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儒家“五经”之一,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先秦时期总称《书》,汉代以后尊为《尚书》,即“上古之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收录了虞、夏、商、周各代的重要文献,如典、谟、训、诰、誓、命等,具体内容包括:

“典”:记录重要历史事件或特定主题的历史记载;

“谟”:记录君臣之间关于国家大事的对话或策略讨论;

“训”:臣子向君主进谏或提出建议的话语;

“诰”:君主颁布的训示或勉励性质的文告;

“誓”:君主在出征或重大场合向士兵发表的誓言;

“命”:君主发布的任命或赏赐等命令。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书中不仅有天文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记载,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人文等情况。由于《尚书》的各篇章并非成书于同一历史时期,其中蕴含的文句在语法、词汇以及方言使用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性和时代特征,因此,它成了现代语言学家研究上古汉语演变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