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定数吧,突然看见两句诗。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其中少男鲜衣怒马的形象,自然而然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回到记忆里的时光中。
那时春光正好,那时无忧无虑。记忆里是在一个温暖的夏天,叔叔骑着车带着我出门玩,回来的路上,我坐在后面悠哉悠哉的摇着小脑袋,两条小腿配合着在下面晃着。那时心中空灵无一物,可嘴角的笑容却怎么也掩盖不住。现在我才知道那时的快乐,是一件多么珍贵的礼物。可小小的我却总是忙着一心长大。
在我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幸福和快乐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啊,那时的我在物质生活上十分贫瘠,眼界上对外界一无所知。可是快乐的笑容就是那么简单的挂在我的脸上。现在我长大了,每天吃的,用的,穿的和拥有的虽然依然贫穷,可确实比那时的我多的多。可是当初这种发自内心笑容,在难回到的脸上了。生活的艰辛让我喘不过来气。
我思考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是众生欲念过多,而求不得导致。可是这些欲望是我想要的吗?这些是你们强加给我的啊?你们告诉我要好好学习,你们告诉我要好好赚钱,买车,买房,你们告诉我你要是不努力你的人生就完了,就废了。可是我经不住这些期望啊!这些东西压在身上好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你要好好活着。告诉我你要快乐。
我明白了,因为整个社会的一切的一切都期许着你。它们需要一个有用的,能产生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对于父母,你是儿子是父母期望的未来。对于孩子,你是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对于妻子,你丈夫是另外的半边天。对于社会,你是不知疲倦为何物的牛马。但我唯独不是我。其实我所求的,只不过是想回到那年。无知无虑的,坐在叔叔的后座上面,继续摇头晃脑的我。可是谁会在意,谁会理解。又如何回的去。你不去吃苦,又该怎么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电影大话西游的一幕我始终记得:哎哎,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哦。
事实证明,小孩子坐在车后面是不能摇头晃脑的,因为前面骑车的会掌握不好平衡。更不能晃腿,这样容易卷进车轱辘里面去摔倒。我同时两件事都做了,结果就是我的脚插进了不平衡的车轱辘子,摔到了马路边的沟里面。很痛但是当时至少还有感觉。天旋地转的回到了家里面,爷爷去找了村里会正骨的奶奶,那一下真疼,但是我的腿也好了。
其实我挺羡慕一个人的,是我在书中见的的一个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我真的羡慕他,至少他的存在轰轰烈烈,而我一个用尽全力成为一个平凡人的我,只能在沉默中,黑暗中,无人知晓也无人看见的地方,静悄悄的走完毫无波澜的一生。
那个人叫主父偃,少贫寒,学纵横之术。成年游历天下,不得志。后投遇武帝,一年四次升迁。得志说下状语: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以布衣之身逼杀齐王。武帝令、诛九族。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章写的太悲凉了,其实你的人生别人觉得苦,那不是苦。只有你自己觉得苦的时候才叫苦。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挺悲观的吧,感觉这个社会没啥希望了,烂透了。一张又一张的饼愚弄着我,给我眼前一种泡沫般绚丽多彩的错觉,可一伸手触碰泡沫就破碎了。骆驼祥子的一生不正是一个普通人的努力上进吗?结果呢。
富在数术,不在劳身。诚不欺我,勤劳不能致富,致富要进窄门。这窄门有高高的台阶,爬进去打开门,你会发现路边荆棘丛生,道路坎坷不平。历经困难重重,坚持下去方有所成。相对的一些没有门槛,让你轻易进去的,看起来平坦的,众多人选择的路,或许暂时安稳但没有前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