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见沈逸辰 勇敢发言

阳光透过沈氏集团总部那气派非凡的落地窗,在豪华会议室的大理石地面上洒下一片片光影。今天,是我们所在的广告公司与沈氏集团就广告策划项目进行初次对接的日子,对我而言,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面,我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我穿着早上精心挑选的职业套装,手里紧紧握着装满策划资料的文件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紧张,我跟随团队成员走进了会议室。一踏入会议室,我的目光便被坐在主位上的沈逸辰吸引。沈逸辰身着剪裁极为精致的深灰色西装,衬得他身形笔挺修长。他的面容冷峻,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犀利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让我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心跳也陡然加快。

双方团队成员依次落座,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严肃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对接会议正式开始,沈逸辰率先发言。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简洁而精准地介绍了沈氏集团对这次广告的期望和要求。他强调,沈氏集团一直以来都以高品质、创新和卓越的用户体验为品牌核心价值,这次推出的新产品承载着集团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使命,所以广告必须要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充分展现产品的独特优势,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我们希望这次的广告不仅要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更要能触动消费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看到广告的瞬间,就对我们的产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购买欲望。”沈逸辰微微前倾身体,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严肃的神情中透露出对项目的高度重视。

随后,广告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起身,开始向沈氏集团团队介绍策划案初稿。我全神贯注地听着,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当讲到我负责的创意策划部分时,我的心跳急剧加速,眼睛紧紧盯着沈逸辰,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认可或反馈。

然而,沈逸辰在听完策划案初稿后,并没有立刻给出肯定的回应。他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提出了一系列质疑。“我注意到,在这个策划案中,对于产品核心卖点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没有完全展现出我们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他的语气冷静而直接,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我的心上。“还有,广告创意部分虽然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我担心与我们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的契合度还不够高,无法真正打动他们。”

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涌上心头。我一直以为自己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精心准备,策划案已经足够完善,却没想到在沈逸辰犀利的目光下,暴露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低着头,不敢直视沈逸辰的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想着策划案中的每一个细节,思索着如何改进。

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也纷纷陷入了沉默,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广告公司的负责人试图解释和回应沈逸辰的质疑,但沈逸辰显然对这些解释并不完全满意。他再次强调,沈氏集团对这次广告的质量要求极高,希望广告公司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重新审视和完善策划案

会议室里的气氛如同暴风雨来临前一般压抑而凝重,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也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光线透过模糊的玻璃,洒在众人略显紧张的面庞上,更添了几分严肃的氛围。沈逸辰犀利的目光在每一位广告公司团队成员身上扫过,他提出的问题就像一把把尖锐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策划案初稿中的不足。

在沈逸辰接连抛出几个问题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起身回应。大家的声音都不自觉地压低,回答时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就再次引发沈逸辰的质疑。坐在会议桌一角的宋瑶,双手紧紧交叠放在膝盖上,指甲几乎嵌入掌心,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仿佛要冲破胸膛。

终于,轮到我宋瑶发言了。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我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尤其是沈逸辰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让我的心跳陡然加快。我微微颤抖着双手,拿起桌上的策划案,清了清嗓子,开始阐述自己负责的创意部分。

“沈总,各位领导。我们在创意策划上,主要围绕产品的核心卖点——极致的便捷性与智能化体验,来构建整个广告的叙事逻辑。”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而自信,尽管声音微微颤抖,但思路却异常清晰。“我们设想了一系列贴近年轻职场人生活场景的画面,比如在忙碌的早高峰,当其他人还在为堵车而焦头烂额时,我们的产品用户却能通过智能语音助手,轻松安排好一天的工作行程,还能实时获取重要会议的资料和提醒;在下班后的社交场合,产品的高效文件处理功能,能让用户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迅速完成紧急工作任务,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我一边说着,一边翻开策划案,展示着相关的创意草图和文字说明。我的语速适中,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将自己对产品的理解和创意背后的理念,完整而准确地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随着我的阐述,会议室里原本紧张压抑的气氛,似乎有了一丝松动,团队成员们的脸上露出了些许认同的神情。

然而,沈逸辰并没有立刻给出肯定的回应。他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盯着我追问了几个细节问题:“你提到的这些场景,虽然确实体现了产品的便捷性和智能化,但如何确保这些场景能真正触动目标受众的内心?毕竟,市场上类似强调便捷和智能的产品广告已经数不胜数。”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像一道锐利的寒光,直直地射向我。

我的心猛地一紧,但我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凭借着前面扎实的准备,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之前收集的大量市场调研数据和用户反馈信息。“沈总,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目标受众——年轻的职场精英们,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挑战,在追求高效工作的同时,也渴望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和生活品质。”我条理清晰地回答道,“我们所构建的这些场景,并非简单地展示产品功能,而是通过情感化的叙事,让他们在看到广告时,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意识到这款产品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生活状态的得力助手。”

沈逸辰微微眯起眼睛,继续追问:“那么在广告的表现形式上,你打算如何创新?如何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深吸一口气,回忆之前准备好的说道:“我们计划采用一种沉浸式的广告体验方式。通过结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在观看广告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产品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比如,观众戴上VR设备,就能仿佛置身于早高峰的车内,亲身体验使用我们产品安排行程的便捷;或者通过手机AR功能,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与产品进行互动,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各项功能。这种创新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的优势,从而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

沈逸辰静静地听完我的回答之后,沉默了片刻。就在我心中忐忑不安,以为自己的回答未能让他满意时,沈逸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虽然他没有过多的言语称赞,但那一瞬间的眼神变化,让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嗯,你的思路还算清晰,准备也比较充分。”沈逸辰终于开口说道,“不过,创意策划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你能继续完善,挖掘出产品更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尽管他的语气依旧严肃,但我能听出其中已经少了几分质疑,多了一些期待。

会议结束后,随着会议室里的讨论声逐渐平息,这场紧张激烈的初次对接会议终于落下帷幕,

参会人员陆陆续续起身,收拾着各自的物品,低声交流着会议中的收获与反思。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们陆续走出会议室,宋瑶还沉浸在刚才与沈逸辰的问答之中,心情久久未能平静。她机械地将摊开在桌面上的策划资料一一整理归位,手指因为长时间的紧张而微微发颤。

努力平静心情,默默地收拾着资料,心情低落到了极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迷失了方向。就在宋瑶准备离开会议室时,沈逸辰却叫住了我。“宋瑶是吧?我看策划案初稿上创意策划部分是你负责的,我希望你能重新思考一下创意方向,挖掘出产品更深层次的价值和魅力,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广告,而是一个能够震撼市场的经典之作。”沈逸辰的语气虽然依旧严肃,但却透露出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