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石船镇卖鱼 好运自然有

我们还去捕鱼吗?小龙吃完饼子,摸了摸没有什么变化的肚子,有点遗憾,却又带着满足。

当然要去了,不然明天你就只能会饿肚子了。小木匠站起身,到石洞的一侧拿起渔网,小手一挥,走吧,我们今天要多带些鱼儿回来,明天我打算到石船镇去碰碰运气。

石船镇在什么地方?小龙问道。

就在望龙滩的下游,明天坐船去,那样会快很多,然后再慢慢走回来。

好啊好啊。小龙高兴极了,他还没有坐过船呢。

心情好了,做什么事都是愉快和顺利的。小龙的心情好了,来自投罗网的鱼儿也是兴高采烈的。一条条大鱼争先恐后地钻到渔网中,似乎是为了去献祭龙王,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家族在龙王的护佑下,得以千千万万年。

小木匠装了满满一渔网的鱼儿,扛在肩上,大获而归。

留足了小龙的口粮,又将鱼儿装进两个大鱼篓中,绑在崖石上,浸泡在江水中,明天就靠这些鱼儿多换些铜板和吃食,给可怜的小龙改善改善伙食。

小木匠收拾好一切便回到了工地,怀着美好的愿景甜美地入梦。

第二天一早,小木匠给师父说想到石船镇去试试运气,看能不能多卖点鱼。老木匠依旧不多说什么,还将自己特意留下的半个饼子硬塞到了小木匠的手中,说在路上吃,别饿着了。

小木匠推辞着,不肯收。老木匠板起了脸,你这个孩子,这一去一回就是大半天,不多带点吃的,哪还有力气卖鱼?万一运气好换了钱,给老头子带点土烟叶回来就是了。说完,呵呵笑着,摸了摸小木匠的头,路上也要注意安全,听说最近土匪闹起来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自己当心点,眼睛看远点,遇到土匪也别慌,装得可怜些,土匪也不会对一个穷小子怎么样的。

小木匠听着老木匠的絮叨叮嘱,眼里湿润了,不停地点着头,直到老木匠转身走了,这才打起精神出了工地,来到江边石洞。

招呼着小龙,小龙也早已准备妥当,听到小木匠的召唤,便欢喜地窜到了小木匠身前,眨巴着眼睛,便想朝小木匠的怀里钻。

但已经长大的躯体却难以躲藏到小木匠稚嫩的怀中。小木匠犯起了愁,怎么办呢?本来就是计划着一起去石船镇的,这下子小龙该藏到哪儿?

“要不,你藏到鱼篓中去吧?”小木匠实在没辙,试探着问小龙。

“不行,我可不想和那些臭鱼待在一起。”小龙不高兴了,没想到小木匠会想出这么一个臭不可闻的点子来,小龙摇晃了几下身体,小木匠顿时惊诧地发现,小龙的躯体一下就变小了,就和最初遇到小龙时一般大小。

小龙欢喜地躺在了小木匠的怀中,得意地笑着,“好了,好了,可以走了。”

小木匠摸了摸还算灵光的脑袋,心中了然,知道小龙长本事了,没想到的是,这本事还不小呢,可大可小,随心所欲了啊,真不愧是一条龙。

小木匠也不啰嗦,到石崖边拉起鱼篓,一手提一个,便朝着码头走去。

码头上每天都有小船到石船镇,小木匠和那些船夫们也算是熟识,搭个便船还是没有问题的。

坐在小船的一堆货物边,小龙也伸出了头,好奇地东瞅瞅西瞧瞧,摇啊摇啊,和飞在天上的感觉不一样,坐船舒服还不费劲。

小木匠却不似小龙那般好奇,看着两岸青山缓缓后退,听着江水滔滔奔流,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自己的双亲。那时候父亲还带着他跑过几次船,去上游的万县,去下游的忠县,最远的一次还去到了宜昌。多少美好的回忆都在江水的流逝中,变成了记忆的片段。一个浪头打来,将记忆打得支离破碎,很难再接续起来,唯有双亲的音容笑貌残存在脑海中,微笑着,鼓励着,勇敢地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货船顺水而下,速度颇快,不到一个时辰,就来到了石船镇。

石船镇依山而建,蜿蜒曲折,颇有立体感。

这里曾经盛产青石,在经年的建造中,逐渐形成了规模。隔江相望,犹如一条大船停泊在江岸边,久而久之便得名石船镇。

石船镇陆路上接续贵州,靠着水陆两便的交通,山货贸易方兴未艾,来自各地的行商大包小包地走湖北闯贵州,串联起了川鄂黔的民间商贸往来。

下了船,小木匠便朝着码头上方的镇子走去。虽然曾经来过一两次,但那时候年龄尚小,记忆已有些模糊了。

穿过码头上写有“石船镇”的木牌坊,便算正式进入了石船镇。

这里没有陶家镇那么规整的街道,也不像望龙滩码头的街道,与长江平行而建。主街自下而上沿着山势,如长蛇般,蜿蜒向上,民居也随着起伏的曲线,在梯坎的两侧鳞次栉比地排列着,紧靠江岸的多是吊脚楼,越往上走,随着坡度的减缓,民居的样式变得略微规整一些。沿街两侧房屋的滴雨檐也颇具匠心,更有特色,一直延伸到街道中央,正好形成了一条风雨长廊。

