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公元234年,这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

战线推至五丈原,距离长安、距离那克复中原的愿景,仅有两百多里。

只是,丞相的身子终是不堪重负,积劳成疾,已是到了弥留之际。

军帐内,残灯暗影,在秋风中瑟瑟摇曳。

姜维、杨仪、魏延、王平、廖化等人围在帐中,面上带泪。

弥留之际的诸葛亮努力的撑起身子,伤感的望着苍茫大地,陷入夜色。

“可惜,再不能临阵讨贼……”

“悠悠苍天,人力难及…”

“丞相——”

“丞相——”

那轮红日,终于渐渐地沉入五丈原下,秋风萧瑟,只剩下“克复中原”的旗帜,依旧挺立。

而,就在这时,另一处军帐中。

那本已废弃的七星法阵,那已然黯灭的七星灯忽的亮了起来。

这亮光从昏黄到明亮,再到耀眼,到灿然夺目。

就宛若某种不能言明的术法正在积蓄力量,然后…悄无声息的迸发!

“这里是哪?”

“灯枯油尽后,便是来到这里…这是死后的归属么?”

睁开那虚弱的眼睛时,诸葛亮发现他正置身于一片桑树林中。

头顶,诺大的“武侯故宅遗址”牌匾映入眼帘,除了这个外…他面前还有很多人,穿着他形容不上来的服饰…

五颜六色,花枝招展。

而为首一人是一名少年,年龄估摸也就二十出头,却穿着明显大上许多的汉家儒袍,正面朝众人讲解着什么。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众所周知,这是诸葛武侯于公元234年兵发五丈原,临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其中也饱含着他对家族后辈的妥善安置,而这表文中提到的八百株桑树,十五顷田便是咱们现在所处的这一处农庄…”

“重新自我介绍一下,我名叫诸葛尘,诸葛家第五十一代传人,也是这一片村落中农家乐的经营者,诸位此次旅行成都,便是住在这里,由我来全权接待…现在,请跟随我的步伐,我们来一睹村落中…我这位武侯先祖生前的旧宅、陈设…”

桑树林间,山庄的大门前挂着索大的“武侯故宅遗址”牌匾。

牌匾旁还竖立着一块儿红白相间的石碑,上面写着鲜红的五个大字“五星党支部”。

而这里,是距离成都武侯祠一百余里处的一家村庄,诚如那为首少年诸葛尘介绍的,他在这村庄中经营着一处农家乐。

至于,他提及的是诸葛家的第五十一代传人,倒是所言非虚。

但,诚如中山靖王刘胜能生下二百多个儿子,涿郡一板砖拍下来,都能砸死几个皇叔一般,诸葛家的后人也多了去了。

浙江兰溪有个诸葛八卦村,里面住的全是诸葛家的后人,诸葛尘正是其中之一。

只是,祖宗牛逼不代表后人就可以无条件的躺平。

更何况,先祖诸葛亮也没有最终实现匡扶汉室的愿景,后世也鲜有诸葛家族重塑荣光的记录。

正因如此,“诸葛”这个姓氏虽然听起来牛逼轰轰挂闪电,但实际上…诸葛八卦村并不富裕。

诸葛尘自然也就难逃“牛马”的命运。

再加上他自小父母离异,是被族中长辈抚养长大的,去年考上四川大学的历史学专业,还是诸葛八卦村里的相亲们卖了一头牛供他来读书的。

可四年大学…开销巨大。

诸葛尘也不能总靠着族中长辈的接济,于是就选择打工赚学费,正巧二舅家在成都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缺人打理,索性诸葛尘就替他看管、照料生意,补贴学业。

日常接待一些旅行团,这都是家常便饭。

如今的诸葛尘也算是驾轻就熟。

此刻,他一边引路,一边向一干旅行者讲解起来这位名声赫赫的族中先祖。

“一生用火,却终究雨负…”

“其实我祖辈这第五次北伐是极有希望的一次,只可惜那上方谷的萧瑟秋风,还是吹散了他的北伐壮志…五丈原的细雨绵绵,终是将蜀汉的复兴之梦悄然浸湿…”

啊…

当诸葛尘讲到这里时,人群最后的诸葛亮听在耳中,那几乎眯起的眼眶内却是不自禁涌出了滴滴泪珠。

现在的他几乎是病入膏肓,他发不出声音,更不知道如今的处境…

甚至就连诸葛尘的话,他也只能断断续续的听入耳中部分。

能站在这里,他更愿意相信是回光返照。

或者是上苍对他的一次奖励,听听这里的人对他的评价…

可…

即便如此,当听到“一生用火,却终究雨负”;

听到“五丈原的细雨绵绵,终是将蜀汉的复兴之梦悄然浸湿”的一刹那,他还是止不住心头的遗憾。

眼眶被不甘的泪水浸满。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只差一点…

真的只差一点点——

此时,诸葛尘的话还在继续,“提到诸葛亮,众所周知,小破站760万弹幕恭送丞相,这便是独属于我们华夏儿女的浪漫…”

“甚至,哪怕过了一千八百年,我们还是希望丞相能赢!”

