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下的幽州精骑
- 刘协:待朕看看尔等的下场!
- 秋郢
- 2169字
- 2025-04-08 18:00:16
提起这件事,袁术真是郁闷不已。
他从小生于阀阅,长于富贵,基本没受过什么挫折。
哪怕骄奢淫逸,不治家产,每每用度殆尽之时,必会有奉承求情之人赂以资财,供他继续挥霍。
董卓擅权,他自雒阳逃来南阳起兵,又有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给了他彻底掌握这天下第一大郡的机会。
而孙坚这样的骁将,也领着部曲来投,在他麾下为前驱,一度打进雒阳,让他大涨了一番名望。
他自认有一番气运在身,但一遇到那庶兄袁绍,就必然受挫于彼。
自家这一系的产业,原本没那个庶子多少事情,却有父亲袁逢做主,把他过继到伯父袁成名下,遂同为家中嫡脉,分去了不少份额……
关东、河北起兵讨董,诸人都拥戴袁氏。原以为自己身为后将军,位次三公,又有征伐之权,权柄远重于袁绍一介渤海太守,当为盟主之任。
没想到众人却推举他行车骑将军,又跃居于自己的头上!
而袁绍得了这个名头,在家中的地位立时不同,袁氏门生故吏纷纷投到他麾下,从兄山阳太守袁遗也附从于他,从弟袁叙则被他表为郡丞,为他留守渤海……
豫州刺史孔胄过世,颍川太守盖勋被董卓征回朝廷。自己以近水楼台,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李旻为颍川太守,控制了颍川一郡。结果袁绍直接请来朝廷策书,以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如今正和孙坚对峙于颍川郡中……
如今好不容易有刘和这个奇货,能够换得数千幽州骑军,却很可能被其截留……
袁术越想越不忿,举起酒盏,又闷闷的饮了一杯。
刘和双手微颤,心中怦怦。他隐约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离开袁术、取回骑军的难得机会。
想到之前听说的朱儁进军之事,他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于是他故作踌躇,略含迟疑的问道:“此事在下或能解决……只是,将军获得这部幽州骑军之后,果真要进兵武关、驱逐贼臣么?”
“然也!”袁术立刻应道,“讨董以来,除了我麾下的孙坚,以及我支持的朱儁,还有谁进入了河南之地?伯平若有办法,便请快快说来,我必会如伯平所愿!”
“办法就在朱侯身上,”刘和说道,“朱侯当世名将,于朝廷屡有大功,海内无不景仰。如今他兵进河南,进攻雒阳,幽州骑军若以襄助朱侯的名义南下,令兄袁车骑也必不会阻扰。”
朱侯即是朱儁。他现在没有任何朝廷职务,旁人谈论到他,往往以钱塘侯、朱侯尊称之。
“此事倒是可行,”袁术登时大喜,“只是,如何联络幽州骑军,并引其前来南阳呢?”
刘和顺势请命:“将军既有驱逐贼臣之志,在下愿效其劳。”
“有伯平前往,事情自是妥当,”袁术放下酒盏,似笑非笑的望向刘和,“只是,此行路途艰远,伯平身边岂能没有扈从?”
“我有部将乐就,曾为郡中大侠,轻捷勇武,可由他率两屯士卒,一路护卫伯平。”
刘和知道他担心自己一去不返,派人控制挟持,正是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点明此人的出身,也是一种警告。
他父亲刘虞为大司马、幽州牧,名重天下。若是一般士族出身的人,哪怕奉有上命,也会惮于他父亲的权势名望,必然不敢动他。
只有那种轻于生死的侠客,才会有这个胆气,也无须考虑什么家族前程之类的问题。
就算这样,也比留在其大营中容易脱身。
尤其是因着要传达天子的口谕,他派鲜于银返回幽州,得以提前让父亲派出了幽州精骑。
凭着这样一个时间差,再以有心算无心,不难消灭袁术那点护卫。
刘和慨然应道:“将军美意,在下求之不得。”
……,……
袁术高估了袁绍的影响力,虽然获得了冀州牧印绶,但辖下各郡并未立刻附从。
他更不知道,刘和早已让鲜于银往幽州带去口信,此刻已有一支五千余人的骑军南下而来。其领军者为前幽州部从事、大司马府别部司马鲜于银。
鲜于银收到刘和的委托,倍道兼程直驱幽州,一个月即抵达广阳郡蓟县的大司马府。
他转交了刘和的书信,呈上写有天子口谕的印囊,又转述了刘和前往南阳的计划和请兵的口信。大司马刘虞尽管有所疑虑,还是依言派出了五千骑军。
考虑到鲜于银这去来的功绩,刘虞准备擢他为大司马兵曹掾,让他先休整一月再上任;但鲜于银执意要随骑军前来支援刘和,刘虞就改任他为假校尉,为刘和的副手统领这部骑军。
率军南下越涿郡至河间国,鲜于银往见河间相,出示大司马府的调兵文书,要求粮草补给。
这河间相已经被公孙瓒控制,很快将此事转达于他。
公孙瓒颇为不悦。他正与袁绍交涉河间、安平、甘陵三国归属,亟需军力撑腰,刘虞所部亦为其后盾。如今居然为了刘和的一己之愿,就要分走五千精骑?
他让河间相先拖着鲜于银的粮草,同时飞马去信刘虞,请他收回成命。
信件到时,袁绍夺取冀州之事亦传到了刘虞处,正验证了天子的第一条谕令。刘虞震惊之余,也鉴于第二条谕令,对公孙瓒起了一些警惕。
他当即回绝了公孙瓒的请求,令他不得阻扰骑军南下。
公孙瓒无奈,虽然心中暗生恨意,却也不敢违背刘虞的命令。
谋主关靖又提醒他:“幽州骑军前往南阳支援刘和,乃在后将军袁术的麾下。其人若知将军曾经阻拦,或恐心生芥蒂,埋怨将军。”
“将军已经与袁绍相争,如何还能得罪于袁术?同时结怨于两袁,冀州无将军存身之地也!”
公孙瓒悚然而惊,问他道:“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以属下愚见,当速速结好袁术,”关靖建议道,“其人与袁绍素来有隙,远近皆闻。将军倾心相结,或能化敌为友,为将军之助力。”
“士起此计大善!”公孙瓒转惊为喜。
他当即派出从弟公孙越,领骑军一千前往袁术麾下效劳。
又写信告知了刘虞派骑军南下之事,暗搓搓的建议袁术予以扣留,纳入自家麾下,欲以此同仇之心,补救之前阻止派兵之举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两支骑军,一支经河间国继续南下,一支由渤海郡向东而来,汇集在了甘陵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