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翡翠碎,文忠谥

户部尚书张学颜摇摇头,将手伸进袖中,心中无奈,“张江陵啊,原来你早就算到了会有这么一日。”

他颤颤巍巍的从怀中掏出一卷黄绫账册,高高举起,“万历元年至十年,太师府俸禄、赏赐、冰炭敬、皆记录在此!总计白银八万七千两。”

他说着走向罗大纮,双手亦不再颤抖,“敢问罗给事中,你去年收的徽商盐引分红,可敢晒一晒?”

张学颜的声音犹如晴天霹雳,他手中的账册,是张居正病重后,特意交代的,张居正似乎早就算好了一切。

当时张学颜还取笑张居正“杞人忧天”,在他看来,张居正是皇帝的老师,又是为大明鞠躬尽瘁之人,怎么也不会沦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殿内其他官员,纷纷将目光投向张学颜,引得一片抽气声。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瞳孔骤缩,那账册封皮上,竟然有他亲笔所书“慈圣太后懿赐”字样!

他虽是张居正曾经的政治盟友,但在张居正去世后,确实和新首辅走的亲近了些。

如今张居正旧人拿出账册,他心中五味杂陈,那账册上,清晰的记载了太后、张居正与自己的利益输送,一旦被公开,皇家颜面何存?

万历帝自然也注意到了冯保的表情变化,以及账册封皮上的字样,微眯着眼睛,手上微微用力。

翡翠朝珠“啪”地一声崩断,十八颗玉珠溅落丹墀之上。

“好,好一个忠贞亮节!”

万历帝起身,一脚踩住滚到御座前的玉珠,走下台阶,在众臣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

万历帝在大殿中央站定,扫视一圈群臣,面无表情的用指尖捏起罗大纮的绢画,“这金龙画的妙啊,张先生也教过朕画龙睛,张先生说‘天子之龙,其瞳含赤,余者皆墨’。”

万历帝突然将绢画抛给潘季驯,“潘尚书,你给朕辨辨,此龙瞳,是赤是墨?”

潘季驯双手捧着万历帝抛过来的绢画,刚要张口,便注意到了他那双似乎要将他看穿的眼睛。

一瞬间,汗水浸湿后背,他双手开始不住地颤抖起来。

万历帝无疑是将辨忠奸的烫手山芋扔给了他,自己若回答是“墨”,则坐实了张居正僭越,可也不能回答是“赤”,因为这等同指控万历帝纵容谋逆!

“回陛下。”

潘季驯惊慌的匍匐在地上,手指几乎都要嵌进大殿的金砖内,任由指甲缝隙鲜血溢出,“臣岂敢妄言真龙之躯。”

闻言,万历帝没有继续说话,只是目光扫过潘季驯,随手将绢画丢在地上,转身重新坐在龙椅之上。

英国公张溶看着绢画上的金龙,手指不停摩擦着芴板上久经沙场,磨损严重的金漆,脑海中全是曾经张居正的叮嘱,“边防要务,是国之根本,国公定要以此为重!”

想起张居正和戚继光李成梁和张居正的关系,他突然拄着先帝御赐的盘龙杖起身,杖头敲击大殿之上的金砖,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老臣眼花,怎瞧着这金龙像辽东李成梁献上的海东青?”

张溶一席话,激起千层浪。

坐在龙椅之上的万历帝,目光看向御案之上的蓟州军报,心中思忖:“若边军哗变,恐酿成大祸!”

不自觉的他双手按在蓟州军报纸上,上面“女真异动”字样,格外刺目。

一直将注意力放在皇帝身上的张四维,自然也捕捉到了万历帝的举动。

李成梁是张居正力保的边将,若其贡鹰被诬为“私蓄龙纹”,足以株连九族。

他也明白了张溶提起李成梁的本意,便是想提醒他和黄帝,做决策前,要多思量后续影响。

念及此处,他向好友申时行投去求助的目光。

申时行一直没有说话,便是作为最后的后手,时刻把控这次朝堂之争的走向。

他事先便知道张四维欲借追谥之名,行清算之实。

虽然他有些犹豫,但是也不便多说什么,只能选择默许。

如今这朝堂局势,显然已经超出了张四维先前的预料,无论是对于张四维也好,皇帝也罢,都需要一个台阶。

他轻轻摇摇头,朝着皇帝拱手示意后,便缓缓走到大殿之中,捡起被扔在地上的绢布,怒目看向罗大纮:“罗大人,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先太师!”

说完,双手扯起绢画,绕着百官转了一圈,沉声道:“陛下,诸位大人,切莫被罗给事中给哄骗了,这绢画上,分明是四爪金龙,四爪为亲王规制,先太师乃陛下之师,陛下圣恩浩荡,赐先师御撵,难不成罗大人是想攀咬陛下纵容僭越不成!”

申时行的话掷地有声,众臣们这才仔细端详其绢画之上的内容,在申时行的引导下,众人这才看清,那绢画之上,分明画着四爪金龙,是画师刻意模糊鳞片,这才导致远观似五爪。

申时行话音落下,罗大纮便心虚的看向张四维,注意到对方紧皱的眉头后,猛然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启禀陛下,臣该死,臣未仔细勘验,便误认为是五爪金龙,请陛下责罚!”

万历帝看着台下三人的一出好戏,心中嗤笑,再看向张四维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

至少在他看来,张四维对自己的忠心的,这便足够,随后看向罗大纮,“罗大纮,为官毛躁,罚俸三月!”

潘季驯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选择闭上。

皇帝已经对罗大纮的行为进行了定性,“为官毛躁”,虽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

所谓的罚俸,也不过是对于这件事定性的必要结果罢了!

随后,万历帝看向以潘季驯为首的张居正旧人,拿起御案上张居正赠的戒尺,手指用力,“危身奉上为忠,张先生生前为大明从不顾自身得失,拟诏,追谥张先生‘文忠’,加上柱国头衔!”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到了现在,朝堂所有人都已看清楚了,在清流这般闹了一通后,皇帝仍旧坚持,那再多说也是无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