
抱着这样的心态,赵大人将女儿送入了女子书院读书,期待未来女儿也能光耀门楣!
结果这件事,他也没特地宣传。
却还是被同僚张大人知道了!
“赵大人,你可真是咱们户部官员的榜样啊!以这种方式吹捧陛下,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
张大人冷笑着说道。
“本官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赵大人脸一黑。
平日他与这姓张的关系就一般,之所以没用很差来形容,主要是为了确保户部的团结。
他们户部尚书钱大人最讨厌内部斗争。
一旦发现,必然会予以处置。
严重者,被感触户部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哪怕大家私底下是死敌,面子上还要维持过得去的程度,不可能真的撕破脸。
也正是因为这种虚假的和谐,让张大人可以丝毫不在意他的感受,直接骑脸输出!
“装听不懂?赵大人送女儿去女子书院读书的事儿,在咱们户部,可不算是什么秘密!”
张大人冷笑。
真以为他不知道呢?
虽说只是偶然间看到了赵大人送女儿前往女子书院,出于好奇特地跟上去看看。
但既然看到了,这或许可以成为他的突破口。
就像赵大人看张大人十分不顺眼,张大人同样很不喜欢赵大人。
“是有如何?本官如何教导自家女儿,还不需要张大人这个外人来点评吧!”
赵大人脸色难看的说道。
他已经能预感到,因为这件事,户部其他的官员对他都会有所排挤。
毕竟如今整个朝廷的大部分官员,对于女子当官,女子读书的事情还是持有抵触情绪。
从当日带女儿去女子书院的报名情况,也能判断这一点。
“这的确是赵大人的家里事,按理说,本官是不该多嘴的。不过赵大人既然是咱们户部的官员,代表的也是户部的脸面!
你带头送自家女儿去女子书院读书,不就相当于支持女官的事情,到时候百官以为,咱们户部全都是支持者。
本来户部就有一帮女人,整日乌烟瘴气的,如今你又搞出这一套,户部的脸面都要被赵大人给丢尽了!”
张大人很不客气的说道。
没有什么客套,完全都是真情实感。
反正在他看来,女子就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绣花,长大后乖乖找个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才是尽到了一个女人应尽的责任!
当官?
那是男人的事!
赵大人闻言也有些气恼:“说本官给咱们户部丢脸?”
“难道不是吗?”
张大人理直气壮。
“也不知道是谁,一本账簿算了好几遍还能出错,如果不是尚书大人开恩,某些人恐怕早就成为了户部的笑话吧!
还有脸说那些女子,真正把户部搞得乌烟瘴气的人到底是谁?某些人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吧!”
赵大人冷嘲热讽。
他和张大人的恩怨,起因其实也是因为一本账簿。
张大人的计算出错,被赵大人发现,两人因此发生了争论,最后经过了几轮计算,确定出错的人就是张大人!
对此,张大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感恩,反而觉得赵大人就是在故意给他找茬,因此对其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