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时期,堵胤锡升任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战死,大顺军余部三十万人流落在两湖地区,群龙无首,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难题。
此时身为湖广巡抚的堵胤锡,以其卓越的政治眼光看到,只有联合大顺军共同抗清才有中兴之望,便只身赴大顺军营谈判会盟,对大顺军将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诸将领被堵胤锡的人格魅力感召,听闻后声泪痛激,李自成遗孀高桂英对大顺军首领李锦感叹道:“堵公,天人也,汝不可负”。
在堵胤锡劝说下,大顺军众将同意归顺南明。
南明官员观念中,大顺军是逼死崇祯的罪魁,是南明政权的夙敌,恨大顺军更甚于清军。当堵胤锡上奏为大顺军将领请封爵位时,隆武朝廷立刻炸了锅。但皇帝朱聿键认同堵胤锡联络起义军共同抗清的战略,力排众议,将大顺军改编为“忠贞营”,受堵胤锡节制,封李自成遗孀高桂英为贞义一品夫人,封李自成的侄儿李锦为兴国侯。
自此南明完成了联合起义军抗击清军的重大战略转变,忠贞营成为隆武时期及永历前期抗清的中坚力量。
《红楼梦》中李婶和李纹、李绮姊妹就是影射忠贞营将领,理由如下:
1 .李纹、李绮的叔伯,也就是李纨的父亲叫“李守中”,李自成的父亲叫“李守忠”,这个安排绝非巧合,“李守忠”在清初知者甚众,许多清初的演义、小说都有提及。李纨对应的人物是钱谦益和瞿式耜,与李自成八竿子打不着,将李纨的父亲取名“李守中”,应当是作者借此点明李纹、李绮影射人物是李自成的血亲。
2.李自成战死后,李自成的三弟被推举为大顺军首领,关于他的史料不多,有的文献中他的名字叫李自敬,但在《清世祖实录》中记载他的名字叫李孜,李纹应当就是影射此人。草书中“糹”的字形为“孑”,“文”的字形为“攵”,草书的“纹”字与行书的“孜”字一般无二。
大顺军中最具威望的将领、忠贞营的统帅叫李锦,他是李自成同庚的侄儿,查汉语词典,“锦”的解释是“有花纹的丝织品”,“绮”的解释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两个字意思几乎完全相同,所以李绮就是影射李锦。
3.李纹、李绮、薛宝琴、邢岫烟“四美”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同时出场、同时来到贾府,是贾府一大盛事,贾母还说:“怪道昨日晚上灯花曝了又曝,结了又结,原来应到今日”。薛宝琴影射郑成功,邢岫烟影射黄道周,历史上黄道周募义军出征、郑成功面见隆武皇帝获赐国姓、大顺军归顺南明,都发生在隆武政权新立之初。四美同时来到贾府,便是隐喻隆武帝所能依赖的几只抗清力量同时登上历史舞台。
4.李纹、李绮同她们的妈妈“李婶”一起来到贾府,二人也总是与李婶一同出入贾府。李婶影射大顺军的皇太后、李自成的遗孀高桂英,她既是大顺军独挡一面的女将,也是大顺军的旗帜。
大顺军改编为忠贞营后,以堵胤锡为督师,于1645年十二月发动了进攻荆州的战役,将荆州围困至次年二月。只可惜配合荆州战役的明军各部实在太拉跨,行军迟缓、一触即溃,未能扼守长江航道,致使救援荆州的清军如入无人之境,截断了忠贞营的补给通道,并对围困荆州的军队发动突然袭击,致使忠贞营一败涂地。
战败后,李孜率部五千余人走投无路,投降后全部被杀;李锦所率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入三峡地区修整,在川、鄂交界处的夔东地区驻扎下来;堵胤锡率部退入湖南,途中坠马折断手臂。
1648年初,随着已经投降清军的金声桓、李成栋等人在江西、广东相继“反正”,也就是重新归附明朝,被清军打得奄奄一息的永历政权迎来了一个短暂的中兴,明军重新与清军在湖南展开争夺。堵胤锡看到明军绝非清军对手,便亲赴夔东邀请忠贞营进军湖南,七月李锦率军东下,到十一月便几乎攻克湖南全境,围困长沙。
此时江西战局吃紧,金声桓在南昌被清军围困,眼见湖南大局已定,五省总督何腾蛟便将忠贞营调往江西增援。谁知接替忠贞营围攻长沙的明军战斗力实在太差,加之增援湖南的济尔哈朗军战斗力太强,明军一触即溃,湖南全境再次易手,何腾蛟亦困守湘潭。
1649年正月二十日湘谭城破,清军屠城五日,大屠杀后湘潭一城仅剩百余人,时人汪辉记载其惨状:“近前则足软,欲退又不能。魂飞魄散,心胆惧寒矣。时血迹尚鲜,腥臭逼人,立身无地,有食亦不能下咽。但见尸骨纵横,惨不可言”。
城破后何腾蛟被俘,他拒不投降,绝食七日、被杀殉国。
湖南失守后,转战江西的忠贞营腹背受敌,经过艰难跋涉退入永历朝廷控制的广西,但永历官员歧视农民军的观念根深蒂固,被视为“犯境之贼”处处遭到排挤,甚至遭到围剿。护送堵胤锡及忠贞营将领家眷的船只也遭到明军炮轰,众多家眷枉死江中。
此时堵胤锡也率千余残部从湖南退回广西,永历朝很多官员认定他是大顺军的内应,处处排挤,并将丢失湖南的责任推到堵胤锡身上。永历帝想让他入内阁辅政,又遭到瞿式耜等人的阻挠。
堵胤锡为明其志,欲重整忠贞营及大顺军余部,返回抗清前线。于是永历帝加升堵胤锡为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赐龙旗十二,征调天下兵马粮饷。堵胤锡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常常吐血,率军至浔州(今广西桂平)时因病抑郁而终,享年四十七岁。
李锦亦在堵胤锡出征前病亡,李锦的养子李来亨后来率忠贞营离开广西,突出重围,重新回到四川、湖北交界的夔东,后又会合前大顺军的郝摇旗、刘体纯等部,凭借三峡地区易守难攻的险峻地形,屯耕自给、整军练兵,聚众十万,建立了以茅麓山为中心的抗清基地,史称夔东十三家,成为南明抗争到最后的抗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