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角抵(求追读)

不过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小山村确实跟其他村子有些不一样,就比如那些村里小伙人人都有一手的搏击与兵击架子,以及村老家时不时的人员进出。

这些天里他都是看在眼中的,不过一想到山上的童渊,他也大致明悟了些,有个威望不俗的武师坐镇,小山村有别于其他村子的奇妙之处也就说得通了。

他看向赵云:“既然下山了,那晚上就陪我再练一会?”

反正家园田地的出产还有四五十分钟,闲着也是闲着。

“翠姐,蒸一些面饼跟鸡子,多蒸些,大家一块吃。”

叫上赵云,张显朝周翠说了几句,上次郭府赠送的吃食还有一些,加上他的家园农牧也有了出产,现在一天八个鸡蛋足够满足这一大家子的食用了,等这几天孵化的雏鸡也长大后,那一天五十四枚鸡蛋就更加的富余了。

“好的家主。”周翠听到张显的吩咐连忙放下手里正忙的针线活跑进了灶房。

这一周下来,原本十分干瘦的母女俩也多了一些气色,原本看上去像个老妇的周翠也年轻了不少。

所以对待张显,她已经是恭敬的不能再恭敬了,农村妇人没有太多的想法只知道即便不为了自己,也得考虑女儿的生活,能遇上张显这样的主家,那是几辈子也碰不上的好事。

一旁的赵云呵呵笑着,他是亲眼看过几天前这母女是什么样的,心里对自己显哥儿的品格更加的欢喜了。

“显哥儿,晚上你想练什么?”

赵云一边用油灯点燃两个灯笼悬挂屋檐一边问道。

“晚上动刀兵有些危险,咱们就练手搏角抵。”

“行啊,这就来。”赵云爽快的答应了一声,手搏角抵也就是空手搏击摔跤他也是驾熟就轻,在最开始习武的时间里,每日除了扎马就是练这个了。

师父常言他是少有的习武奇才,只不过自从显哥儿来了以后,这个师父常用来夸他的词汇就换了人选。

不得不说,自己显哥儿的学习能力实在是太过妖孽了!

暮色四合,屋檐下前两盏灯笼在晚风中轻晃。

找了块土质松软的黄土地,张显褪去了些衣物只留一件保暖衣,保暖衣下胸腹间虬结的肌肉充沛着力量的美感——这是【力量8】与【体格8】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云脚踩在黄土地面上浑身轻松,他没有除去过多的衣物,眼神中有着对自己的完全自信。

活动了下手脚,他摆出架势:“显哥儿,'虎扑涧'来了!“话音未落,少年身形如弓弦骤放,双手直取张显腰腹。

张显本能后撤半步,忽觉腰间一紧,赵云竟借着冲势将衣物绞在腕间,脚跟顺势别向他脚踝——正是角抵中的“绞缠式“。

眼看要仰面栽倒,张显也不慌张,将童渊点拨的下盘要点牢记,腰腹发力如老树盘根,硬是卡在将倒未倒的刹那。

“厉害了显哥儿!“赵云眼睛一亮,右手突然变招借着衣物的绞劲腾身而起翻至张显肩膀。

张显只觉一阵眼花缭乱,待要挣脱却见少年双腿已绞住自己脖颈,整个人如猿猴挂树般悬在半空。

张显福至心灵,干脆身子朝后一倒,借着赵云的力气将赵云给砸进地里。

少年老道自是不肯,索性干脆松了盘住张显的双腿,双脚一蹬张显肩膀身形扭转快速闪离,只剩张显自己直挺挺的倒在土中。

“还能临阵脱逃的是吧。”爬起来的张显朝赵云咬了咬牙。

后者嘎嘎直笑:“哈哈哈,显哥儿自己选的招数自然是要自己承受喽,我可不想被这么砸一下。”

“显哥儿力道够了,但是经验还少,待我给你喂招!”

“那就再来!”

两人在黄土地中你来我往,一时间震的烟尘四起,惹得在院中筛麦分糠的李真频频侧目。

“家主,可以吃饭啦!”

远处传来周翠唤他们用膳的声音,炊烟里混着新麦饼的香气,两人这才停下搏斗,将近一个小时的角抵下来,他们也快成泥猴了。

作为被喂招的一方,张显更是花了整张脸。

不过收获却也不小,待他们停下角抵后,张显耳边就回响起了好几个经验获取的提示音。

【力量经验+7,体格经验+12,战斗经验+15。】

付出就有收获的愉悦感堪比成瘾性最大的恶习,这也是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动力。

用水清洗了一番,张显赵云各自换了一身新衣。

新衣是周翠跟赵母用郭家送的布匹缝出来的衣袍,不仅他有,赵云,赵风,赵母,周翠,李真,夏侯兰他们都有,人手一套,只不过奈何生产力,如今能穿上新衣的也就两三人而已。

喷香的麦面饼蒸腾着热气,陶碗中,八颗剥去了外壳白嫩的鸡蛋更是让人垂涎。

也就是张显,否则如此丰盛的一餐对赵风他们而言恐怕只得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了。

“家主。”李真小心的用手捧着一颗鸡蛋放到了张显碗中,自己却被那面饼香气给馋的直咽口水。

众人皆看着张显,就好似他没动筷其他人也不会动筷一样。

无奈摇头,他只得咬了口面饼后道:“吃饭吧。”

其余人这才纷纷吃了起来。

这样的变化是那天从郭府带回一大批物资后造成的,赵云的兄长赵风是个憨厚的老实人不善言辞,平日里的存在感并不高,若是放到人群里除了他那张还算俊朗的面孔有些分辨力外就再无任何特点。

而赵云目前又常在山上修习,并不常回,所以一来二去下,张显就不知不觉中仿佛真成了赵家的主心骨似得。

赵母倒是个有眼界的,以前赵父还在世时赵云家的情况也算富裕,这点从赵云,赵风两人皆有表字就能看得出一二。

至于家中的变化,赵母的感激多过了意见,一是张显对赵家有救命之恩,若不是那日张显架着赵风从山下下来,她恐怕就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二一个张显到来后家里的情况确实也在不断的变好,大儿子不再像以往那样紧绷,时刻为了一家子的口粮奔波,小儿子也变得愈发的开朗,种种变化下赵母也就真把张显当成了自家子侄看待。

既然都是一家人了,那谁当家做主又有什么不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