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终章

他一直以为,自己接受谣言的传播只是表现上的无奈之举。

直到tx离开学校,当他发现自己已经任由思绪飘散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矛盾已经渐渐消逝,原来自己在内心深处早已接受了这一切。

感情上,他甚至已经记不清这一切是从何时开始的了。明明理智上,一切是那么清晰。

说到理智,他又开始不自觉地思考了。

复盘过去,也不知是为了记住,还是忘却。

他再一次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情感,最终还是得到一个结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情,或者说他无法明确的理解到自己的感情到底从何而来。

她是与自己不同的两种人,她是很爱笑的,他能辨别出,那是发自内心的笑。

她活泼,乐观,也决不会用思维去分析。

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对他而言就像齿轮中萌生的绿芽。

绿芽固然富有生机,但在他那由线条和齿轮结合而成的思维里显得格格不入。

他一直知道,水泥才是他的本色,是不可动摇的地基。

于是,他内心的每根神经自然都在本能的排斥这片绿意。

可那簇绿意偏在理性浇筑的水泥地里疯长,连根茎都带着倔强。

终于,在各方合力的推动下,他不再徒劳地否定自己的感情,却依然习惯性绕道而行。

他总觉得,以后还有时间好好相处,等自己认可了自己的感情,再说吧。

可时光从来不等候迟疑者。

直到离别成为既定事实,他甚至还未从情感上真正认清、接纳自己的感情。

但无论如何,已经晚了……

同学练习册的翻页声将他拉回现实,他赶忙把字条塞进书本夹层,努力专注在课堂上。

但能控制的只是行为,思维是无法控制的。

他开始笑自己。都分开了,还不忘了掩饰自己的情感。

也不知道是在骗自己,还是别人。

他能信任的人太少了。

除了杜星,他还能相信谁?又会是说,杜星难道真的可信吗?

他不知道。

他本不敢告诉别人,但还是忍不住。

某个夜晚,他给同学发的消息中明确的点出了617的事实。

依旧保持清醒,他迅速撤回了。

但没有用。

每一次不理智,都会带来更多麻烦。

于是,他便吸取教训,不再提起。

他太害怕,顾虑的太多了,怕失控,怕非议,怕行差踏错。结果在反复丈量中,还是错过了所有可能。

就像现在,他还是会用思考去麻痹自己的情感……

但这也不是他的错。

毕竟,如果不是这样,可能错的更多,问题也更多。

他讨厌这样的自己,这样反复无常的自己,这样或喜或悲的自己。

他经常会想,要是能不再萌生任何感情,就好了。

……

日子在自我剖析中流淌,像被雨水分割的玻璃。在思考中,他度过了难熬的一天,又一天。

他开始习惯在上学路上放慢脚步,让指尖温暖的光带走心事的重量。

他的难过渐渐变淡,越来越淡。

直到后来,如果不刻意去思考,他甚至察觉不到这份忧伤的存在。

他的笑容从刻意的伪装逐渐沁入肌理,连他自己都辨不清几分是伪装,几分已成自然。

他知道自己在麻木自己,但已无法挽回,清醒地放任自己钝化,或许就是最优解。

当第六个空笔芯滚落抽屉深处时,他才惊觉,自己已能平静地念出'617'这个编号。

某天拿饭路上,忽有清风穿廊而过。

原来玉兰已绽满枝头。

春天到了。

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617的模样,这次他没有移开目光。他笑了,发自内心的,他终于直面自己的思维了,虽然是在故事终章之后。

玉兰花瓣落在他曾紧攥落叶的掌心,柔软得像某个未完故事的句点。

无论如何,事情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