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练得一手好字,还在于通过写字这一技艺的修习,体悟其中的乏味或有趣,进而磨炼意志、修身养性,培养优秀人格。从字看天下,从古人的墨色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对于认识和欣赏艺术都有助益。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这正是对书法笔法、结构以及章法的形象描述,笔法美、结构美是局部美,章法美是整体美,三者互相影响,而后融为一体。

赵孟頫,元书画家,湖州(今属浙江)人。工书法,尤其精通正、行书和小楷,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融合唐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画圆转遒丽,世称“赵体”。存世书迹很多,有《洛神赋》《帝师胆巴碑》等。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书法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将赵孟頫楷书的笔画技法、偏旁部首、结构技法作为重点进行讲解,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书写案例及视频教学,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同时对书法的发展、文房四宝知识、用笔及执笔姿势、书法章法知识、书法作品要素及书法创作进行讲解,书后附书法大家的名作资源,供大家临摹。

书法与写字所追求的或有不同。写字追求实用,要求字的形、音、义缺一不可,而书法与艺术结合紧密,追求字的形美与神韵。本书在“笔画技法”“偏旁部首”章节,将“练习指南”作为教学指导,下部范字既包括对“练习指南”的演示,又结合“同字求变”的理论,进行知识拓展,给出了不同的写法。希望读者在掌握笔画形态变化和结字规律的同时,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不断提升书法审美能力和书写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书法之路很长,等待你去探索、去思考、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