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泥马,这是你写的啊,张盐,霍氏泥马啊,张盐......”
赵健康不敢置信地看着张盐递过来的诗,已经过去了有十分钟,他还在震惊当中,嘴里始终喃喃着金市吉祥话霍氏泥马......
他和张盐相处已有一年多,赵健康自认为清楚张盐的水平,和自己不能说是半斤八两吧,也称得上是卧龙凤雏......
怎么,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呢......
赵健康想不通,不怕兄弟苦,就怕兄弟开红旗......
说好一起被拒稿,说好一起打磨文字的呢.....
你怎么就......怎么就一下整出来个大的啊?
作为一个八十年代除了长相其他都很标准的文艺青年,赵健康认真阅读过很多文艺作品,虽然目前他写不出来太好的作品,但没见过猪肉,他是见过猪跑的,赵健康是拥有着水准线之上的文艺鉴赏能力的,他知道,哪些东西是好的,那些东西是坏的——这其实已经很难得。
张盐写的这首诗,赵健康读下来,甚至......甚至感觉是在读赵振开顾城穆旦他们的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那些语言的组合,不长的篇幅就构造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美学语境......
这首诗就写在白天鹅厂公用笺上,题目叫做《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羞惭。
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首诗原本是几年之后,天才诗人张早22岁写就的作品,当时张早的好朋友柏烨对张早说:
这首诗将让你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这首诗包括了古典意境的现代转化,也有语言实验的突破,更有对存在与记忆的深刻探讨,张早通过这首诗,不仅完成了个人诗学观念的首次成熟表达,也为汉语诗歌提供了“传统在未来”的创作范式。
简直不像是一个22岁的人写出来的诗,也只能像一个22岁的人写出来的诗。
张盐前世非常喜爱这首诗,他甚至把最后两句镌刻在了印章上,送给了一个外语系的姑娘,可惜姑娘不喜欢梅花......
因此,当看到赵健康的拙作《弯曲镜子》时,张盐就联想到了这首诗。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健康也做了贡献......
张盐的家庭条件,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殷实而小康,父亲母亲包括他自己,都有一个体面而受人尊敬的职业,不用为工分和粮食发愁。
但是,张盐还是不怎么满意,无他,变化和落差太大了。现代社会和早期集体工业社会的差距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这让张盐很不适应,这几天除了必要的交流,张盐其他时候很少说话,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穿越到这个世界,我应该怎么活?
做生意,他自知自己没那个脑子,不是说你穿越了,掌握的信息多些,就能把事情做好的,人精在何时何地都不缺,即便暂时领先,很快也会被别人摘桃子,尤其是在东国。
从政,这是不能碰的滑梯......
好好上班?那也太吃亏了——《都重生了,谁还好好上班啊!》
当张盐在想这些的时候,他讶异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竟然变得格外的好,上辈子他看过的书有的尽管已经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再想起来,就像在眼前,甚至有些关键的段落会有形象记忆......
这让张盐心动了,都重生了,他想当一次弄潮儿,作为中文系学牲的他,也想在八十年代的文坛,搅动一场风雨......
赵健康一句句霍氏泥马让保卫科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副科长王原走了过来,人未至,烟先到。
“小赵,说什么呢,注意点啊,现在厂里在抓文明礼貌......”王原注意到了赵健康手里的纸,就有些见怪不怪了,赵健康和张盐常常从单位投稿,估计是拒稿信。
“又被拒了?”
“科长,这首诗谁也拒不了!”赵健康坚定地说,他不是对张盐有自信,他是对这首诗有自信。
“呵,口气不小啊,我看看我们厂的鲁迅和郭沫若又写了什么大作。”说着,王原抽过赵健康手里的纸。
“梅花落满.......回答着皇帝,皇帝?嗯?皇帝!”王原皱起了眉,“不是我说你们啊,皇帝这个词是能乱用的吗?我是拿你们当小辈看的啊,写东西可以,但是别乱写,小心惹了不该惹的麻烦......”
王原作为过来人,在某些方面对文字的敏感性,甚至比专业的作家还要高。
“科长,没关系的,我心里有数。”张盐吐出几片茶叶,1980年,已经开始改变和开放,坚冰正在慢慢融化,文学需要新的生命力,而作为最富有情感最直接的文学语言,诗歌无疑是最早触及到这种变化的,《镜中》这首诗,只有美学表达,而不涉及其他,是安全的。
赵健康小心翼翼地将写有《镜中》的白天鹅厂公用笺叠好,与自己的《弯曲镜子》一起,放在牛皮纸信封里,想了想,又抽出了自己的《弯曲镜子》。
“不是说一起投的吗,怎么把你的抽出来了?”张盐疑惑。
“就像我平常不愿意和你站在一起一样。”赵健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虽然咱俩长得也没差多少.....”
“这封信我给你投,算我也参与了,就投《诗刊》!”赵健康大步流星地朝邮局走去。
“咱俩还有夜班呢......”张盐无语,他不指望赵健康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