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都掺假了
- 中药逆袭:从每日情报开始
- 黑天天
- 2029字
- 2025-03-31 16:31:58
风城市中药材批发市场。
李旭正挑选药材。
他父亲半年前因一场意外去世,留下祖传的中医诊所。
李旭子承父业。
虽然他本科专业学的中医。
但是并没有多少实践经验。
特别是对中药材的挑选。
更是只停留在书本上。
他听父亲说过,中药材里面的黑幕很多。
一时间拿不准面前的海金沙怎么样。
“兄弟,这可是上好的海金沙,你瞧瞧这粉末,这质地,这颜色……”
店老板热情的推销,“都是从南方进的好货。”
海金沙,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的孢子,秋季采收,自然风干后,筛去茎叶,就成了一种利尿通淋的中药。
李旭抓起一些,手感光滑,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和诊所中父亲之前买的海金沙差不多。
“应该是真的。”
李旭点点头,正想开口购买。
脑海中响起一道声音。
【每日情报系统绑定中……】
【绑定成功】
眼前出现一道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光幕。
【宿主:李旭】
【系统等级:1级(每日可获得一条情报推送)】
【今日情报:风城市中药材批发市场中所售卖的海金沙,都掺入了泥沙红砖粉,其中康之家中药材批发店铺掺入比例最高,高达65%,灵芝堂掺入比例最低,为21%】
系统?
李旭反映过来后,惊喜交加。
没想到自己竟然拥有了能改变人生的系统。
太好了!
还不等他回味。
店老板催促道:“兄弟,你买不买?”
李旭抬头,看了看这家店铺的名字:康之家中药材批发零售
“我再去别处看看。”
说着,放下手里的海金沙,头也不回的走了。
特么的,
掺了65%的泥沙红砖粉。
简直太黑了。
普通品质的海金沙200元一斤。
泥沙红砖粉呢?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商家掺了65%的泥粉,一斤海金沙混合物中只有35%真正的海金沙,即用70元的成本,卖出200元的价格。
简直暴利!
如果只是多收点钱也就罢了。
关键是海金沙是治病的药物。
医生开药,是有剂量的。
掺了泥沙红砖粉,剂量不够,药效就不足。
治不了病,别人就说中医不行。
能怪中医吗?
李旭走了几步,又突然停下。
今天的情报说的清清楚楚,整个风城市中药材批发市场售卖的海金沙都掺假了。
不买?
李旭摇头:“那可不行,海金沙是治疗尿路问题的常用药材。”
怎么办,换个地方?
但是,谁能保证去别的地方买就能买到真货?
一时间李旭颇为纠结。
“咦,有了!”
突然,李旭心中一动。
今日情报标注了两家店铺售卖海金沙掺假比例。
这样的话,就能倒推出用量。
比如掺假比例最低的灵芝堂,掺了21%的泥沙红砖粉。
买来之后,开药的时候,多开出来缺少的21%不就可以了吗?
而且泥沙红砖粉很少和其他中药发生反应。
掺杂其中也不会影响药效。
“就这样办了。”
李旭来到灵芝堂。
“老板,要买什么?”
一个年轻的女店员招呼道。
“海金沙。”
“我们的海金沙是整个市场里最好的了,绝对没有掺假,老板你来对了。”
“我看看。”
“这里……”
李旭来到装有海金沙的袋子面前,捏了一些,仔细感受。
手感细腻,味道浓郁。
比康之家的好许多。
“给我秤五斤,对了,多少钱一斤?”
“二百四十元。”
“这么贵?别家的只要二百。”
“老板,我刚才说了,我家的绝对没有掺假,虽然贵一些,但你买到的都是真货。”
李旭无语。
如果我没看情报,还真信了你。
灵芝堂虽然掺假比较少,但价格贵,整体算下来并不比康之家店铺好多少。
“你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懂。”
李旭抓了一把海金沙,摊在手心里。
知道了结果,倒推原因,简单多了,“你瞧,这一些不是海金沙,它们坚硬,还有一股土腥味,明显是泥沙。”
“嘿嘿,老板您慧眼,这样吧,给你便宜二十块钱,二百二十元一斤怎么样?”
女店员被拆穿后,一点也不尴尬,笑嘻嘻的说道。
“好吧。”
李旭点点头,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二百二十元一斤,五斤花了一千一百元。
随后,李旭又买了一些甘草、金银花、板蓝根等常用药材。
都是从灵芝堂买的。
也不知道有没有造假。
但,就算有假货,没有系统提示,李旭也辨认不出来。
比如金银花。
很多商家用更差的山银花代替,
两者不论是从外形还是味道上,不是浸淫几十年的行家,根本分辨不出来。
……
老城区,建设路。
李氏中医诊所就坐落其中。
李旭回来之后,把相应的中药材分别补充进古色古香的中药橱。
并特意标注了海金沙。
用药的时候,多开一些剂量。
忙完一阵,李旭并没有歇着。
拿起一本中医书籍,专心致志的翻看。
李氏中医诊所作为一家祖传诊所,平时病人很多,虽说没达到拥挤的程度,但也络绎不绝。
但是自从李旭仓促接班后,诊断水平急剧下降。
诊所顿时变得门可罗雀。
如果今天没有绑定【每日情报系统】,
李旭还真不一定能撑下去。
大半天,没有一个病人。
李旭起来活动手脚。
毕竟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不好。
来到门口,看到一个学生过去。
“张河,眼睛还没有好吗?”
“没有。”
张河苦恼的说道。
“这样一直拖着不行啊。”李旭建议,“再去大医院看看。”
张河是邻居家的小孩,得了一种怪病,快一个月了。
每天清晨开始,两目红赤,视物模糊,到了中午后,眼睛的红赤就会完全消退,视物也变得清晰。
这种规律每天重复,没有丝毫变化。
他母亲带着他去眼科检查,被诊断为慢性结膜炎,然而用药无效。
甚至,他母亲让李旭帮忙看了。
李旭把脉半天,也没看出来原因。
“嗯,我妈说等她忙完这几天,向公司请假,陪我去省里看病。”张河说道。
……
PS:新人新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