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máš gi-na公平利率

古巴比伦时期的借贷契约中,最常见的是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短语来表示借贷的利率。在这些表示借贷利率的短语中,máš gi-na使用范围较广,在西帕尔、拉尔萨、迪尔巴特以及拉巴旮等地区的借贷契约中都有使用。该短语使用的时间也较长,在西帕尔地区的使用期限从阿皮勒辛第2年(公元前1829年)开始至叁苏伊鲁那统治时期(公元前1712年)为止。古巴比伦南部地区,máš gi-na短语的使用时间较晚,从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地区(公元前1763年)之后开始使用。máš gi-na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西方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从词源学角度上说,术语gi-na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不变的,真正的”(permanent,constant,true)。兰德伯格倾向于gi-na是“正规的,标准的”(normal)的意思,并翻译为“标准利率”(normal interest)[23];席格雷斯特在其著作AUCT IV和AUCT V中,翻译为“公平公正利率”(fair rate/right interest);莱门斯在著作SLB I(3)中,翻译为“标准利率”(standard interest);阿尔腊维和戴雷则在其著作EDUBBA 7中翻译为“固定利率”(regular rate)。虽然学者们对这一短语的精确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但这一短语的核心意义是正规、标准、公平等,因此我们把这一短语翻译为公平利率。

在约200个借贷契约中,有53个契约的借贷利率为máš gi-na公平利率,约占总数的27%,该利率是古巴比伦时期动产借贷的一个主体利率。máš gi-na公平利率虽然大多数使用于大麦借贷中,但在其他动产如银子、椰枣、芝麻和啤酒等借贷中也广泛使用,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使用máš gi-na 公平利率的借贷契约情况

在53个máš gi-na公平利率的借贷契约中,大麦借贷有44个,约占83%,无疑大麦借贷是使用这种比率的主体。这些契约大多属于汉谟拉比晚期和叁苏伊鲁那时期,主要发现于拉尔萨地区和西帕尔地区,此外还发现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和拉巴旮地区。试举一例:

“1古尔5升优质大麦,máš gi-na公平利率将被加上。从辛乌采里手中,鲁巴巴借下了它,在3月,他将归还大麦和利息。证人伊比阿达德和埃台勒皮辛,他们的印章被滚上了。日期:汉谟拉比第41年10月10日。伊比沙马什的印章。”[24]

在3个银子借贷契约中,使用的利率也为máš gi-na公平利率,与大麦借贷契约一样,也发现于拉尔萨地区和西帕尔地区,属于汉谟拉比晚期和叁苏伊鲁那时期。如:

“2/3舍凯勒15舍银子,máš gi-na公平利率将被加上。从辛伊姆古尔安尼手中,埃台勒皮里西借下了。在11月,他将归还银子和利息。证人:伊瑞波那那之子沙马什里维尔和塔瑞巴吞,他们的印章被滚上了。日期:叁苏伊鲁那第4年10月。”[25]

máš gi-na公平利率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呢?西方学者对此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莱孟斯认为máš gi-na利率是《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的利率(银子20%,大麦33.3%)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他根据对西帕尔地区借贷契约的研究发现,在出自同一个人的大麦借贷契约中,有些大麦的借贷利率为33.3%,有些则用máš gi-na短语来表示,因此他认为máš gi-na表达的数值仍是33.3%。同样,在银子借贷契约中的máš gi-na表达的数值也是20%。[26]斯开斯特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借贷契约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借贷的事实,并没有显示任何关于借贷签订时的状况,所以一个契约的利率,无论是用máš gi-na还是用其他利率形式,都是由当时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在契约中随意使用利率并不足为奇,所以máš gi-na利率表达的是一种变化的利率,并非是一种固定的数值。[27]

虽然máš gi-na利率的准确数值目前还不甚清楚,但我们认为,这种利率并不是《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的高利率。如果máš gi-na是银子20%、大麦33.3%利率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更精确的数额,而用另外的短语来表示呢?我们认为,这个利率可能是国家规定的一个较为公平的低利率或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低利率。古代两河流域国家具有保护弱势公民群体主持社会公正的历史传统,国家的最重要职能是以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阶级和谐。乌尔、伊辛、拉尔萨、巴比伦和其他王朝的众多国王在其统治的第一年便宣布废除债务,解放债务奴隶,并把这一重大事件作为第二年的年名,称为“在国内建立了公正之年”。维护社会公正,使强不凌弱是两河流域君主的最高执政理念。[28]因此,在古巴比伦时期的动产借贷契约中,不用法典规定的高利率(大麦33.3%,银子20%),而用máš gi-na公平利率,正是这一悠久历史传统、最高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因为在借贷活动中,一般普通自由民是借贷活动的主体,用一种公平的低利率更能够保护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