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 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2019)
-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组委会编
- 3777字
- 2025-04-28 17:28:3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西作家协会、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广西网络文化协会承办的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自2019年3月28日启动,至2019年10月10日征稿结束。大赛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经过征稿、宣传、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48部获奖作品,其中小说组、散文组、诗歌组各有16部作品。这批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极具文学吸引力、艺术感染力、正能量传播力。
坚守导向,立体宣传显成效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始终坚持繁荣广西原创网络文学创作,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以优秀作品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创作的舞台为目的。麦林文学网作为官方平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大赛征稿期间采用协同高效、立体覆盖的全媒体融合宣传方式,以麦林文学网为展示宣传平台,整合线上线下传播资源同步发力。线上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新闻网等新闻平台以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微信公众号、广西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号、出版广角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资讯。线下为扩大受众面,紧密联合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在区内各个地市新华书店门店做征稿宣传;锁定南宁市地铁一号线热门商圈和区内知名高校的站点投放广告;与广西作家协会举办阅读与写作沙龙活动,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与广西网络文学高校联盟成员开展深入校园推广宣传,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参赛。
在全方位宣传下,大赛受到全国作者广泛的关注,呈现出参赛者地域范围广、参赛作品类型多样的特点。来自广西、北京、河南、陕西、山东、辽宁、四川、湖北等省市区的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积极参赛;各省市区作协会员和高校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其余作者从事教师、医生、编剧等社会各行各业,更涌现出一批文化素质高的作家群体,如高级经济师、历史学硕士、书法家、高级策划师等;年轻作者群体在不断扩大,部分年轻作者来自广西网络文学大赛高校联盟成员。作者圈的不断扩大与作者数量的不断增长为广西网络文学内容供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现实,描绘新时代壮阔之姿
如今,随着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兴起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彰显时代风采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总体来看,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的参赛作品题材更加丰富,现实题材明显升温,时代气息更加浓郁,作品整体质量明显提升,注重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自觉将新时代作为故事发展与人物成长的背景或底色的特点尤为突出。
小说组获奖作品紧扣主题,讴歌平凡英雄,描绘鲜活生活图景,有力彰显实现中国梦的奋进精神。一等奖作品《黄檗向春生》全文采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写法,以字画修复的传统手工技艺为支撑,为读者展示了古字画修复这一鲜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故事情节饱满,有铺垫、有转折,引人入胜。二等奖作品《春风乍暖》以浓厚的笔墨描摹一幕幕淡雅温馨的水乡民情,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共产党人、知识分子、爱国青年、民族商人、普通百姓等人物形象,再现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你栖息在我心上》是一部聚焦保护国宝熊猫、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都市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救助熊猫,积极投身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的故事,向读者传递出健康、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散文组获奖作品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热切讴歌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等奖作品《粥映山河》通过一碗粥的故事,既表达出地方百姓的饮食爱好,也串联出一代代人为幸福生活奋斗的故事,以饭桌上的变化反映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二等奖作品《泥土》以流畅优美的文笔细腻地展现了祖父的老农民形象,作品以精准的表达、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代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命运与土地合二为一的精准写照;《白龙湾古珠池不倦的歌谣》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域画卷,表达了珠乡儿女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诗歌组获奖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描绘新时代新气象,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一等奖作品《一个乡下人和他的祖国(组诗)》以“一个乡下人”眼中的祖国为主题,分别从泥土、果树、小河、秋色等意象出发,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无限的赞美。二等奖作品《脊梁(组诗)》从细节着手,以青藏铁路的筑路精神、中国重点行业为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为讴歌对象,反映了无私奉献的中国精神;《孤船》细节描写精练,文风清新流畅,通过讲述在不同时期作者和祖国的密切关系,从侧面反映祖国日益繁荣富强。
坚守初心,助力繁荣网络原创文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挖掘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广西网络文学作者,繁荣广西网络文学创作,创建在国内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广西网络文学平台提供了依据。
2015年5月12日,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正式起航,立足出版,积极推进网络原创,着力把“广西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打造成长期建设的原创文学孵化品牌,通过每年举办一届的形式,搭建一个实现当代青年“文学梦”的新平台,运行一种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网络文艺作品的良好机制,推动和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等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大赛坚持正确导向,始终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把牢政治关质量关,注重作品的文学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知识性,并逐步完善大赛评审机制,落实三审制,确保大赛评审工作公平公正。
办好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为优秀作者搭建展示平台,为有潜力的新生代作者提供成长发展空间,发现培育网络文学创作者。完善培养青年作者的机制,成立广西网络文学高校联盟,力邀区内各高校文学社加入。目前广西网络文学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共有11家,为网络文学创作争取到年轻且有潜力的作者群体,致力打造广西高校网络文学交流文化圈,为广西网络文学注入新活力、新血液,以广西文学青年一代的视角,更好地发掘广西网络文学作品的创新性和审美价值,推动广西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
纵观历届大赛参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多元,有地方抗战、人文历史、市井生活、社会感情、科技奇幻等类型,既有描绘祖国风情、抒写亲情暖意,也有描写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变迁;既有现实题材人物的百态,也有网络文学的创作新意;既展现了“小时代”的暗涌潜流,也有“大时代”的激荡风云。经过5年积累,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共评选出172部优秀的获奖作品,有4部作品《宁子墨那代人》《我心缅怀旧时光》《暮生荆棘》《蟀侠》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协联合推介,扩大了大赛优秀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网络文学读者贡献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优秀读物,为中国当代文学守正创新、网络文学的新时期建设贡献了积极的推动力,创造出一个时代鲜活而动人的文学典型。
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力创斐然成绩
当下,全国出版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跨越式融合已成为出版业未来的必然趋势。目前,网络文学已形成规模,带动影视、出版、动漫等产业繁荣发展,为传统出版社探索融合发展开拓了一条新道路。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作为由国有企业承办的大赛,为探索融合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极完善转型升级的运作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资源聚集、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积极效果。5年以来,大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为契机,服务大局,发扬传统文学精耕细作的创作优势,结合网络文学的灵活性、丰富性,培育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优势互补的数字出版品牌,增强了传统出版行业转型优势,推出与时代呼应、与大众审美接轨的优秀作品,逐步成为助力传统文学、传统出版转型发展的文化品牌。
经过多年沉淀,大赛优秀作品凸显出长线、可持续的内容价值。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以大赛官方平台麦林文学网作为主要的投稿、展示平台,积累了丰富的作家、作品资源,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参赛作品《江那边的父亲》《老厅堂》《时光杂货铺》《亲密陌生人》等作品均成功进行影视、有声改编;获奖作品《故乡的菌》《厨子出山》《大风骤起(组诗)》片段转化成沙画视频模式;选取获奖作品,创建大赛精品阅听专题,提高获奖作品的转化率。广西网络文学大赛逐步成为优质原创内容输出平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造就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网络文学的发展将出现更多的可能。未来,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更要顺应潮流,倾力引导参赛者加强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用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用普通人折射大环境,用生动的故事展示伟大成就、伟大变革,努力推出一批题材、体裁、形式上有创新,观念、内容、风格上有特色,富有个性化、创造性,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谱写时代新篇章。