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官场风云”

京城,清晨的阳光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然而那璀璨的光芒却无法驱散朝堂上凝重的阴霾。万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殿下噤若寒蝉的群臣。

“朕听闻近来吏部的官员任免出现诸多争议,究竟是何缘由?”皇帝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令人胆寒的威严和压抑不住的不满,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

吏部尚书战战兢兢地出列,躬身说道:“陛下,此次任免乃是依据官员的政绩和资历,臣等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利益,绝无私心啊,陛下。臣等在选拔过程中,对每一位候选官员的过往功绩、品行操守都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不敢有丝毫马虎。”

皇帝冷哼一声,那声音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深思熟虑?为何朕听到的却是怨声载道,民间皆传这其中有猫腻?难道是朕的子民在无中生事,污蔑朝廷?还是你们在其中搞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一旁的御史大夫挺身而出,拱手道:“陛下,臣经过多日明察暗访,发现此次任免中,有人暗中行贿,以谋取高位。其手段卑劣,影响恶劣,若不彻查,难以平民愤,难以正朝纲。陛下,臣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一些本不该得到晋升的官员通过贿赂吏部的某些人,得以平步青云。”

吏部尚书急忙反驳,声音带着几分慌乱:“御史大人,无凭无据,不可妄言!这是对我吏部的污蔑,对臣等的诋毁。大人莫要听信那些谣言蜚语。大人所谓的证据,恐怕是有心人故意捏造,企图陷害我吏部官员。”

御史大夫怒目而视,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尚书大人,你敢说你对此一无所知?那些行贿的证据,难道是凭空捏造?你休想抵赖!我手中的证据详实可靠,绝非子虚乌有。”

皇帝一拍龙椅,震得朝堂上的众人心中一颤:“都别吵了!吏部尚书,你给朕解释清楚。若有半分虚假,朕决不轻饶!朕要的是真相,不是你们在这里互相指责。”

吏部尚书额头冒汗,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却不敢抬手擦拭:“陛下,这纯属子虚乌有,定是有人嫉妒此次任免的官员,故意造谣生事,企图扰乱朝廷的正常秩序。陛下明察啊!也许是一些在此次任免中落选的人,心怀不满,故意散播谣言,想要抹黑吏部。”

这时,一位老臣缓缓说道,他的声音沉稳而带着忧虑:“陛下,此事不可草率定论。吏部的任免关乎朝廷的根基,关系到国家的治理,应当慎重调查。切不可冤枉了忠臣,也不能放过一个奸佞。陛下,此事需得仔细斟酌,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下定论。”

皇帝看向老臣,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老臣拱手道,态度恭敬而坚定:“陛下,可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由公正无私、经验丰富之人领衔,彻查此事,务必还朝廷一个清明。只有真相大白,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才能让朝廷的运作重回正轨。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慎重行事,不能冤枉了好人,也不能放过坏人。”

皇帝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准奏。朕命你负责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若有半点疏忽,朕拿你是问。”

老臣:“臣领旨,定不辜负陛下信任。哪怕肝脑涂地,也要将真相呈于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退朝后,吏部尚书府中,气氛压抑而紧张。

吏部尚书在书房来回踱步,对亲信说道:“这次麻烦大了,必须想办法应对。不然我们都得栽跟头,身家性命难保。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亲信:“大人,不如我们先拉拢那负责调查的老臣?给他许以重利,或许能让他网开一面。只要他高抬贵手,咱们也许就能躲过这一劫。”

吏部尚书停下脚步,眉头紧皱:“不可,此人刚正不阿,软硬不吃,怕是难以拉拢。弄不好还会打草惊蛇,让我们更加被动。此人一向清正廉洁,对这种事恐怕不会轻易妥协。”

亲信:“那该如何是好?难道就坐以待毙?大人,咱们不能就这么等着被查啊。”

吏部尚书:“先派人盯着调查组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回报。再想办法销毁一些关键证据,把我们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动作要快,要小心,不能让人发现。”

亲信:“大人,这能行吗?万一被发现,那可就是罪加一等啊。”

吏部尚书:“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铤而走险。快去安排!一定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与此同时,调查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老臣坐在案前,神色严肃:“大家务必仔细,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此次调查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调查人员甲:“大人,这事情恐怕不好办,牵扯众多。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阻力重重啊。咱们每走一步都可能遇到阻碍。”

老臣:“不管牵扯到谁,背后有多大的势力撑腰,都要一查到底。有陛下的支持,我们无需畏惧。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那些阴谋诡计。”

在调查过程中,不断有各方势力试图干扰。

某官员在酒楼宴请老臣:“老大人,何必如此较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大家都好过,您也落得清闲。何必把自己搞得这么累,还得罪这么多人?”

老臣拂袖而去:“哼,为官不正,休想让我放过。我只对陛下和朝廷负责,对百姓负责。你们这些蝇营狗苟之辈,休要动摇我的决心。”

一些被调查的官员开始互相勾结,在密室中商量对策。

官员甲:“不能让他们查下去,否则我们都完了。必须想办法阻止调查组。大家都想想办法,不能坐以待毙。”

官员乙:“不如我们联合起来,给调查组施压。散布谣言,说他们调查不公,恶意诬陷。让他们陷入舆论的漩涡,自顾不暇。”

官员丙:“甚至可以派人暗中破坏他们的调查,制造混乱。让他们无从下手,乱了阵脚。”

而在皇宫中,皇帝也时刻关注着调查的进展。

皇帝:“刘瑾,调查组那边有什么消息?朕等得不耐烦了。这都多少天了,怎么还没有个结果?”

刘瑾:“陛下,目前还在深入调查,尚无确切结果。但老臣办事一向稳妥,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了。陛下您再耐心等等。”

皇帝:“让他们加快速度,朕要尽快知道真相。拖得越久,朝廷的威信就越受损。朕可不想再这么等下去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老臣进宫面圣,神色凝重:“陛下,臣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此次吏部任免确实存在舞弊行为。背后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令人触目惊心。陛下,这些人的胆子太大了,简直无法无天。”

皇帝大怒,脸色涨红:“何人所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视国法如无物!朕要将他们统统严惩,绝不姑息。”

老臣:“涉及吏部多名官员,甚至还有其他部门的官员牵连其中。他们结成朋党,互相包庇,操控任免,中饱私囊。陛下,此事影响恶劣,必须严肃处理。”

皇帝:“统统严惩,一个都不放过!朕要让他们知道,朕的朝廷容不得这些污垢。不管他们是谁,有什么背景,都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消息传出,朝廷上下震动。

官员丙:“这次完蛋了,早知道就不该参与。悔不当初啊!我怎么就鬼迷心窍,跟着他们干了这种事。”

官员丁:“陛下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谁能想到会查得这么深,这么严。咱们算是踢到铁板上了。”

在处置相关人员的朝堂上。

皇帝:“朕一直强调吏治清明,尔等却敢公然舞弊,国法难容!朕对你们寄予厚望,你们却如此辜负朕的信任。你们的所作所为,让朕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被处置的官员们纷纷求饶:“陛下饶命啊!臣等一时糊涂,求陛下开恩。陛下,臣等知道错了,求陛下饶臣等一命。”

皇帝:“拖下去,严惩不贷!朕要让所有人知道,违法乱纪者,必受严惩。朕绝不允许这种腐败之风在朝廷蔓延。”

此后,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

皇帝:“从今往后,再有此类事件,定斩不赦!朕要打造一个清正廉明的朝堂,让百姓安居乐业。谁要是敢再犯,朕绝不手软。”

群臣:“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力。臣等一定牢记陛下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