主街两侧的店铺门前,歇脚的挑夫或者货郎就坐在石阶上与主人家闲聊着,吧唧着旱烟,乡里乡亲的话语里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没有望龙滩的冷清,也没有陶家镇的繁华,处处都透着一份亲近的闲适。

小木匠提着鱼篓,不紧不慢边走边看,想寻个好位置卖鱼,但直到走到了坡顶的风雨廊,都没有寻到一个理想的所在。寻思了好一会儿,又沿着石阶返回,学着挑夫们的样子,在一个店铺旁的歇脚石上坐下来,放下鱼篓,拣了两条大鱼挂在鱼篓上,等着乡民的挑选。

日头渐渐抵近头顶,鱼儿还是一条都没有卖出。小龙已经不耐烦地偷溜出去了。小木匠却也只能继续等待,虽然情知这样希望也不大,无奈这一路走来,也没有看到一家像样的饭馆。

这时,一名男子站在了小木匠身前,提起一条鱼看了看,“你这鱼多少钱啊?”

小木匠兴奋地抬起头来,随即站起身,谨慎地说道,“只要10个铜板。”

“还挺便宜嘛!”男子点着头,从兜里摸出钱放到了小木匠手中,提着鱼满意地走了。

小木匠将铜板放进怀中的褡裢里,喜滋滋地感受着铜板在胸前的一丝温热,要是多来几个人买鱼该多好啊。

小龙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渐渐长大的小龙不再像从前一般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弹,而是充满了好奇心到处转悠。小木匠无需担心,知道小龙现在已有了不小的本事,只要它不去惹事,就不会有危险。

正当小木匠百无聊赖的时候,小龙嗖地一下窜了回来,躲进怀中后,对小木匠轻声说道,他发现了长廊上面有几家不错的饭馆,吃饭的人还挺多,要不我们把鱼拿到饭馆去试试。

小木匠听闻,高兴起来,上午在风雨廊口没仔细看就又下来了,原来上面还有更热闹的地方。

提起鱼篓,小木匠不再迟疑,兴冲冲地踏着石阶往上走去。

来到风雨廊里,沿着街道,两边的房子也变得宽敞气派起来,虽然人也不是很多,但店铺的装饰却更讲究了一些。

小木匠一边瞧着,一边找着,不久就看到了一家不小的饭馆,门前的招牌和幡旗簇新铮亮,很是抢眼。

小木匠快步走到了饭馆前,向在门口招揽食客的伙计问询他们要不要新鲜的江鱼,又大又肥美的鱼,价格还不贵。

伙计朝里面望了望,说你到柜台那边去问问老板吧。

小木匠连忙道谢,就朝里面走去。

来到柜台前,小木匠尽力让自己表现得彬彬有礼一些,“老板,我这里有江里打的鱼,又鲜又大,您需要吗,价格也不贵。”

老板伸头看了看小木匠的鱼篓,便从柜台里走了出来。小木匠随即打开鱼篓的盖子,提出一条大鱼,在老板眼前晃了晃。

你想换多少钱啊?老板问道。

一条鱼10个铜板,小木匠试探地说道。

你这里有几条?老板看着新鲜的鱼儿,心里也挺高兴,这要比渔民们卖的便宜不少。

有7条。小木匠答道。

行吧,我都要了,跟我拿到后厨去。老板很爽快。

小木匠高兴坏了,没想到这么顺利。跟着老板进了后厨,将鱼倒进大木盆中,活蹦乱跳的鱼儿们顿时让老板喜笑颜开,连声夸赞,“你这鱼可真不小啊?”

小木匠憨厚地笑了,“专门挑的大鱼来卖,小鱼都没拿来。”

“小鱼也不错啊!”老板说道,“要是老百姓家里吃,肯定愿意买你这些大鱼,但要是咱们饭馆里,其实,这些鱼都太大了,要是再小一点会更好些。”

“是吗?”小木匠有点懵了,怎么从前那些饭馆的老板不这么说呢?要是小一点的鱼,还能多拿几条呢。

“那肯定是啊。”掌勺的大师傅这个时候也凑过来了,看着满盆的大鱼也露出了两排白牙,“是大了一点,清蒸脆皮都划不来,只能做成剁椒的。”

“这些鱼都是你自己打的?”老板问道。

“是我们几个工友一起去打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小木匠已经有经验了,“我们在望龙滩做工,闲暇的时候就到江边去放网捕鱼,多赚点外快,改善改善生活。”

“你们运气真不错哦,居然能捕到这么多的大鱼。”大师傅在一旁说道。

“最近好像运气是不错,找到了一个鱼窝子,大鱼真不少。”

“我就说嘛,你看那些每天打渔的,就没你们这般运气。”老板笑着说道,“行吧,这些鱼都给你收了,要是你今后还有鱼,也都拿来,我们不会嫌多的。”

“谢谢老板,您真是太好了。这下我就不愁没地方卖鱼了。”小木匠兴高采烈地说道。

“是啊,你摆在街上卖,可能一天都卖不了几条。”老板说道。

“就是,我上午就来了,可只卖出去一条,心里正愁着呢,便想着到饭馆来试试运气。”

“看来你这小鬼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哈哈哈!”老板开心地笑着。

“是的,一来就遇到您这样的大贵人,真是小子的福气!”小木匠也会说漂亮话。

兴许是老板心情大好,把钱结算给了小木匠,还让大师傅带小木匠在伙房里吃了饭。这可把小木匠乐坏了,今天真的是运气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