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人与人的差距
-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 红薯
- 2114字
- 2025-03-22 16:20:28
离开刘记酒楼一段距离后。
六子那气势汹汹的模样顿时一萎。
整个人好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这是咋了?刚刚不是还豪言壮语,说要将咱们的酒卖出一个好价格吗?”
王林笑着调侃。
“嗐,我那不是想着输人不输阵嘛!总不能在刘记酒楼的人面前服软,认输吧!”
六子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心中觉得有些愧疚,如果不是他大包大揽,推荐了刘记酒楼,他们也不会受到这么大的打击。
甚至还被刘长富威胁。
现在,最大的两家酒楼都不可能与王林合作,六子也不知道他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了!
“别灰心,那刘员外以为能拿捏住咱们,就真的能随他的意吗?”
“那肯定不能!”
六子立即摇头。
“这不就得了!刘记不行,咱们去其他酒楼试试呗。其实我昨儿个与百香楼的东家也谈了谈,对方对于咱们的状元红也很感兴趣。不过我想着,与刘员外商谈在先,就没给个准信,现在正好可以去看看。”
王林倒是丝毫不灰心。
毕竟他心中早就有了备选方案,或者说,相比起刘长富,何跃在王林心中才是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从态度上就能看得出,两人的差距。
“原来你早有准备啊!难怪一点都不生气呢!”
六子松了口气,随即又担心起来:“只是,姓刘的敢如此嚣张,会不会提前做了准备?百香楼的东家,会不会也……”
“现在担心这些都是多余,一试便知。走吧,咱们现在就去百香楼。”
“好。”
两人直奔百香楼。
即使没到饭点,百香楼依旧有零星的客人存在。
只能说,何跃很会做人,伙计也调教的很好,对于客人的热情服务并不会因为客人花的钱少就有所怠慢。
让许多人就算不是吃饭的时候,也愿意过来坐坐。
随便叫两个小菜,听伙计说些城里的新鲜事,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王林二人抵达百香楼,立即有伙计热情相迎。
“我想见你们东家一面,就说是昨日与他饮酒之人,我想他应该记得。”
“原来是您啊!里面请,我现在就去叫我们东家。”
伙计显然也是个记性好的,亦或是何跃提前交代了什么。
王林二人得到了热情的招待,直接被请到了二楼雅间。
六子有些傻眼:“王林,你该不会提前和百香楼的东家认识吧?”
“昨儿个认识的。”
“那他怎么对你如此客气?感觉和那姓刘的一比……”
“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刘员外一般。”
王林没有解释太多。
人和人是不同的!
不过,何跃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刘长富而有所改变,这一点王林暂时也无法确定。
需要等会与何跃见面后,试探一番才能知晓。
没等多久,伙计端着茶水过来的时候,何跃也赶到了。
见到王林,何跃表现得十分热情。
“王兄弟,哈哈,能见到你,当真是让我开怀啊!来,先喝杯茶水润润嗓子,其他的事情之后再说。”
“好,那我就不与何兄客气了。”
王林也笑着点头示意。
六子则是彻底傻了眼,还说他俩不是提前认识?
感觉这说话的态度和方式,就像是认识了许久的好友,随意又自然。
反倒是他这个“添头”,在旁边显得有些多余。
“这位是?”
何跃也注意到了六子的存在,笑着询问了一句。
“这是我的好友,马六。何兄,实不相瞒,我这次叨扰,是为了与贵酒楼谈生意而来。”
王林直奔主题。
他向来不喜欢那些弯弯绕,也想看看,何跃的态度。
“哦?王兄弟这是打算将你那状元红卖给我们百香楼喽?”
何跃有些惊喜。
昨天品尝过状元红后,他一晚上都没怎么休息好。
今天早上来到酒楼,更是通知伙计,如果见到王林的话,必须立即请到雅间来好好款待。
也要立即通知他。
目的,自然就是为了这状元红。
“确有此意。”
王林点头:“不过,我这状元红价格有点贵……”
“价格好说,王兄弟你尽管开价便是。只要不是太过离谱,我都能接受,而且状元红如此好酒,若是价格太低,反倒是配不上了!”
何跃很是大气的说道。
这话,让六子心里十分舒坦,暗暗给何跃竖了一个大拇指。
看看,同样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人家何老板的态度,才是真正做生意的态度啊!
“实不相瞒,状元红因为酿制的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与何兄合作,我有两种方式,何兄可以听听看。”
“好,王兄弟尽管说便是。”
何跃立即点头。
“这第一种,就是何兄从我这里买酒,在贵酒楼售卖。不过从我这里拿酒,需要一两银子一斤,何兄也不用与我议价,这个价格已经没什么商谈的余地。”
王林认真地说道。
既然是谈生意,那自然要拿出谈生意的架势来。
讨价还价?
不存在的!
何跃闻言,也在低头思考,这个价格如果采购回来一批酒,酒楼的利润能有几何。
说到底他也是个生意人,性格豪爽是一方面,开酒楼自然也是为了赚钱的。
“不如,王兄弟你说说看你的第二种合作方式?”
何跃抬头,看向王林。
“好,这第二种方式,就是分成的方式。何兄可以直接从我这里拿酒,但状元红的收益需要单独计算,每售出一份状元红,何兄可以拿走两成收益。”
王林道。
这个想法,是从刘记酒楼离开才出现的。
原本按照王林的意思,就是单纯的买卖合作,他们出售酒,而酒楼这边买下后再自己定价格售卖。
但是刘长富的事情给王林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明白,在大乾,没有足够的背景,就没有底气。
如今周同不在,且王林也不打算永远依附周同生活的情况下。
他必须想办法建立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拉拢可以拉拢之人。
让其他人想要动他之前,都得掂量掂量有没有那个本事。
而这人脉如何建立?
有共同的利益,就会天然形成利益共同体。
何跃,就是王林觉得可以建立人脉的一员。
能在钱塘县开酒楼,还将生意做到这么大,没有特色的情况下依旧坚挺,经久不衰。
何尝不是一种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