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离奇的死亡

国家核聚变研究所的安保主任刘志明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诡异的现场。

他站在陈默的办公室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警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透过半开的门缝,他能看到陈默的尸体以一种近乎安详的姿态仰靠在办公椅上,双手自然地垂落在扶手两侧,仿佛只是睡着了。但那双微微睁开的眼睛里,瞳孔已经扩散,倒映着天花板上惨白的灯光。

“监控都查过了?“刘志明第三次问道。

身旁的年轻警员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抖:“查、查了三遍。陈教授昨晚21:17进入办公室后,就再没人进出过。走廊和电梯的监控都显示...“

“我知道监控显示什么!“刘志明突然提高了音量,随即又压低声音,“但这他妈的不可能!“

他推开办公室的门,刺鼻的咖啡味扑面而来。陈默的办公桌上,半杯已经冷掉的咖啡旁边,摊开着一本实验日志。刘志明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看最后记录的时间:23:08。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在23点到凌晨1点之间。“法医张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但奇怪的是...“

“是什么?“

张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困惑的光芒:“没有任何外伤痕迹,没有中毒迹象,没有窒息特征,甚至没有突发疾病的病理表现。他的身体...就像被按下了关机键。“

刘志明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他环顾四周——窗户是从内部锁死的,办公室的门是高级防盗门,需要指纹和密码双重认证。监控显示陈默进入后,门就再没打开过。

一个完全封闭的密室。一个毫无痕迹的死亡。

三天后,案件被移交给特殊案件调查科。

林夏站在警局档案室里,指尖轻轻划过陈默案件的卷宗。这个被同事们私下称为“灵异侦探“的女探员,早已习惯了接手那些常规部门束手无策的离奇案件。

“又是你?“刑侦队的老王递给她一杯咖啡,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这案子邪门得很,连省厅的专家都...“

“我知道。“林夏打断他,翻开卷宗。她的目光停留在尸检报告上那个醒目的结论:死因不明。

照片中的陈默看起来五十出头,灰白的鬓角,深邃的皱纹,典型的学者面相。但引起林夏注意的是他右手食指上的一处墨迹——那不是普通的墨水,而是一种特殊的荧光标记,在紫外线下会显现出淡蓝色的微光。

“他的实验室去过了吗?“

老王摇摇头:“研究所那边很敏感,涉及国家机密项目,需要特别许可...“

林夏合上卷宗,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我得去会会这位死去的科学家了。“

国家核聚变研究所坐落在城郊的山谷中,四周是高耸的围墙和严密的安保。林夏出示了特别调查令,在安保人员警惕的目光中走进了这座神秘的科研堡垒。

陈默的实验室位于地下三层。当电梯门打开时,林夏不禁屏住了呼吸——整个实验室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其中一些被反复涂改又重写。中央的实验台上,一个奇怪的装置吸引了她的注意:它由六个相互嵌套的金属环组成,环上布满了精密的传感器。

“那是陈教授最后的项目。“

林夏转身,看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站在门口。他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眼睛红肿,显然刚哭过。

“你是?“

“张远,陈教授的助手。“年轻人推了推眼镜,“警方已经问过我很多次了,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林夏注意到他的目光不时瞟向实验台下方的一个保险柜。她装作不经意地走过去,蹲下身检查:“这个柜子里有什么?“

张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那、那是陈教授的私人笔记,密码只有他知道...“

林夏从口袋里掏出紫外线灯,照向保险柜的密码盘。果然,在数字“3“、“7“、“0“、“9“上发现了和陈默手指上相同的荧光痕迹。

随着“咔嗒“一声,保险柜打开了。

里面只有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扉页上用红笔写着一行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他们能看到我们,而我们现在也能看到他们了。“

林夏翻开下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令人不安的草图:一个扭曲的立方体内部,画着一个类似人形的影子,正伸手穿过立方体的“墙壁“。旁边标注着:

“第四维度观测实验,第17次。确认:观测即干涉。“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继续往后翻。最后一页的日期是陈默死亡当天,上面只有潦草的几行字:

“通道已经稳定。

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现在,他们知道我们能看到他们了。“

林夏猛地合上笔记本,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她抬头看向天花板,恍惚间似乎看到通风口的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