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出海人选。

“伯符此局,在下无力可解。但在下可推荐一人,定能助伯符解此局面。”

张恒饶有兴致地说着。

“何人?莫非此人的才华还在先生之上?”

孙策有些吃惊。

张恒却只是低笑,没有回应这个话题,继续将话题集中在推荐之人身上:

“此人名为张昭,字子布。想必伯符应当有所耳闻。”

孙策沉思一番,旋即询问道:

“可是师从白侯子安且后拒绝陶谦征辟之张子布?”

“正是。”

孙策肉眼可见的喜悦,眉宇舒展:

“在下曾听闻此人博学多闻,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能得先生推荐,策倒也想见上一见!不知先生可知此人在何?在下想拜访一番!”

张恒见孙策如此热情,又想到张昭现在在徐州之中,便摇头低笑。

孙策见状,顿时有些不解:

“先生为何发笑?可是有何为难之处?”

“并无为难之处,只是此人尚且不在此处,伯符想要拜访,恐要失望了。”张恒回说。

“先生可否告知子布在何处?策定然备齐礼品,星夜赶去相会。”

孙策起身拱手说道,似乎这张昭他是非见不可。

“张子布之才,世人皆知,若是能将其招募到我军帐下,定然于我军而言大有裨益!”

孙策心中暗自考量。

他手下谋士不多,能用的只周瑜一人,其余人皆是不堪大用。

他也想招募一些文臣,奈何皆无治理之才。

如今知晓了张昭此人,却是万万不能放手的。

张恒看着如此急促的孙策,只认为他是想要急着解决吴郡之事,哪里想得到孙策心中之事?

于是便缓言告知:

“子布先生如今正在徐州下邳之中,于我主帐下做事。伯符若是想要与之一见,怕是要等上些许时日,待我等将其诏来便可。”

孙策忽地懵了。

他原以为张子布定然在云游四海,张恒得知的,不过是他的去处而已,不曾想张昭已然于刘备帐下做事。

“如此看来,想要将张子布收归麾下一事,却是不可能了。”

孙策虽心中颇有遗憾,但面上却不曾表露,原本怔住的神情也只出现一瞬之后便消逝,和颜悦色道:

“既如此,还望先生与皇叔早些将子布先生诏来,以解我吴郡之危机。”

“这是自然。”张恒说。

随后,几人再相互地交谈一番,或聊及家常,或聊及天下大势,或聊及未来战略,但大多是浮于表面的内容,并无实质性的帮助,于是孙策便就此离去,静待张昭的到来。

“先生,张子布能助孙策平复吴郡一事,你有多少把握?”

待孙策离去,刘备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于张昭的能力,他先前倒是不曾怀疑。

但是张昭此刻要面临的是吴郡四姓家族,皆是士族大家。

刘备对此多多少少有些放心不下,毕竟他可不想就此失去一位大才。

如今他们能够在前方拼杀,靠的都是张昭等人在后面助他稳住后方,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这才有了横扫天下的底气。

“主公放心。恒有九成把握,只要子布一出马,定然可以解决此事。”

“九成?”

“九成。”

刘备思忖了几息,便知晓了张恒为何没有说十成。

“自古以来,人算不如天算,谁又敢说十成把握?”

刘备这样想,于是便不再追问此事。

“主公,如今船只建造得如何?”

张恒没有继续有关孙策的话题,反而开始讨论船只之事。

毕竟这关系到能不能拿下夷州。

“若是能拿下夷州,便可在其上种植作物,待日积月累,便可成为一处屯有众多粮草的粮仓。加之控制了海路,便可源源不断为我等输送粮草,兵精粮足之下,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张恒心中暗自思忖。

他早已将未来的规划想的一清二楚。

但依旧是有些担忧,若是船只不够,若是无法找到夷州,那么一切就将是过眼云烟。

故而才会如此关心夷州之事。

“先生放心,而今我等船只正在建造中,此前孙策等人也将其船只赠送一些与我等。想来不久之后,我等便可出海找寻夷州。”

刘备说道。

张恒听后点点头,觉得孙策还是会做人的,还知道将一些船只赠送于我等。

“这寻找夷州之人,先生可有人选?”刘备问。

此时虽然船只即将准备完毕,但是仍未确定出海人选,让得刘备有些忧心。

毕竟他军中并无擅长水战之人,也就无出海经验,若是贸然出海,恐有危险。

“主公且宽心。出海之人我早已有人选。”

“何人?”

刘备有些愉悦。果然自己搞不定想不通的事情,在先生这里都不是什么问题。

“云长。”

“云长?”

张恒点头。

“可云长并无出海经验,担任此任务,是否有些不妥?”

刘备有些担心。

云长他最是了解,擅长陆战,若是此番任务是陆战,让云长领兵,他不会有丝毫的担忧。

但此番是出海,也并非是在州郡之内江河湖海航行。

海上风浪巨大,稍有不慎便是葬身海底。

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冒此危险。

“主公无需担心。关将军虽无甚经验,但却是可以练,关将军适应能力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皆是一绝。想来关将军应该是可以胜任此事。”

张恒笑着说。

“只要在出海之前,让关将军多加训练,定然可以张恒水战技巧,从而积累经验。”

张恒对关羽随机应变的能力丝毫不怀疑。

当年都可以在襄樊之战中,通过对水文的敏锐洞察,利用秋汛破敌,足以证明其能力不亚于他人。

有此敏锐的观察力,方能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生存,成功找到夷州,这也是张恒选择关羽的关键所在。

“可.....”

刘备还想说些什么,可最后还是咽了回去,觉得张恒说的有些道理。

沉思良久,才有些不忍的缓缓开口:

“既然先生如此决定,备先要询问云长的意见,若是云长同意,便让云长担此重任。可好?”

张恒躬身:

“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