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考

第二天,睡够几个小时的李容时从床上爬起来,拉开了窗帘。

六月的早晨,阳光温暖而不烈。

李容时简单地选了白色长袖T恤和白色的长裤以及一双白色板鞋,一身白色衣服更显身材挺拔颀长。

他想了想,又挑了一块机械表遮盖手腕上的疤痕,拿着高考用的文件袋,下楼见家长。

李容时家是复式住宅,餐厅在楼下。

一楼的餐桌上坐着母亲柳曼、弟弟李荣安和他的好兄弟严树。

严树是柳曼闺蜜的儿子,两家是邻居,两家感情深厚,柳曼更是经常叫严树过来一起吃饭。

三个人言笑晏晏,更像是一家人。

李容时一出现,笑声说话声随之一顿,一片寂静。

原本谈笑自若的柳曼看到李容时下来,反倒是有些紧张。

“容时,下来啦。快来吃早餐,你爸爸已经去上班了,高考好好考,争取拿个状元回来。”

柳曼是慈母,性子软,她觉得对不起大儿子,又舍不下小儿子,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久而久之,因为心里越来越浓的愧疚竟然经常躲着李容时。

听了这句话,李荣安咬着吐司片翻了个白眼。

状元?这心理能力承受极差的傻子不考个零分回来才怪。

这样想着,他和严树对视了一眼,无言的默契。

李容时没答话,随手把文件袋放到餐桌上,顺道在旁边的座位坐下,离着三人都不近,笑了笑,意味深长道:“我会考状元回来的。”

这是原身最后未完成的一步,也是他在异世界的蓝星迈开的第一步。

原主李容时长相清俊,身材挺拔,家境优越,成绩优秀,父母感情和睦,有一个弟弟。

不管从哪方面看,原身作为高中生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人生赢家。

但是他不想活了。

那这其中是一定出现了问题。

李容时童年走丢,在山区忍辱负重装疯卖傻,最后自己筹谋成功回了家,回家的时候他甚至还未满十六岁。

这样的人脆弱吗?

不。

他坚强极了。

那为什么挺不下去了呢?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李容时看了眼左手腕上被机械手表挡住了的那道极深的伤疤,一言概之,不愿多想。

父母的小心翼翼、弟弟的无故仇视,世界如此之大却无我容身之处的绝望,我拼尽一切奔你而来你却视若无睹地转过了身。

李容时再怎么聪慧坚韧也不过只是一个未长成的少年,无人引导,无人可诉,只能在无尽的压抑中自我崩溃。

掺杂在记忆里面的情感太过复杂,让接收到记忆的薄妄之心情格外沉重。

虽然心疼平行时空的自己,但是夹杂私货这种行为不可取,薄妄之简单谴责了一下已经不在人世的李容时。

因为他昨晚确实因为脑海里不停回放的记忆没睡好,最后还是系统又消耗了一些能量才压制住。

李容时快速解决完早餐后,也没看桌上的人的表情,起身拿着文件袋。

“那我先走了。”

他的考场离这里很近,走着更方便一些。

母亲柳曼一脸茫然地看着李容时的背影,然后看向李荣安和严树。

“你们是不是惹哥哥了?”

李荣安举起双手作投降状,笑道:“我哪里敢啊,我的好妈妈,人家是大学霸,高考在即,我怎么敢招惹他呢?”

柳曼很是信任她从小养到大的儿子,又认真叮嘱道:“这两天给哥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知道了吗?”

李荣安和严树嗯嗯点头,两人保持着默契,糊弄着家长。

要搞心态当然是在高考前搞啊,李荣安想起当时李容时的表情就想笑。

他凭什么?

他凭什么能回来?

他凭什么回来就能得到家里人的重视补偿?

他凭什么能考得那么好?

李荣安已经不知道一开始为什么看不惯李容时了,到最后他甚至嫉妒李容时的名字是“容”而不是“荣”。

他知道,如果李容时再不消失在他的世界,他会疯。

……

路边绿荫葱葱,李容时迈着长腿,不紧不慢的走着,现在仍是早晨,阳光并不强烈,还有徐徐的清风吹来,十分舒适。

“系统,你听过这么一段话吗?人不是断气的时候才真的死了。”

李容时自顾自地说:“有人说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然后他在社会中死了,不再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

说话时,他的眼睛里仿佛有光在跳动。

所以其实李容时和薄妄之并没有死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永生。

被李容时视为人工智障的系统:家人们谁懂啊,这人在系统面前怎么也这么装逼啊。

走出小区后,直走一段路,再左拐便到了李容时高考的考试地点。

高考的第一场考试科目永远是语文,在等待考试开始前,李容时一直回忆着这个世界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考试重点。

时间到了,考生入场。

进行考前安检时,李容时摘下手表后的疤痕和俊朗的外形先给监考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最后只说了一句:“好好考。”

发下试卷后,李容时先是大体浏览了一遍试卷,写完了姓名考号,开始答题。

他凭着原主的记忆,飞快做完了前面的题目,只剩下最后的作文题。

李容时练的是行楷,行笔自由,书写快捷,笔道流畅,潇洒多姿,握笔的手也修长白皙,卷面十分的赏心悦目。

安检时就注意到李容时的监考老师眼中满是欣赏怜惜之意,他是从外地调过来的监考老师,不认识李容时,不知道这是哪个学校的好苗子,准备等考试结束去问问。

这时,李容时看向了今年的高考语文题目。

题目范围很大,但也很简略,只有两个字——生命。

一般来说,这种格局越大,看起来很好下笔的题目更难写,也更难写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