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与贾薛两家的玻璃生意(求追读!)

回到自己院里的刘宸,与等在这里的邢三等人商议着此行得到的消息。

他们是从南方水寨来的,知道当今年号已经算很不错了,对于皇帝的兄弟,甚至下一代的子侄,更是一无所知。

几人商议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被刘宸赶回各自房间睡觉。

按照刘宸之前的推测,幕后黑手短时间内再次刺杀他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很多事情也不在于这一两天。

收获已经很大,只要打听到当今陛下的几位兄弟子侄,基本就可以锁定幕后黑手了。

几日里,刘宸都在房内读书写字,偶尔有人来探望再卧床装病。

贾府那边倒是派了不少小厮仆役过来,帮着夜间巡逻。

有总比没有好,兄弟们能睡个安稳觉,刘宸是领这个情了。

有一件事值得说道,刘宸现在每天除了给黛玉准备的吃食,还多准备了一份儿秦可卿的。

在他装病的几天,由金钏儿和玉钏儿去送黛玉的吃食。

由水寨兄弟扮做仆役跟随省亲别墅的做工伙计进入荟芳园,与瑞珠接头。

……

随着日子推移,刘宸觉得此次风波可能暂时已经过去,随即结束装病,开始了户外活动。

坐在院子里的一个竹制躺椅上,晒着太阳,听金钏儿说着近期贾府丫鬟圈子里传播的消息。

蓉大奶奶身体竟渐渐有了起色,昨儿都能下床走两步了。

下人们都在传,这肯定是大奶奶平日的善良得到神佛的庇佑,此次才能转危为安。

刘宸撇撇嘴,心下确定,之前绝对是有人在暗中下毒。

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送秦可卿龙形玉佩的那个所谓“皇兄”很明显是挂念这个“皇妹”的,肯定不会下毒。

下毒之人能越过那位殿下对秦可卿的保护,可见势力也很大。

小小的宁国府竟然有两拨势力在暗中交手。

只是不知道自己这个搅屎棍就这么救了秦可卿,会不会再次招来报复。

真是头疼啊~刘宸捂着脸,避开阳光直射,心头泛起一阵后悔,就不该多管闲事。

突然,从小院敞开的门口处传来一阵笑声,“宸哥儿是大好了,出来晒太阳呢。亏得我昨儿还在担忧着,生怕我家颦儿少了知心人。”

凤姐带着她标志性的风格进了院门。

“凤姐姐,晌午好呀。”

听到刘宸的称呼,凤姐一愣,不过嘴上却说,“宸哥儿安好。看到你无碍,心里的担子终于放下了。”

“可是怕我就此去了,后续的生意就不作数了?”刘宸主动提起生意的事,他也不打算再拖了。

算算时日,从京城派回太湖的人想必应该已经到了,玻璃工坊如果建设顺利,很快就可以投产。

“宸哥儿这是终于打算和小女子谈那生意了,真是吊足了胃口,几次来都不提此事。”

凤姐话里带些怨气。

之前几日她也来过几次,每次想提生意的事,都被刘宸转移了话题。

“哈哈,好事多磨,凤姐姐等会儿就知道是怎样大的生意了。”

随后两人进屋,刘宸将玻璃的计划向凤姐细细说明,直听的凤姐眸中异彩连连。

“宸哥儿,你那玻璃工坊出产的真能像现今各家从海外买的琉璃一样美轮美奂?”

看出凤姐有些不相信,刘宸笑着说,“这一点二嫂子无需担心,玻璃工坊我家在太湖那边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了,不日就可以出产成品,到时运来京中,一观便知。这一点,我可以打包票,样子只会更好!”

凤姐看着刘宸自信的表情,情绪也被带动起来,“那这生意,我们两家六四分,我贾家负责在京城的销售,打通你所说的这玻璃制品的销路。”

却见刘宸摇了摇头,凤姐笑着说道,“宸哥儿,你的东西若是好东西,没有贾家作为后盾,在京城是很难做得起生意的。这一点,你应该知道。”

“知道,不然我也不会拉二嫂子进来了。”

刘宸接着说,“但是,这件生意一旦铺开是多大的规模,你可以想象一下。贾家在京里的几家铺子和这些小厮足够用吗?而且不仅是京城,江南、两湖、两广等地的大户需求量也很大,那里的生意怎么做?”

凤姐喜悦的脸色突然止住,心头一盘算,贾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田庄租子,铺子的生意这些年不断衰败,能做生意的小厮也少之又少。

而且贾家除了金陵之外,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生意铺子。如此看来这玻璃生意,光靠贾家是不成的。

那就只能让出部分利来给薛家了。

在做生意方面,凤姐知道贾家是先天不足的,她娘家王家更是没有丝毫生意根基。

两家都远不如耕耘商贾多年的薛家。

薛家铺子开满全国,虽然现在随着大房大爷病逝稍有缩水,但是至少全国的渠道是有留存的。

但要拉薛家进场,就势必会摊薄贾家的利,所以她刚开始不想考虑薛家。

不过此时想着刘宸刚才给她展示的宏伟蓝图和庞大的收益。

也罢,分就分了,只要利润足够高,把盘子做大,得到的也肯定会更多。

“宸哥儿,我贾家的姻亲薛家在全国开满商铺,也参与到这件生意里来,岂不美哉?”

刘宸故作迟疑,“薛家?”

“就是之前你见过的薛姨妈他们家,虽然他们现在在贾府梨香院暂住,但全国的铺子都还是在的。而且她们家世代皇商,生意渠道都是现成的。”

刘宸道,“那就太好了。只是这生意还需要薛姨妈点头,共同商议才对。”

凤姐点点头,“宸哥儿说的是,既然是联手做生意,是该共同商议,只是你我需要先商量一个分成出来。”

“二嫂子想怎么分这生意?”

“贾家出京城的人力和店铺,并以国公府的名义行这生意;你家负责工坊,玻璃制品的设计制作;薛家负责全国店铺倾销。”

缓了口气,凤姐接着道,“我贾家需占六成,你家和薛家分另外四成。”

早就知道凤姐胃口大,今日见果然如此。

虽然这生意要成,必须倚靠贾家的国公府背景,不然会被其他权贵吃干抹净。

但贾府毕竟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很多事可能不会如同预想当中顺利。

“二嫂子好大的胃口,贾府只在京城出些店铺和人手,就占去大半。那我与薛家出人出地方又出工,岂不是得不到什么利?”

凤姐哈哈一笑,“宸哥儿,生意不是这么算的,国公府的名头也是搭在里面的。”

“国公府的名头?那二嫂子之前三千两就帮人插手诉讼,国公府的名头就值三千两吗?”

凤姐脸色一变,这个时候偏又提这事,当真可气。

双方唇枪舌战,最终还是定下了分成的比例。贾府四成,另外六成刘宸家与薛家平分。

刘宸其实不是非常在乎利益分配,这件生意一个是依托贾家在京城站稳脚跟,另一个则是借助薛家的生意网络和海外路线另图他计。

薛家肯定也乐意的,他们的生意如今一落千丈,已经开始关停不少店铺。而一旦玻璃生意铺开,不仅店铺起死回生,还能拉上权贵的关系,得益众多。

完全是三赢。

中午刘宸留了凤姐在院内吃饭,随后两人一起去梨香院找薛姨妈,准备谈定这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