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见义勇为

“就你这女儿,三十两都已经够多了!”面前的人脸色为难,却还是拒绝的利索。

老妇人抹着泪跪在了地上紧紧抱住那人的大腿:“大人,求求您了,我家已经被逼的没办法了,若是拿不出这五十两,他们会杀了我们一家的......”

“三十两够你们逃命了,没得商量,不可能再多了。”男子于心不忍,于是撇过了头,推开了老妇人。

老妇人跪坐在地上:“大人,我家还有位八十老母,我们尚且能跑得了,她该如何跑啊......”

似是命运不公,老妇人脸上布满了皱纹沟壑,她无力的拍了拍地板。

一旁的痴傻姑娘什么也不懂,只是瞧见她娘亲难过,于是蹲下抱住了自己的娘:“娘不哭,娘不哭,女儿跟他们走。”

这句话就似是一柄利刃,将孟谷秋的心肝肺的搅动了一遍。

这世上若是人人都能吃饱饭,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苦难了?

老妇人本就不舍得卖女儿,如今女儿这么懂事的一说,她哭的更甚了。

孟谷秋知道她什么也做不了,空有一腔心,却也没有帮助他人的本事。

“实在不行,你们就将那租契盘出去,你们一家子找个村子待着,那几个大人不敢闹到村子,村民粗鄙,根本不怕死。”那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他扶起老妇人,暗暗叹了口气,掩面离开了。

老妇人就这么抱着自己的姑娘哭啊哭,边哭边是道:“女儿,都是娘没用......”

孟谷秋听不下去了,默默走了出来:“大婶,您没事吧?”

她上前,用绢帕擦干了老妇人的泪。

老妇人摇头,自己家的事儿与旁人无关:“谢谢姑娘,没事。”

孟谷秋想着方才那人说的话,倒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虎子他们再厉害,也不敢到村子里来跟吃不饱饭的人硬碰硬,都是不怕死的,杀了他也就是一死,但也是造福。

村民淳朴,不会不管。

孟谷秋深吸了一口气,抬眼:“敢问大婶,是否是因为繁重租金之事,才想着卖了女儿筹钱?”

老妇人刚是准备离开,听到孟谷秋这句话,她面容一怔,忧伤焦急之情再次涌上心头,方才干了的泪再次落了下来:“那档人在渠镇横行霸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始还好,租金最多也就一月一两,我家便签下了十年,如今不过五年,他却将银子提到了一月十两,算下来五年便是六百两,他要求我们先交付五十两,还以身家性命做要挟......”

她不忍再说下去。

“要你们何时交齐?”孟谷秋接着问。

老妇人叹气:“一月内,如今还剩下半月。”

还来得及。

孟谷秋上前,笑着给一旁的痴傻姑娘别过脸上细碎的发丝。

“方才那位大人说的也有道理,我倒是知道一处,可以让您家躲难,且,离渠镇不远,我可以帮忙给你们拉过去。”

老妇人眼中一喜:“姑娘此话当真?”

可方才说完,老妇人的脸又沉了下来:“算了,你我本就素不相识,你又有何理由帮衬我呢?”

“当然有,我要您家的摊位。”孟谷秋淡淡道,“只要您愿意将摊子盘给我,一月后的五十两,我替您解决,您家活命的事儿,我也一并包了。”

虽是棘手的摊子,但是只要接了下来,就还有的活路。

绝望的试一试总比摆烂要来的好。

老妇人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孟谷秋:“您......您说的是真的,如果您真能帮助我们,摊子便给你了。”

孟谷秋颔首:“是,我现在带您去见我二哥,带着你们回村,在这之前,先回去带上您的家人,还有租契。”

老妇人不解:“可是这租契只能冠我姓名,给我亲眷才行吧。”

“无碍,往后你们到了村子,我会经常带着您家女儿出来,对外便说是我的侄女儿,他们不屑于对于这么小的事情查个清楚明白的。”孟谷秋低眼看向那姑娘。

虽然不知为何痴傻,但如若被卖了去,她的命也到了头。

往后遭遇些什么,都是在所难免的。

倒不如用交易换回一条人命。

老妇人有些犹豫,她眸光轻闪,却始终没有应下来,毕竟这不是小事,往后真到了村子,没田没地,住哪,又怎么谋生。

“住处我自有办法,至于谋生,这摊子本就是你们的,你们交了钱,我便算你们入股,往后摊子的收成,我给你们两成。”孟谷秋笑着戳破了老妇人的心思。

住处还不简单,温子宁定是不会再回来村子里了,从前给了他这么多钱,买下他那房子也足够了,既然他都是一副烂人模样了,房子空着也是空着,那就给需要帮助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老妇人这才松口:“好,但要到了住的地方,我才给你租契。”

孟谷秋自然知道,这不是小事,于是道:“不仅这样,我还和您签字画押,若是往后你姑娘出了什么事儿,我一力承担,您可以带着画押书去官府告我。”

这话说了出来,老妇人终于是松下了心,她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谢,于是双膝跪下:“多谢姑娘!”

话罢,她还将着一旁的痴傻女儿拽了跪下:“小娟,快谢谢恩人!”

小娟连连磕头,虽不知为何要谢,但她能看出,这位姑姑不是坏人:“谢谢恩人。”

这一阵仗给孟谷秋都下到不知所措,她赶紧扶起两人:“不必如此,往后大婶就喊我谷秋。”

老妇人也上道:“我姓廖,唤我廖大婶就可。”

...

孟谷秋也算是间接完成了任务,成功获得了三两银子。

孟兴盛向来不干预妹妹做的决定,且谷秋已经将一切都安顿好了,他也没理由说些什么。

两人今日到渠镇之事算是结束了,反正解决了摆摊的麻烦,接下来面对的会是更大的麻烦,还不如好好回去商议怎么解决。

走前,孟谷秋买了些菜,花下来不过三文钱。

一时间让人们接受魔芋太难了,她有了更好的法子。

几人一路赶到了丰华村,这家子不过就三个人,廖大婶,女儿小娟,还有她早已走了的丈夫的母亲,廖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