“老三国中为了这场跨越一千八百年的葬礼,光是漫天飞舞的纸钱就用了整整一吨,也是使用经费最多的一场戏!这是因为…它承载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对这样一个英雄的敬仰!”

“听说你们你是坐西成高铁来的成都,这条高铁于2017年12月6日全线通车,从成都到西安…全程三小时的票价263,之所以定价263,因为蜀汉灭亡的时间就是公元263年,也就是诸葛亮将星陨落后的第三十年,而西成高铁…这短短三小时的路程却是诸葛丞相一辈子都无法逾越的鸿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甚至凭着一己之力拔高了我们诸葛整个姓氏的地位…让我在自我介绍时充满了自信与自豪感!现在,我且请诸位在这桑树下驻足,与我一道喊出一句‘丞相保重’!”

诸葛尘的话让一干旅行者动容。

不自禁的纷纷拱手,喊道:“丞相保重…”

而这一番话,却是让诸葛亮陷入了深思。

『——蜀汉灭亡于三十年后?』

『——阿斗又撑了三十年嘛?』

正直他遐想之际…诸葛尘的喊话声传来。

“接下来参观的是我尝试着复原的七星法阵…后面的老先生脚步快一点…”

诸葛尘显然是注意到了队伍最后的诸葛亮,只是相隔太远,看不清楚他的面貌,只知道是一个身着道袍的老人。

说起来,来这里拜武侯的,总是会有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群,道士也并不奇怪,甚至诸葛尘发现道士对诸葛亮往往会有更强烈的情绪。

“诸葛亮是被魏延害死的么?”

“如果不是魏延突然闯入,是不是诸葛亮的七星法阵就能为他再延寿十二年?”

方才注意力还在最后的道袍老者身上,可很快,诸葛尘的注意力就被各式各样的问题给拽了回来。

“七星法阵呐?”

诸葛尘沉吟了一下,“你们要对这个感兴趣,那我就给你们细细的讲,所谓七星法阵…是指三元养育,九气布化,五星为五脏,北斗七星开其七窍,七星之气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尺…”

“而按照道经《云笈七笺》中有言:人头顶的七星便是对应人的七魄,七星灯若是明亮,那人的气魄就暂时还未被抽离,反之…七星灯若是灭了,七魄便会从身体中抽离出来…”

“简单点说,的确是魏延闯入带来的劲风吹灭的七星灯,这也是我先祖七星灯续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反之…明朝时期的刘伯温则是让七星灯成功的亮了七日,最终得以逆天改命,延长了十二年的寿命…”

“当然了,诸如七星法阵、七星灯…这种道法神乎其神,它的术法成效更是众说纷坛,《云笈七笺》中还言道说这道法能穿越时间,跨越位面…但这只是野史杂记,都是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大家且听一听便好…不能当真,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的!”

噢…

伴随着一个个恍然大悟又云里雾里的眼神,诸葛尘知道…这些游客又被他唬住了。

作为历史专业的大学生,讲解这些《野史杂记》中记录的玄奇术法并不难…

倒是…

唯独真正的诸葛亮,在听到诸葛尘这一番话后,那虚弱的眼睛徒然睁大了一些,他看清楚了眼前的这个自称是诸葛氏后人的少年。

同时…也像是对他自己身处的环境,身边的人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里果然不是死后的归属之地!』

——『诸葛氏五十一代传人…诸葛尘?』

——『穿越时间,跨越位面么?』

想到这一节的诸葛亮,他内心中其实有更多的疑问,这便宛若一个巨大的迷雾,正在徐徐的等待他一步步的去拨开。

只是这时。

他那油尽灯枯一般的身体终究是再也扛不住了…

“咣”的一声,他整个人栽倒在地。

“啊…”

随着人群中的尖叫。

诸葛尘连忙飞奔到他倒下的地方,却见这道袍老者形如枯槁、面若死灰。

皮肤呈现出半透明的蜡黄色,像是老旧的宣纸浸了茶渍。

青紫色的血管在松弛的皮肤下蜿蜒,如同干涸河道最后的水脉。

就连气息也变得极其的微薄——

“他好像不行了…”

有旅客提醒诸葛尘。

“卧槽——”

诸葛尘不由得惊呼一声,他心头念道。

『多大仇啊…死我这儿?』

继而,出于本能,他立刻背起这老者,就往村口停车场处疾奔而去。

此时此刻,他心头就一个念头…

这老头!千万得保住!

要不然,二舅这生意,他诸葛尘的学费…就全都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