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秦毅感觉到自己非常不对劲。
具体来说就是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不能行走,眨眼,甚至不能呼吸!
然而就算是不能呼吸,秦毅也没感觉到不舒服,也没有窒息感。
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终于知道身体发生了什么。
“意思是我变成一颗天体了?”
原来正在图书馆看书的他,忽然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然后就发现身体不听使唤。
之所以不听使唤,是因为从之前的人类血肉身体,变成了一颗小行星。
秦毅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这颗小行星以及周围星空的样子。
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大致呈椭圆形,而在脑海中还有一个面板。
当前天体:小行星
最大直径:120米
质量:220万吨
当前速度:10米每秒
能力:1,可吞噬质量低于自身 20%的天体。
2,喷射流体物质移动自身。
3,缓慢改变不同元素所在的位置。
显然,通过这个面板,秦毅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基础信息。毕竟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没有熟悉的参照物,很难了解这具身体的大小。
接着对面板继续研究,发现面板能够提供一些辅助信息。比如选中周围其他天体,就能知道彼此之间的距离、大小与质量,当然这个功能也有范围限制。
“虽然不知道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想要探索宇宙,凭借这 120米直径的身体显然不太安全。”
秦毅略微沉思一会儿,眼前的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吞噬比自身更小的天体,壮大自身。根据面板提供的信息推测,质量增大后可能会获得全新的能力。
除了意识没变,拥有一个面板以外,秦毅还发现在身体内部有一个小空间。
他的意识探查到身体内部的小空间,里面有不少书籍。仔细观察的话,这些书籍正是重生之前在图书馆里面的书籍。
“居然还有几百本书在我身体里,有了这些书,至少能打发时间了。”
数百本书并没有占据多少空间,秦毅将书籍稍加整理后,便将心思放在提升身体质量上。
“那就……开始吧!”
才成为小行星不久,要完全适应并正常使用这具“身体”,还是有些难度。
就像最简单的移动,除了天体正常的引力关系外,只能通过喷射流体物质进行移动。
而喷射流体物质,又要找到内部的“液体”,通过改变元素位置的能力,在身体内部塑造“管道”。借由这些管道,将液体喷射出去,通过反作用力移动身体。
这听起来不算复杂,但秦毅还是适应了很久,才能勉强让身体按照自身的想法进行移动。
“速度越快,消耗的物质也越多,不过我暂时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为了让自己这颗 120米直径的小行星身体正常移动,秦毅消耗了几千吨的物质进行练习,幸好内部储存了不少的冰与液态甲烷。
由于宇宙的低温,要将冰在身体内部加热化成水,需要不少的时间,所以现在让身体移动的物质主要是液态甲烷。
根据秦毅的观察,周围的空间存在不少小行星,不过彼此之间有些距离。
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按照面板提示的信息,是距离400公里外的一颗小行星。
通过面板,那颗小行星最大直径约为45米,质量约15万吨。
虽然面板描述的吞噬能力,可以吞噬质量低于自身 20%的天体,但保险起见,第一个目标的选择还是不要太大的好。
400公里的距离,在茫茫宇宙中实在太短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断喷射的液态甲烷,让秦毅身体加速到 50米每秒。
“这里的宇宙空间特殊,我与其他小行星似乎并没有受到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影响,我的移动不需要消耗额外燃料用来抵消其他引力作用。”
虽然秦毅能“看”清楚周围的宇宙空间,但茫茫宇宙,除了不远处的小行星,更远的天体实在难以看清。
就连星空中的繁星,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也很难判断距离。
面板又受到限制,即使锁定星空中的亮光,也无法探查基础信息。
没有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影响,只需要130分钟就能跨越 400公里的宇宙空间。
为了安全起见,在接近目标的时候,秦毅反向喷射液态甲烷让自身减速。
“50米每秒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万一给我身体撞坏了岂不是完蛋。”
再次消耗两千多吨的液态甲烷,最终减速到 3米每秒的速度。
秦毅感受到身体已经和目标小行星几乎挨着,都能看清那颗小行星表面细节。两个天体完全挨着的时候,甚至还隐隐感觉身体内传来“嘭”的声音。
“接下来……该吞噬了!”
此时的秦毅有一种饥饿的感觉,就像是饿了一天的人看到美味的食物一般。
与他身体挨在一起的小行星,此时对他来讲就是一顿大餐。
使用这具身体的“吞噬”能力很轻松,就像作为人类张嘴吃饭一样简单。当然作为一个天体,自然没办法张开一张大嘴将目标吞掉。
“嗯,原来是这样!”
秦毅感受到使用吞噬能力后,身体传来的变化。原来当身体与“食物”挨着的时候,吞噬能力就会将“食物”进行分解。
分解后的物质会与身体进行缓慢融合,这需要不少时间,不过对于现在的秦毅而言,时间并没有那么重要。
进食的过程没有想象中无聊,在这期间,还需要对融合的物质进行重新分配,以此更好地与身体进行融合。
“15万吨的质量,不到我身体质量的 10%,融合还算轻松。”
完全融合目标小行星后,秦毅能感觉到自己似乎变强一些,但也微乎其微。
另外还补充了一点冰与液态甲烷,冰与液态甲烷对秦毅而言相当于燃料,是在星空中行动所需要的必需品。
液态甲烷使用很方便,而冰需要用身体加热,加热后才能使用,所以冰暂时储存在身体的内部,当作备用能源。
补充来的其他物质,根据元素不同,秦毅将它们融合到身体的不同地方。
像铁、锌、银这些重元素,用来充当身体的“骨架”,分配在身体的框架上。至于外壳以及身体大部分物质,还是由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