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科举不理想

钱墨不支持的情况下,工部想要搞发明创造,这笔钱自然不可能走国库的账。

所以这笔钱,是从王林的內帑里面出的。

好在万有商行依旧存在。

虽说吴小虎如今担任鸿胪寺卿,工作重心也都需要转移到鸿胪寺与其他国家打交道。

但万有商行如今已经转移给了当初吴小虎手下的掌柜打理。

且定期需要进行账目的上报以及检查,也需要按时交税。

最重要的是,万有商行不仅可以帮助全国各地的商品达到流通效果。

也可以帮助当地的百姓谋得一份不算辛苦,又能赚钱养家的差事。

同时,还可以充实王林这个皇帝的內帑。

一举多得!

这么多好处,王林着实舍不得割舍啊!

至于与民争利?

抱歉,万有商行的商品种类虽然比较多,但说实话,并不亲民。

所以普通百姓几乎没什么能力在万有商行消费。

自然也只有当地的富商,以及有些家底的乡绅,才能机会去万有商行。

完全不可能构成与底层百姓争利的情况。

至于那些商人赚不到钱?

他们赚不到钱,与王林这个皇帝有什么关系?

在商言商,你的手段不行,那就老实看着。

勤奋一点的多学习学习,说不定也能借鉴一些有效的商业手段,从而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

至于那些本身没多大本事,性格还贪婪,整天就想着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搞垮其他人的家伙。

王林对这种人自然也不会客气!

有钱,自然可以为所欲为!

与此同时。

华国的第一场科举,也在万众瞩目之下,正式开始了。

天才蒙蒙亮,已经有许多学子拿着一个个考篮,等待在考场外准备接受检查,进入考场。

虽说华国的科举对比前朝,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但唯一不变的是,考试依旧需要进行好几日,且考场依旧是那么狭窄闭塞。

不过像是王林所担心的,考生们会不习惯的情况并未发生。

他们不仅没有任何不适,反而是看到熟悉的考场,有种心安的感觉。

这一届科举,变化实在是太大!

太多东西都让他们感受到了陌生。

若是连考场都变得陌生,有些人真的会接受不了的。

好在,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考生就坐后,开始发考题。

看到考题的内容后,一些学子的表情逐渐变得痛苦起来。

眉头紧蹙将考题抄录下来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沮丧。

“这都是什么题啊!和以往的科举没有半点关系,这真的是科举吗?”

有人开始小声嘟囔。

而这样的声音,不止一处。

渐渐地,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小声嘟囔声,甚至差点演变成讨论。

还是负责巡逻的禁军打断了他们的交谈,大声呵斥:“不许交谈,不想考的现在就可以滚蛋了!”

考场纪律可是相当严格的。

无论是否作弊,都不允许有交流。

若被发现,直接清出考场,并且以作弊论处。

以后都将绝了参与科举的道路。

所以尽管很多人觉得不甘心,也只能乖乖闭嘴,不敢再多说一句。

这些学子们原本对科举充满了期待,以为自己的努力会在这场考试中得到回报。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对未来感到迷茫。

但有人不知道这些题到底在考察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自然也有对于本场考试得心应手的考生。

他们从容地阅读着题目,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书写着答案。

……

科举,从出现开始,就一直都是备受瞩目的事儿。

而这一场华国首次科举,自然也是许多人关注的目标。

王林对此事,自然也很重视。

从科举的前期准备,到后续正式开始。

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关注!

科举结束后,消息也如雪花般纷纷传至皇宫。

不过,好消息并不多。

作为本次科举的负责人,郑章更是亲自入宫来找王林汇报本次科举的大概状况。

看他凝重的表情,就不难想象,这次科举的成绩,并不能让人满意。

“臣郑章,参见陛下。”

“免礼,郑爱卿应该是为了科举一事而来吧?”

王林关切的问道。

“正是,陛下,此次科举的成绩着实令人担忧。

众多考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恐怕难以招揽到足够多的优秀官员来弥补如今的职位空缺啊!”

郑章满脸愁容。

按照前朝科举的模式,一般都是在同期的考生当中,取前面多少名入仕。

如此一来,就算是考生有优劣差距。

但名额是固定的,那些成绩稍差一些的考生也有机会当官。

只不过因为成绩差,起步也会比较低,只能从底层做起。

从而满足了一些底层官员空缺的问题。

然而王林想要改变科举制度,最先下手的便是这个成绩问题。

换言之,这一次科举取的不是固定名额,而是有最低成绩的标准。

只有通过了最低分数,才能算是考试合格。

也只有考试合格之人,才能被列为排名的对象。

成绩低于合格线?

对不起,直接不录用。

加上王林要求在本次科举当中加入了大量的算学、律法、时政题。

许多没有相关经验,从未关注过这方面内容的考生,考试的结果那叫一个惨!

或许他们还抱着“我不会,别人可能也不会”的心态。

文章做的足够漂亮。

有几篇文章,连郑章看了都觉得好。

可……

其他题目的分数占比很重。

只做文章,根本无法达到分数要求。

由此导致许多文章写得很好的考生,却无法达到分数要求,不得不被淘汰。

郑章心里很是惋惜啊!

王林皱起眉头,问道:“具体情况如何?”

郑章叹了口气,回答道:“陛下,此次科举的考题相较于前朝有了较大的变化,许多考生未能适应。

从目前的阅卷情况来看,能够达到我们预期标准的考生寥寥无几。

如此下去,我们很难为各个职位选拔到合适的人才。”

这么严重!

王林也很诧异。

他也参与了出题的部分,所有的考题,甚至都亲自阅览过。

按理说,不应该如此难才对!

“那郑爱卿的意思是?”

王林蹙眉问道。

“陛下,是否可以适当的降低录取要求?”

郑章试探着问道。

各地缺官,朝廷也缺大量的底层官员。

那些成绩不合格的,不能当大官,当个小吏总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